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为何古人吃完饭放下银子就走,从不问多少钱,店小二也不数银子?

原标题:为何古人吃完饭放下银子就走,从不问多少钱,店小二也不数银子?

有人问,为什么古人在客栈吃完饭放下银子就走,从不问多少钱,店小二也从不数银子的多少呢?下面就来详细介绍其中的原因。

古人、客栈、吃饭付银子、大喝一声:“不用找了”!店小二抓了银子往钱屉子里一放。这样的一系列场景我们只有在电视剧里看到吧。实际上古代吃饭如果用碎银子付账的话会很麻烦的。古代能用碎银的,做大生意的店家,他们会用专门的一个道具叫做戥(deng)子来称这个银子的重量,就是称银子的,老板们为了信誉,客人给的银子多了一定要找零的。

为何古人吃完饭放下银子就走,从不问多少钱,店小二也不数银子?

如果身边没有足够的碎银子,就用钢剪刀剪下大块的银子找零。而身上能带银子出门的也都是些豪们,因为在古代银子也是相当值钱的。明朝一两百银=200元人民币=1000文钱=1吊(贯),而1钱=0.2元。例如在清朝一两银子足可以买150斤高档大米。宋朝一两银子买200多斤大米。《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说:“二十两银子够庄稼人用一年的了” ,明代一两半银子够一个老百姓用一年了。

所以如果是两个人吃饭有酒有肉的话,几十个铜板就够了,像有些人说的“放下银子就走”不现实。如果再看到电视剧里这样的坑人镜头大家就可以说:这都是骗人的哈!

为何古人吃完饭放下银子就走,从不问多少钱,店小二也不数银子?

话说回来用碎银子作为交易的货币实在太不方便,碎银子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称过来称过去的实在浪费时间,由于银子贵重还得精确到几钱几厘浪费精力,而且还有磨损损耗。另外古代人是很有智慧的,但是有的人把智慧用错了地方就叫卑鄙! 他们有的会在银子里掺锡、铅制造假银,如果被收银方发现,还得打官司,找专业鉴定的地方鉴定,实在让人头大。

为何古人吃完饭放下银子就走,从不问多少钱,店小二也不数银子?

另外,银子也分好坏,好银子叫纹银,差的叫底银都得需要估价,无论怎样使用碎银子是很麻烦的。为了达到银子的纯度一样,就要使用铸银。始于汉代,盛行与明清。有小锭,中锭,银元宝,有一定数额。一般用于置办田产等大的交易。

古代平常人最常用的就是用铜板来付钱。清朝一两银子大概能换2000铜钱。清朝末年慈禧祸国殃民,大量白银外流,一两银子能换到3000铜钱。要是做大生意海外贸易的就用银票啦。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