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美文欣赏 > \

浅谈读书

  

  善读书者,先将其读厚,再将其读薄。
  
  即,读书时边读边做好笔记,把当时所有感受到的东西或者别的想法写下来,夹在书本扉页间,这样一来,书也就越读越厚。这是古人的读法,也称其为“批注”。今天我们可以专门用书本来整理笔记,是因为现在纸张便宜且随处可买,而古人只能在空白纸上撕下一张张纸条,写上批注夹于书中。之所以书本读的次数越多,其书越厚,是因为每次领悟有所不同,批注的纸条将会越夹越多;等到哪天能通读其义,再来作出总结,书又变得越读越薄了。
  
  读书不做笔记,犹如走马观花,那不是人读书,而是书读人。学以适用,说的是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中来。若做不到,所学之识则形同水过鸭背,过了即没,书也就白读了。这是实用书籍的读法。(不过,古人的那一些做法我是不赞成的,比如,每读一本书都要求能背诵并默写下来。毕竟时代不同了。像我读过的书本,没有八百也有五百本了吧,字数更是以兆为单位,如何能背得下来啊?且有些书籍只是为了增长见闻而读,所以说,不是重点没必要去背,关键在于领会。)
  
  一本好书,要深读细读,通读几遍才能算是读懂,否则将会埋汰其价值,有负于写书之人。好书的概念是相对来讲,通俗的说是其文中有物,还要能合自己的口味,能自己百看不厌,越读越倾心,且每回读过后都会有不同的心得。因为此时此境不同,又若干年后,再翻开细致品味,又会有另一番新的见解,如此才能称得上是好书。
  
  读书在心境上很重要。除了工具书外,一般来讲书是不分好坏的,只有优劣之别。所谓文无第一,只因各人在各个年龄阶段的见识与认知不同所致。一本普普通通的书籍,若能让你读出其书外之道,能出另一层意思来,那是你的大造化,其书也是好的,善的书。区别在于有深度的书能经得起细读,能读得出回味无穷来。同一本书,不同之人在后会各有感触,有时分歧能大到相背而驰的地步。关键在于阅读之人,如:若是知识面狭窄之人,再深刻的书也读不出味来,或是一知半解,或根本无法领会,自然是啃不下了,只能望书兴叹。可见知识面越宽越好,能融汇贯通,读书也就轻快起来。
  
  参照过往种种,我还不是一个善于读书之人。其一,功利心。这本无可厚非,但却因为功利心太重,往往只会关注对自己有实际帮助的书籍,反倒失去了读书本身应有的乐趣,是为不善也。其二,被动去读。读书本该主动,为兴趣而读。或能陶冶情操;或能增其见闻,开阔视野;或能明白事理,摆脱愚昧等等,种种好事,如今都让应试教育卡了壳。大家把读书当成了敲门砖,将读书当成能登堂入室的工具,读书变得功利且被动起来。
  
  当年的填鸭式教育(填鸭:肉鸭在被收购之后,小贩们在贩卖之前,常常以导管插入鸭子食囔之中,强行灌满玉米粒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其重量。我在农村长大,所见基本如此。)历历在目,而今依旧如此,令人心痛。在学校那会,我是不懂得读书的,倒不是们的过错,而是教育制度出了问题。这种只适合在竞技场上的淘汰选拔制度并不符合教书育人的理念,就像把洗脚水连同小孩一起倒出去一样,极不人道。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应试教育扼杀了多少天才?我不清楚。但应试教育剥夺了许多人的学习机会却是真实存在的事实。
  
  古人有王安石哀伤仲永,流传于世。是因仲永之父爱慕虚荣,生生耗掉了其儿子最黄金的学习时光,以至其长大成人后一事无成,白白负了当年神童之名。王安石很为仲永惋惜,著有《伤仲永》流传至今。多少年来,世人也皆为仲永之遭遇而鸣不平,读书人更是痛恨其父之私。今人伤学子,是教育制度不合理所致,波及范围何及之广,却没见到有几位饱学之士出来哀伤。不知他们所读为何书,所学为何用?白白糟蹋了那一本本好书。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