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美文欣赏 > \

英雄事,曹刘敌

  

  我们读《三国演义》,那是因为痴迷于三国那段豪杰并起、征战沙场、尔虞我诈的乱世,那也是我国历史上人才最为聚焦、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时代。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东汉末年分三国,吴,蜀,魏三个国家的兴起与灭亡,忠臣义士的相知与相交,百味,三国百味,我选择阐述的是《挂印封金》,因为其中渗透着的忠义肝胆和英雄谋略吸引了我。
  
  挂印封金出自小说《三国演义》,说的是“关云长挂印封金”的故事。
  
  刘备在徐州被曹操打败以后,跟关羽和张飞失散了,独自投奔河北袁绍。曹操使用计策夺取了徐州的下邳,把关羽围困在一座土山上,派遣跟关羽有一面之交的张辽来劝降。关羽提出三个先决条件:一是降汉献帝不投降曹操;二是刘备的两位夫人要受到赡养和尊重;三是一旦知道兄长刘备的下落,就立刻去投奔。曹操爱才心切,就答应了。
  
  后来曹操跟袁绍交战,在曹操受到严重挫折的时候,关羽斩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为曹操解围,立了大功,曹操上表奏请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还专门铸成一枚大印送给关羽。在随后的战斗中,关羽又追杀了袁绍的另一员大将文丑,正是这次战斗,刘备知道了关羽在曹操手下;不久,关羽也得知兄长刘备在袁绍处并收到袁绍部下送来的刘备亲笔信,当时就写了回信,由来人带回。
  
  关羽到丞相府向曹操告辞。曹操知道他的来意,在大门上悬挂了回避的牌子,关羽一连去了好几次,都见不到曹操。张辽也推托有病不接见。关羽知道他们的用意,就写信派人送到相府。然后把历次所收受的金银都封存起来,把汉寿亭侯的大印悬挂在大堂上,带着以前的部将,护送着两位嫂夫人,向着官道进发,去投奔刘备了。
  
  这个故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歌颂关羽的赞歌,关云长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人们印象中手提青龙偃月刀,脚跨赤兔良驹的关羽英勇不算,要命的是他还义重如山,罗贯中毫不吝惜地描写了关云长威武而儒雅的形貌神态,更以夸张的笔调写关羽辉煌的业绩,他温酒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无敌,威震天下。《挂印封金》则把焦点集中在了关羽的道义人格魅力上。他身在曹营心在汉,继而降汉不降曹,挂印封金,千里来奔,完成了对“忠义”最好的诠释。
  
  三国里的人物大都面目清楚,忠就忠得义薄云天,奸就奸得狠毒无比,读者一翻开书就见到了每一个人物立场分明,爱憎清楚。但曹操似乎是个另外了,有一位伟人说过:最没有争议的人,往往也是最平庸的人。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旧史学家评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好像是对曹操的盖棺论定,他的治国功业、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暂且不说。我们单单说本则故事中曹操表现的“人味”。孟德误杀吕伯奢一家却要一错再错,他宁可枉杀千人,不可错过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杨修因看穿他的心思而被杀;祢衡因点到了他的痛处而间接被杀;刘馥贞因败了他的兴致而被杀。夸张点说,曹操的人生观可以称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了。这位狂妄自信、叱咤风云的曹操为何对关羽如此厚待呢?
  
  曹操在我眼中是个真实的人,他可谓白手起家,江山是自己打出来的,而不是从祖辈皇亲的手里接过来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中的这句诗可以说是曹操人才观最重要的体现。曹操身为一个领导者,对人才是极端的渴望。曹操惟才是举,是天性使然,更出于三分天下形势所逼,三分天下,得人才者居之。
  
  曹操尊重人才,不苟求强留,这是他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一种气度和自信。如果没有这种思想,曹操怎么能从一个逃难京官做到扫灭群雄拥有北方天下?而稀奇的事情是,他手下的谋臣猛将大多是敌人营中的人,或因某种机遇集合到曹操麾下或神往他轰轰烈烈的功绩而来,或被曹操击破营垒俘虏而来,本则故事中的张辽原来就是吕布手下的,后来成了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一。曹操的人格魁力可见一斑,他作为一个奸雄的才智与胆略大大超过了董卓、袁绍等人。
  
  难听点说,他善于收买人心,笼络部属,在自己的周围聚集了一大群卓有才干的谋臣战将;他真若真的称帝,我一定心悦诚服,因为曹孟德已经把历代统治者所积累的权术中精华处完好地继承下来,并用以左右朝政,扩展势力,这就是曹操了,既有奸诈的一面,又有坦诚的一面。因此不难理解为何他对待关羽如此宽厚,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表现才关羽的才之宏大,竟然让曹操愿意放虎归山留后患。当然,这也为后来华容道义释曹操买下伏笔,可谓精彩纷呈。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