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湖北省“二程”的出生地到底在哪里?

原标题:湖北省“二程”的出生地到底在哪里?

作者:王恒忠 詹帆

坊间有种说法,说“二程”(程颢、程颐)出生于武汉市黄陂区。但相邻的红安县二程镇却不卖这个帐,一直都说“二程”出生于二程镇,并在镇上繁华地段立有“二程”兄弟的合影铜像以示纪念。

湖北省“二程”的出生地到底在哪里?

红安县的二程镇及上新集镇、华家河镇,在明代以前属于黄陂县,在明嘉靖42年(1563年)黄安设县后划拨到黄安(今红安县)称为滠源乡,是广义的“二程”地区。说北宋时期的“二程”出生于红安二程地区,这是对的;说是出生于黄陂县,这也是对的。

但现在的焦点是,黄陂说“二程”的具体出生地是黄陂城区前川街文教巷程乡坊,红安却说是红安大程山、小程山一带,具体是哪个村,却没人能说得出来。更离奇的是,旁边的孝感市孝南区也想来分一杯羹,说“二程”小时候是在原孝感县今孝南区读书求学。

本文用大量的史志、传记、科举文献、谱牒、访谈记录等资料,论证了“二程”的出生地在今红安县上新集镇桥店村茅屋岗塆的事实,力图弄清来龙去脉,对相关地缘争议作出合情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介。

把“二程”接回红安,这是红安人的职责,也应成为相关职能部门的追求。笔者才疏学浅,拙文中如有谬误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从地名中寻找“二程”一家在

红安的生活印记

程希振(?——1008),北宋河南洛阳人,为“二程”程颢、程颐的曾祖父,任尚书虞部员外郎。他有三子:程适、程遹、程道。

程适是个一般朝官,无子。二弟程遹的三子程珫(“二程”的二叔),将长子程頔出继给程适为孙;程道终生未仕,有一子程瑜和几个女儿。

程遹(981——1026),即“二程”的祖父,宋太平兴国年间任黄州府黄陂县令,他清廉自律,政纪严明,人称“程青天”。他在黄陂任职期间娶妻“孝感县君张氏”,张氏后晋封“赵国夫人”,逝后追封“荣国夫人”。“孝感县君”、“赵国夫人”是朝庭对贵妇的在生封号,非指出生地。张氏是河南开封人,“北宋五子”之一张载的姑母,宋景德3年(1006年)正月廿三在开封生下程珦(“二程”的父亲),次年病逝。

宋大中祥符7年(1014年),程遹在黄陂县治驻地续娶“长安县君张氏”(后晋封“冀国夫人”,逝后追封“崇国夫人”)。张氏是本地人,娘家时属黄陂县,今名红安县上新集镇桥店村张家田塆。

他们的婚事是富户赵炎作媒并全程介入的。赵炎是“长安县君”张氏的表兄,他弃农经商,在附近的小集镇(今红安县二程镇大赵家街)上居住、经营,家里的3间青砖大瓦房空置。遂租给县令程遹,并借铜钱5000文,助其与表妹张氏成婚。5000文当时约合6.5贯铜钱约合6.5两白银,1石大米约60公斤售价1贯钱,程遹月薪约15贯另有补助若干。

张氏在宋天禧3年(1019年)生程璠,天圣元年(1023年)生程珫,他们全家租住在赵炎家的3间大瓦房。

宋天圣4年(1026年),程珦“初冠(20岁),诸父继亡(父亲兄弟三人相继逝世)”,他承担起全家的重担。他将祖母崔氏、伯母(程适夫人)、叔母赵氏和任氏(程道的两房夫人)几家人接到黄陂居住,程珦面对“聚属甚众,无田园可依,遂寓居黄陂,劳身苦志,奉养诸母,教抚弟妹”(《二程集》之《先公太中家传》)。

因有程珦、程璠、程瑜、程珫堂兄弟4房,一大家有20多口人住在一起,很多年之后,此地被周边百姓称为“四房塆”(今名红安县上新集镇桥店村四房塆)。

宋天圣4年(1026年,丙寅年),滠水河洪灾,黄陂县城被毁(史称“丙寅大水”),县令程遹在抗洪中积劳成疾,以身殉职,县治被迫临时搬到黄陂县北一处废弃的古城、原梁朝北江州州治鹿城关(今红安县上新集镇石古岭村)。

宋天圣元年(1023年),程珦娶妻“寿安县君侯氏”(逝后追封“上谷郡君”)。侯氏(1004——1052)祖籍山西盂县,父亲侯道济时为润州丹徒(江苏镇江)县令,后赠尚书兵部员外郎。因为山西侯氏有一支迁徏到黄陂定居(今黄陂、红安两地原滠源乡周边仍有其后裔),受宗亲的邀请,侯县令携女儿侯氏到黄陂游学讲课,受到了黄陂县令程遹的热情款待,因而促成了这段姻缘。

侯氏在7年间共生2男2女,两男应昌、天赐及长女姿娇皆幼亡,只有次女顺利成人。

由于人口众多居住紧张,家事不顺(侯氏生多活少),程珦只好在四房塆前面200米远的岗地上搭建茅屋,分居但不分家。

宋天圣10年(1032年),侯氏生下两个双胞胎男孩:延寿(程颢)、韩奴(十多岁时早夭),次年生下程颐;此后又生1男2女,男孩蛮奴夭折,第3女冯儿幼亡,第4女顺利成人。侯氏共生育6男4女,只存活2男2女。见《二程集》之《书太中公自撰墓志后》。

程颢生于1032年的元宵节正月十五子时,程颐生于次年的中秋节八月十五午时。在程珦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家大口阔,生活艰难),在这个四面透风的茅屋棚里,谁也没有想到,竟然生下了两个响誉天下的理学大儒——“二程”!后来,这个茅棚所在地的塆子被称为“茅屋岗”(今名红安县上新集镇桥店村茅屋岗塆,时名黄陂县滠源乡东大活村)。

湖北省“二程”的出生地到底在哪里?

地图来源于1982年版《红安县地名志》,比例尺1:65000。本文所涉及到的地名均加上着重号。

黄陂县令程遹在1014年借了赵炎的5000文铜钱,12年过去了至1026年逝世时仍无力偿还。一方面是当时的公务员收入不高,二是他不贪不腐还时常救济穷人且解私囊办学,三是家大口阔仅靠他一个人的俸禄生活。

程遹在生前千叮万嘱儿子程珦,赵炎是好人,对他家有恩,一定要偿还这笔债务。程珦流着泪答应了父亲,但他当时没有做官没有收入,也无田地,有何能力能还债务?只能靠朝庭的补贴和继续举债才勉强度日。

程遹逝世7年后的宋明道2年(1033年),儿子程珦以世家的荫庇,被朝庭录用为“郊社斋郎”,因家贫无法远任。经五世内的族兄、朝官程琳向朝庭申诉,得以就近改任黄陂县尉,负责军事和社会治安工作。他继承了父亲的高风亮节,“慈恕而刚断,居官临事孜孜不倦,温恭待下,率以清慎”,人称“程善人”。

程珦在几位兄弟都得官娶妇、妹妹出嫁后,家庭经济负担才开始减轻。等他缓过气来去找赵炎还帐的时候,却发现赵炎一家因生意越做越大,已搬到江西发展去了。欠债未还,程珦懊悔不已,也深感耻辱,他带着歉意终身寻找赵炎一家但无结果。“二程”中的程颐对此深情地回忆:“开府(程遹)曾从赵炎者货钱五千,未偿。公(程珦)记其姓名,而不知其子孙乡里,终身访求,以不获为恨”。见《二程集》之《先公太中家传》。

古代的富人除经商外还放高利贷,5000文铜钱当时能买6.5石近400公斤大米,本金加上十几年的利息算起来不是一笔小数目。那赵炎为何不去找程遹讨债?一来他们是亲戚关系(赵炎是程遹续妻张氏的表哥),接济穷亲是人之常情;二是程遹为官清廉、乐善好施,赵炎心生敬意,给个“打赏”吧;三是赵炎富甲一方,这笔穷人家的“大帐”在他家只算个毛毛雨,做个慈善赶个顺水人情罢了。

当地的老百姓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对为富且仁的赵炎一家尊称为“大赵家”,后来就将赵炎家所经营的小集镇称为“大赵家”(今红安县二程镇政府所在地大赵家村),以示对赵炎的敬重。

此后,程珦升迁,“二程”的叔父们得官娶妇,先后离开这里,祖母张氏也一同离开。

程颐在《二程集 · 上谷郡君家传》中记载,母亲侯氏从小就聪悟过人,女工之事无所不能,好读书史,博古通今,且有知人之鉴,即会“看相”。本地有个神童姜应明考中“神童第”并因此得官,人竞观之。侯氏说“非远器也”,姜应明得官后果因贪腐入罪终被废黜。

姜应明考中得官后,族人深以为荣,就建了一座牌楼高调宣扬。后来此地又出了个贞妇,官府建“贞节牌坊”以彰褒。一个塆子既有牌楼又有牌坊,世间少有,因此这个塆子就被称为“姜牌塆”(今名红安县二程镇姜牌村姜牌店塆)。

二、红安的志书用地名锁定“二程”

出生地的证据

滠水河东有座山名“东山”,现叫“大程山”。原属黄陂县辖,今为红安县上新集镇辖。

“大程山”原名“大成山”,源于孔子在此山中讲学的故事。孔子在鲁定公13年(公元前497年)开始周游列国,鲁哀公6年(公元前489年)吴国伐陈国幸楚国来救。孔子一行被陈、蔡两国大夫围困于荒野中曾断粮7日(陈蔡之厄),绝望之际幸被楚军救出。孔子在楚国讲学,为当时落后的蛮夷之地楚国传播儒家思想和中原文化,后从楚国返卫国最终归鲁国,历时14年。

东山属楚国,孔子曾在此山中讲学,这一故事千百年来在当地流传。1500年后,“二程”的祖父程遹任黄陂县令,执行公务时多次路过东山。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先师”,程遹仰慕圣人,就把孔子讲学的东山命名为“大成山”。他仿照孔子办学,在大成山脚下办起了一所义学——大成精庐。

“二程”一家离开红安后,“大成精庐”的名称屡改,又屡废屡建。元代称“程乡社学”,至明代中叶学址尚存。清末废科举,当地在原址建“程乡小学”,解放后更名“二程小学”。清康熙36年(1697年)版《黄安县志》载:“程乡学址在邑西滠源乡,乡故隶于陂(乡学原隶属于黄陂县),为程乡里二程夫子实产焉……”

因为建有程乡社学,这个位于大程山脚下的学校所在村就被人称为“学堂塆”(今名上新集镇王郎冲村学堂塆)。

宋庆历2年(1042年),程珦和侯氏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于是9岁的程颐以及10岁的程颢、程韩奴兄弟3人被送到祖父所办的“大成精庐”去继续学习。程氏家贫,本地的侯氏(“二程”的母亲)、张氏(“二程”的继祖母)宗亲提供资助,接济了程氏三兄弟的生活。后来,程韩奴(程颢的双胞胎弟弟)因体弱多病休学回到母亲身边,不幸病故少年早亡。

“二程”忍受了生活的艰辛和家庭变故的痛楚,不负父母的期望而发愤攻读,4年间知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宋庆历6年(1046年),程珦任大理寺丞南安军副、江西兴国县县事,接识了同事“南安军司理参军”周敦颐。程珦见他深明道学,就将两个孩子“二程”接来拜周为师。一家人从此告别了在红安的生活,一起同来。《二程集》中如此记述:“先生幼有高识,非礼不动。年十四五,与明道同受学于春陵周茂叔(周敦颐)先生”。“二程”在学术上潜心钻研,失志不渝,终成一代理学大师。

宋元丰5年(1082年),50岁上下的“二程”相携回到出生地重游,游览了红安的老君山和天台山,并刻石纪念,依依不舍地告别红安,表达了对生养了他们的出生地的敬意!这是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重回故地。他们在祖父办的“大成精庐”授课,一时传遍周边地区引来众学子的羡慕。“二程”用这种方式表示对祖父的怀念,也表达了对曾资助过他们一家的红安乡亲的谢意!为表纪念,家乡人将大成山相邻的一座山称为“小成山”。即尊孔子为大成,尊“二程”为小成。令人惊奇的是,这两座山几乎一样高。大成山的主峰海拔159米,小成山主峰海拔158.7米。

在明嘉靖42年黄安设县时,为建县之事一直在朝庭奔走呼号的耿定向、耿定理、耿定力、周思敬4位本土先贤,将黄安县划分为3乡50会,其中“二程”的出生地就命名为“滠源乡大成山会”,保护、固定了历史文化地名。

大成山、小成山和大成山会,在康熙36年(1697年)版《黄安县志》中写作“大成山”、“小成山”、“大成山会”。在这个时候,黄陂人开始争“二程”的出生地,将他们的出生地“茅屋岗”改写成“黄陂县城草庙巷程乡坊”,记入《黄陂县志》。为回应黄陂的单方面行为,后续的《黄安县志》将“大成山”、“小成山”、“大成山会”写成“大程山”、“小程山”、“大程山会”。在目前可见的清同治8年刻、光绪8年增刻、光绪22年(1896年)重印本《黄安县志》中,就写作“大程山”、“小程山”、“大程山会”,并注明小程山“因二夫子而得名”。

此后,家乡人在民国初期将“二程”的出生地“黄安县滠源乡”(共11会,全县3乡50会)改名为“二程区”。滠源乡原属黄陂县,明嘉靖42年(1563年)黄安(今红安)设县时析入。解放后,红安继续使用“二程区”名字(原滠源乡的华家河镇并入到七里区)。1975年后,二程区拆分为上新集镇和二程镇。1982年版的《红安县地名志》中,明确将“大程山”、“小程山”注明为“‘二程’的出生地”。

感谢红安县历代先贤大儒的高瞻远瞩和足智多谋,在多本地方志书中,用“大程”、“小程”、“二程”这种看似文字游戏的方式命名地名,让老百姓在口口相传中保存对“二程”的记忆,锁定了“二程”的出生地在红安的证据。

三、从红安程氏族谱中寻找“二程”的信息

红安县的程氏主要分为四支——两大支和两小支。两小支分别是:一支散居在上新集、二程镇一带,是“二程”的后裔,人数较少(居住在黄陂的“二程”后裔比较多),是明朝时期为守护“二程”遗迹、供奉“二程”祠堂从江西、河南等地迁移而来;另一支是从江西迁居而来的程福禄后裔,主要居住在七里坪镇程维德村一带,人数约2千人。

另两大支分别是东分和西分,其共同的祖先为一世祖程伯符后裔71世程珍。东分(世忠堂)以居住在高桥镇一带为多,人数相对少些;西分(理学堂)较大又分成3部分,一支住在县城烟厂附近的程通甫塆一带,另一支人口最多居住在永佳河镇傅桥一带,还有一支居住在七里坪镇程芳塆一带。

红安程氏东分、西分和“二程”的共同祖先是一世祖程伯符后裔60世程子向。虽然他们的血缘关系相隔较远,但东分、西分没有见外,一直把“二程”当作自己人,并以此为荣。

东分、西分的族谱没有合修是分修的。他们的最新版本1995年版中,东分有33卷,西分有95卷。尽管没有合修,但他们都在自己的家谱中完整地记录了从1世祖程伯符到79世、“二程”的4个儿子的名字及简历,也介绍了二程书院,刊登了“二程”画像(视同于本支名人)。笔者比对了一下,内容几乎相同。他们以近1卷书的版面来记述“二程”,如果与“二程”不是老乡,断然不会这么做的。他们以这种方式,表达了对“二程”的敬意,也是“二程”的出生地在红安的旁证。

湖北省“二程”的出生地到底在哪里?

红安东分(世忠堂)《程氏族谱》刊载的“二程”画像及“二程书院”赞词

湖北省“二程”的出生地到底在哪里?

红安西分(理学堂)《程氏族谱》中的“二程”画像

湖北省“二程”的出生地到底在哪里?

红安西分(理学堂)《程氏族谱》对“二程”的家世记载

四、黄陂充分利用了“二程”文化资源

南宋王象之在嘉定——宝庆年间(1208——1227)作《舆地纪胜》,在卷49《黄州 · 景物》中记载,“二程”出生于黄陂县城尉厅思贤堂,仅廖廖数字,这是“二程”具体出生地的首次文字记载。但这本书不是官修,这个说法是王象之个人的道听途说(这个时候“二程”已逝世上百年了)。此书现本标明“影宋本”,实际上是道光岑氏刊本,残缺不全。卷49《黄州》第1995——1999页内容不全,缺页,黄冈、麻城、黄陂3县沿革全缺。

“二程”首传弟子杨时的后裔杨廷蕴于康熙初年任黄陂县知县,得知“二程”夫子出生在黄陂,就大做文章,他煞费苦心,沿用《舆地纪胜》中“二程”出生于黄陂县城尉厅思贤堂这种说法,并予以发挥。他在《黄陂县志》第二版(康熙5年1666年刻印)中专设一卷“二程志”,辑录“二程”的生平事迹、祠堂序记及颂文诗词,并斥资建设多处纪念设施。而在嘉靖35年(1556年)《黄陂县志》第一版中,并无“二程”的记载。

也就是说,黄陂县在康熙5年(1666年)就将“二程”的出生地“滠源乡(两河口)茅屋岗”改成了县城草木巷(今文教巷)程乡坊。《黄陂县志》如是说:“程乡坊在草庙巷,二程夫子诞生处。独是巷历暑热无蚊蚔,至今传以为异。坊系明洪武3年(1370年)立,今废”。

对黄陂县的单方面行为,当时的黄安县(今红安县)官方保持了沉默,没有在自己的县志中给予明确的说法。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黄安县志》第一版(康熙36年1697年)的主编请的是黄冈人詹大衢(翰林院孔目),当时詹大衢的哥哥詹大冲任黄陂县学教谕(相当于今天的宣传部部长、教育局局长于一身)。詹大衢为照顾哥哥的脸面、政绩而畏手畏脚,在“二程”出生地的这件事上没有秉笔直书。

为景仰缅怀先贤,黄陂县早在北宋时就在县城修了一座“清远亭”,南宋时改称“双凤亭”,取侯氏梦双凤生“二程”之意。后屡毁屡建,1962年重修时郭沫若还题写了匾额。

黄陂县在明景泰年间(1450——1457年)立“二程祠”,弘治18年(1505年)改为“二程书院”,明末毁圮,清康熙初年知县杨廷蕴重建,更名为“望鲁书院”,碑文沿用“二程”的四传弟子朱熹为黄州州学“二程祠”所作的《二程祠记》。

至今,黄陂区已有“二程”的纪念设施上十处,如望鲁台、聪明池、花柳前川、双凤亭等等;并成立了“二程文化研究会”,与“二程”及其弟子朱熹两个家族的知名专家学者保持了互动,充分利用了“二程”文化遗产资源。

五、“二程”出生地在黄陂的说法质疑

(一)“二程”不可能是在黄陂草木巷出生

《读史方舆纪要》、《黄陂县志》等志书记载:“唐至宋,(黄陂)县治迁徙非常”。北宋仁宗天圣4年(丙寅年,1026年)江淮大范围洪水,黄陂县治被冲毁。见《宋史纪事本末》第26卷《天圣灾议》、康熙36年(1697年)版《黄安县志》之《祥异》“天圣四年六月大水”。

因为抗洪,黄陂县令、“二程”的祖父程遹积劳成疾,以身殉职。临时县治设在鹿城关,这里原是一座古城(梁朝北江州州治)。

清康熙5年(1666年)版《黄陂县志》载:“石柱在县治西。县旧无公署,迁徏非常。宋嘉定3年(1210年),县簿应行之始迁今治,刘惔(黄陂县主簿)硥石柱以纪其事”。这里的“今治”,指当时的黄陂新县治西湖村(今前川街文教巷一带)。

也就是说,从宋天圣4年(1026)年黄陂县治被大水冲毁后,直到宋嘉定3年(1210年)才恢复重建。这之间的184年时间,黄陂一直没有正式县治场所。“二程”是在黄陂县治被冲毁后的第6年、第7年出生的,根本不可能出生在县治草木巷(今文教巷),“草木巷”是在“二程”逝世后100多年才开始建的。

(二)“鲁台山”地名与“二程”无关

黄陂县志一直称鲁台山以“二程”在此筑台望鲁而得名,但黄陂著名学者叶大群先生在其著作《黄陂典故》(黄陂政协《黄陂文史资料》第3辑)中披露,乐史(930—1007)编著的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第131卷《黄陂县》有文——“鸦翅山、鲁台山、木兰山皆在县境”。乐史曾任知州、三馆编修、水部员外郎等职,是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在“二程”出生前的20多年就已经逝世。也就是说早在“二程”出生前就有“鲁台山”这个地名,只是因为《太平寰宇记》初刻本极少,海内刊本残缺不全,才导致《黄陂县志》有“昔二程夫子筑台以望鲁因名”之说。叶大群先生在2017年4月18日新浪博客中说,“此乃大误也”(特加大字!)

(三)黄陂“前川”非“二程”取名

“二程”中的程颢有一首著名的诗歌叫《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黄陂人说,这是程颢为黄陂前川街量身打造的一首诗歌。其实不然,让我们先看看译文吧——“云儿淡,风儿轻,时近春日中午,傍着花,随着柳,我向河岸漫步。春游愉悦的心情呀,人们并不了解,于是说我忙里偷闲,强学少年童。”

这首诗是程颢在任陕西鄠县主簿时,某个春日郊游即景生情写下来的。诗人长期困在书斋里,少有闲暇宽怀的时候。一旦走出书斋,回到大自然中,便觉得格外爽快,那种怡然自得的心情不言而喻。

程颢在这个时候已经闻名天下,是一位蔼然长者,可他仍然无法抗拒大自然对他的吸引,做出一些为“时人”所不能理解的举动。既表现了他对于人生价值的另一种认识,也表现出了他乐在其中、孤芳自赏的高雅。

在这首诗中,“前川”指前面的瀑布或河畔。读者看到这里已经一目了然,这首诗是作者的应景之作,说是为“前川街”量身打造那叫做穿凿附会。

(四)鹿城关不是木兰故城

黄陂主流有种说法,说北宋时的黄陂临时县治——鹿城关在木兰故城。木兰故城即原木兰县城,公元476年始设620年撤并共存世144年,故址在今黄陂区姚集街道大城潭村。

其实,他们的这种说法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混淆视听。《隋书》记载,鹿城关近木兰故城;《黄州府志》、《黄陂县志》记载,鹿城关距木兰故城20里。鹿城关在历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城镇,曾为梁朝北司州的州治,故址在今红安县上新集镇石古岭村。仅从附近的几个地名——马兵铺(屯兵养马的军营,今红安县上新集镇石古岭村马兵铺塆)、北门(今黄陂区姚家集街北门村)、南门港(今黄陂区姚家集街八里村南门港),就可以知道鹿城关当年的规模,也可以想见当年的辉煌。

湖北省“二程”的出生地到底在哪里?

鹿城关(石古岭)示意图,其中三角形处为“马兵铺”,比例尺1:10万,来源于高德地图。

六、孝感也来争“二程”

在与黄陂毗邻的德安府孝感县(今孝感市孝南区),一直有这样个说法。

他们说“二程”孩童时代读书求学是在祖母张氏的娘家———孝感董湖西北隅(今孝感市孝南区闵集乡一带)。《孝感县志》云:“程子读书台,在县东五里,宋庆历年间,二程读书于此。”程子读书台又名“凤凰台”,因相传在晋穆帝永和四年(348年),有凤集于东岗产九子于其上而得名。“二程”在孝感学习、生活有十几年,平时读书于其台之楼上,故也名程台。《孝感县志》如是描述:“其楼曰夜月楼,虚窗晃明,美景澄清,无屋舍烟火之凑密、儿童鸡犬之声杂,其澄心悟道,深究理学,伊洛学派亦肇基于孝感”。

后来,孝感百姓为了纪念“二程”,在程子港建起了二程祠,明末祠毁。清顺治18年(1661年),孝感知县张擢士重建于东岳庙侧,形成著名的孝感古八景之一“程台夜月”,该楼毁于1968年“文革”,今仅存遗址。

“二程”有两个祖母,都姓张。他们的亲祖母“孝感县君张氏”(后晋封“赵国夫人”,追封“荣国夫人”)是河南开封人,“北宋五子”之一张载的姑母,籍贯非常清晰。“孝感县君”、“赵国夫人”是张氏在生时的封号,并非出生地。

“二程”的亲祖母“孝感县君张氏”英年早逝,后来祖父程遹又娶了个继祖母“长安县君张氏”(后晋封“冀国夫人”,追封“崇国夫人”)。这个张氏是本地人(原属黄陂县滠源乡今属红安县上新集镇),“长安县君”、“冀国夫人”是封号,并非出生在陕西长安县或河北冀州。

“二程”少年时顶多只到过孝感县游玩,不可能是在孝感完成学业的。他们在十四五岁前的教育是家庭的启蒙加祖父的义学中4年的提升学习,学习的地点一直是在黄陂境内今属红安的部分地区。

孝感人混淆了“孝感县君”与“孝感县人”两个不同的概念,并添油加醋,不知是对历史的无知,还是别有用心。

●参考文献

①王熙、牧之《孔子略传》(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杨佐仁、宋均平《孔子传》(齐鲁书社1999年1月第1版),刘光皖《孔子使子路问津考》(《问津文艺》2015年第4期)

②《二程集》,大型历史文化丛书《荆楚文库》系列,章开沅、冯天瑜主编。

③各版本《孝感县志》、《黄陂县志》、《黄安县志》、《黄州府志》。

④《程颢程颐传》,裴高才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

⑤著名学者、“二程”31世裔孙程流锁所著“二程”系列文章

⑥黄陂著名学者叶大群所著“二程”系列文章

⑦其它网络文章

●作者简介

王恒忠,传统文化研究者、家谱收藏家。

詹帆,非知名作家,红安县作家协会会员、红安县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会《红土文苑》微刊编委、黄冈市地名文化研究会会员。有自媒体:新浪博客《詹帆心语》、微信公众号《耕读年华》。

(编辑:吴秋生 审核:熊立功)

投稿邮箱:465452749@qq.com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