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四个“狠”人,被称“三武一宗”,差点就将佛教彻底消灭了
《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又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既然是众缘所生,那么,这就是无自性的,就是空的... ...
说到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我们的第一印象可能并不是我们的本土道教,而是宝相庄严佛教。佛教虽然在中国很是盛行,但是,它并不是原产于中国的宗教,而是从遥远的印度传过来的。大汉繁盛,商人们开辟了一个通商之路,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丝绸之路。
正是因为这条路,中印之间得以交流,印度流行的佛教也就此传入了中国。但是,佛教讲究的是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这和中国儒家所讲究的怪力乱神之说相违背,所以,在其最开始传入中国的时候并不是很顺利,而是遭到了很严重的排斥,所以在中国一直不温不火没什么名气。
直到东汉年间,几位皇帝醉心于修佛,开始推崇佛教。作为一国之君,皇帝在一个国家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于是,就是因为这样,佛教开始真正的在中国传播开来。再后来,中国国土内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个漫长而又艰苦年代。
在几百年的混战中,中国极少有统一和平的时候,长年都处于动荡中,战火蔓延之下,百姓们流离失所,饱受战争的荼毒,过着非人的日子。在这种情况下,百姓的精神急需救赎,佛教受难修行的观念在此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崇。
当时,在佛教上寻求精神救赎的不仅有普通民众,还有许多在战乱中朝不保夕的士族们。随着佛教的盛行,民间原来的本土宗教被完全置于佛教的光芒之下,隐隐的,佛教成为了当时的主打宗教。
这还不算,佛教的盛行,随之而来的是佛教寺庙和僧人的大幅度增加,所用的田地和奴仆对于当时的国家运营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古德云:“要想佛法兴,只有僧赞僧。”曾有史料记载,东晋时期佛教盛行至极,当时的一处寺庙非常豪华,占地高达数百亩。
据传,寺庙里供奉的佛祖因为点有长明灯,每日早上都需要有人去点灯。而这里的长明灯长廊能达到几里地那么远,每日去点灯的小和尚必须要骑着马过去,沿路可以看到绵延不绝的求佛队伍。当时的寺庙并不是所谓的清寒的苦修,而是需要平时侍奉的奴婢。
所以,僧人们数量的增加连带着还有奴仆的增加,因而,许多贫苦的农民因为处在战乱年代,寺庙又是这样特殊的一个存在,于是,他们盘踞在寺庙周围,成为了当地的佃户,以躲避战乱。而这些佃户的租金最终都会交给这些满口普度众生的和尚。
这样一来,这些以悲天悯人为口头禅的和尚反而成了当地的地主,享受着奴婢的侍奉,收着佃户的租金,俨然成了另类的贵族。还有一些犯罪的逃犯,为了逃脱刑罚,就跑到了寺庙里成了和尚。
按照当时的规矩,就算是官府的人,如果没有搜查的指令,也是不能随意进入寺庙里抓人的。于是,这寺庙俨然成了当时收藏不法之徒的圣地。
佛门之地不再清净,他们不仅占用土地,占用资源,还私藏罪犯,甚至,训练属于自己的武装,严重的时候甚至可以左右当时的政局。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僧侣根本不算是和尚,他们除了剃光头以外,其他的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并且,他们不仅可以吃喝玩乐,没有佛门禁忌,而且,可以结婚生子,甚至,纳美妾数人。史料中曾经记载:北魏时期的太武帝在位的时候,曾有人统计当时的国家人口,发现单是佛门和尚和其奴婢妻子就占到了整个国家的人口的十分之一。
这种畸形的情况对于当时的国家政治极其不利。
于是,灭佛行动开始了。
关于灭佛行动,最为致命厉害的就是“三武”的灭佛行动,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其中,若再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灭佛”。也正是因为这两场轰轰烈烈的行动,原本盛行至极的佛教急转直下,开始急剧衰落。
南北朝时期也成了佛教的一个坎儿,此后,佛教又经历了后几个王朝的削弱,彻底成了一种普通的民间宗教。其实,终归究底,保持佛教僧团的清净庄严是关键,发挥佛教社会价值是维护佛教兴盛的根本。周世宗谈到其灭佛的理由时说:“吾闻佛说以身为妄,而以利人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于世,犹欲割截,况此铜像,岂有所惜哉。”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其实,纵观整个佛教的兴衰,可能皇帝们都是出于政治目的才有了灭佛的行动,但是,佛教的衰弱并不仅仅是因为政治压力。佛教本身骄奢淫逸,被欲望和贪念所控制,不再纯粹,佛门也不再清净,所以,佛教的衰弱其实也是其咎由自取。
参考资料:
『《中论》、《“三武”灭佛运动》、《会昌法难》』
相关文章
-
专家发现辽代女性墓,伸手去揭墓主人身上衣服,差点酿成大祸
-
视力最好的鱼类,希望螈(看得远所以登陆/人类进化的功臣)
-
她是毛泽东最早牺牲的亲人遗书中这句话让人动容
-
人死后,家属为什么都要穿丧服,并非迷信,而是出于科学考虑
-
公子扶苏的母亲是谁?传闻是楚国夫人(也有郑夫人之说)
-
敬亭山缘何声名鹊起
-
古代的佩剑方式转折点:荆轲刺秦王,秦王赢政竟然无法拔剑出鞘?
-
秦孝文王死后是谁继位 秦孝文王立异性子嗣为帝
-
此将首战云山城,转战临津江,牺牲后吴信泉将军送他回国安葬
-
辛德勇读《赵正书》︱汉以前的“小说家”:说事儿不纪事
-
适量饮酒:扬酒之利,避酒之害!
-
史上一个强大的民族,多次援助汉朝打匈奴,后来却神秘消失
-
朱允炆到底去哪儿了:无记载(东明寺出家为僧/当道士)
-
93岁中共党史学科著名学者刘炼逝世,系何干之先生夫人
-
东北军集团控制了北方的6个省,到底能够拥有多少兵力?
-
墓志铭上的写真——梅光迪杂写之一
-
为什么有些朝代永远也上不了电视?
-
不要以为一纸休书万事大吉,古代离婚很有讲究
-
甘于奉献,永远的精神
-
“天之骄子”这话最早是匈奴说的,今天,人们为它赋予了特别含义
-
是谁废除了禅让制 究竟是启还是谁
-
雪落舍利山古刹上雪“妆”
-
西游中,孙悟空最害怕的法宝是何物?还差点让他丧命,不是紧箍咒
-
今日三语|既然后退也会花力气,为什么不用来前进
-
古代女子为何爱包养男宠
-
有才的女人有多可怕?李清照才华太逼人,一句诗逼死老公
-
趣闻:古代中国女子也流行穿“高跟鞋”
-
部编版八上第9课对外开放
-
这位开国少将想上前线打仗,毛主席不同意,亲自给他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