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这些古代“洋粉丝”告诉你,“粉”中国可以有多疯狂

原标题:这些古代“洋粉丝”告诉你,“粉”中国可以有多疯狂

这些古代“洋粉丝”告诉你,“粉”中国可以有多疯狂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粉丝们的疯狂表现,隔些日子就刷爆眼球。不过,倘若放在资讯并不发达的欧洲十七至十八世纪,一些“欧洲粉丝”们倘听到这话,恐怕就得淡淡一笑:做粉丝?能疯狂得过我们?

这些“欧洲粉丝”们,他们集体崇拜的偶像,就是同时代屹立于东方的强大文明:明清时代的中华文明。

拜海上丝绸之路的火热贸易推动,外加一批批造访中国的传教士们,不遗余力的写书力捧,古老的中华文明,从十七世纪起,就在西欧大陆火速蹿红。比如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巴黎,穿中国丝绸买中国瓷器摇中国纸扇喂中国金鱼,全是流行时尚。路易十四的凡尔赛宫里,专门修了“中国宫”,满眼都是中国风。英国女王的穿着与宫廷房间,也是各种中国元素。这个几乎集体“粉中国”的年代,就是欧洲历史上的“中国热”时代。

如此火热年代里,欧洲粉丝们“追中国偶像”的方式,自然也是五花八门。典型的,比如下面这几桩。大国的文化自信,乃至国家的兴衰道理,应当尽在其中。

这些古代“洋粉丝”告诉你,“粉”中国可以有多疯狂

一:“康熙女儿” 大闹巴黎

1694年,即中国清朝康熙三十三年,身在北京的康熙皇帝一定想不到,他的一个“女儿”,竟然稀里糊涂出现在巴黎。

在这年的巴黎王宫里,突然有天闯入一个衣衫褴褛的女子,用磕磕巴巴的法语介绍说,自己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女儿,本来要嫁到日本去,却不料半路遇上海盗,一番颠沛流离,居然就误打误撞漂到了巴黎。这话一出口,整个巴黎都炸了锅,中国来的公主怎能怠慢?先是法国的王族贵妇们纷至沓来,给“中国公主”送上名贵礼物,巴黎各界政要学者也慕名而来,各个以能与“中国公主”说句话为荣。这不幸落难的“康熙女儿”,一夜大红大紫。

当然,这“康熙女儿”的身份,也确实引起过怀疑。当时真有从中国回来的法国传教士们跑来验证,可这些传教士们尝试用中文跟“公主”讲话,反而惹得“公主”哇啦哇啦,说了一堆他们都听不懂的“中文”,然后又请“公主”阅读中文书籍,公主又是自信的一顿哇啦哇啦,朗读得是啥?就连那些传教士里的“中国通”都没听懂。反而惹得法国粉丝们一通怒斥:你们这些传教士给我滚粗,不许冒犯我们高贵的“中国公主”。

这些古代“洋粉丝”告诉你,“粉”中国可以有多疯狂

当然,日久天长,这“中国公主”的身份还是被戳穿了:原来就是个巴黎的穷姑娘,一听有钱人崇拜中国,干脆编了个“中国公主”身份招摇撞骗。没想到果然好使,有了这身份,一下就成了倾倒巴黎的女神。虽然最后把戏败露,却还是风光诈骗了大笔钱财,还把整个巴黎上层社会,都臊的灰头土脸。

这么个简单把戏都能得手?嗯,那时的法国,粉丝们崇拜中国,就是脑筋狂热到这程度。

二:莱布尼茨:我是孔圣人的铁粉

当然,除了追“康熙女儿”这类奇葩事,当时的欧洲粉丝们,也做了更多正经事,典型一件,就是翻译引进中国的儒家典籍。当然,由于翻译水平限制,所以也常翻译出新花样。

比如《大学》,就被翻译成“成年人的学问”,《中庸》被翻译成“不变之中道”。这类翻译得“别致”的中国图书,当时都是欧洲各国赠送君王的名贵礼品。甚至欧洲学者们还在儒家典籍里寻章摘句,整理出号称“欧洲论语”的奇书《中国哲学家孔子》,亮相就替孔夫子在欧洲“圈粉”无数,其中一位铁杆粉,正是欧洲十七世纪科学巨匠:莱布尼茨。

这些古代“洋粉丝”告诉你,“粉”中国可以有多疯狂

身为一位西方科学牛人,莱布尼茨自从翻阅《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就立刻对孔子五体投地。书中介绍的孔子生平与学术思想,几乎句句令他五体投地。从此以后,他不但极力推崇研究中国文化,一句被翻译过来的“孔子名言”,也常被他时时挂在嘴边,简直成了人生座右铭:“唯有在寒冬里观察保持绿叶的大树,人才能明白事理。在平静幸福的日子里,人们看上去都是一样的,但真正的危险和混乱中,才能看到大智大勇的人。”

这句“孔子名言”的原版,其实略懂《论语》就不陌生——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实,莱布尼茨的态度,就是当时欧洲思想碰撞的缩影,在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的一百年里,中国儒家思想在西欧大陆火热流传,成为当时启蒙运动巨匠们的旗帜,把欧洲封建思想冲得七零八落,其巨大意义,恰如莱布尼茨的预言:“现在从东方的中国,竟使我们觉醒了”。

这些古代“洋粉丝”告诉你,“粉”中国可以有多疯狂

三:“被山寨数遍”的元朝名剧

在这个“中国热”时代里,欧洲的狂热粉丝们,当然不会“放过”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元朝杂剧大师纪君祥的经典杂剧《赵氏孤儿》,也被欧洲人翻译过来。

在精品荟萃的元朝杂剧里,《赵氏孤儿》以其震撼的剧情与高度艺术水准,早有“雪里梅花”的美誉。1735年,法国学者马若瑟将其翻译到欧洲后,这朵“雪里梅花”也立刻惊艳了欧洲人。

被剧情深深打动的欧洲人,接着就紧急行动:这么好的剧,必须在我们这里演。

先是1748年,意大利诗人梅达斯塔苏将其改编为歌剧,改名《中国英雄》。接着1757年,启蒙运动领军人物伏尔泰又出书,把《赵氏孤儿》改成话剧《中国孤儿》,从此在法国经演不衰,两年以后,英国剧作家莫非又改出了英文版的《中国孤儿》,不但轰动英国,还漂洋过海演到了美国,火爆了六十多年。一部四百年前的元杂剧,就这样被欧洲各国的“铁粉”们,开动脑筋山寨了数遍。

这些古代“洋粉丝”告诉你,“粉”中国可以有多疯狂

莫怪当时欧洲人没有版权意识,在那时的欧洲,中国就是这么个引来他们无数想象的美妙国都。到不了中国?那就看看舞台上的。

四:粉你,所以狠狠偷你

比起开动脑筋“山寨”中国戏剧来,“中国热”时代的欧洲粉丝们,另一个态度也很坚决:粉你,所以你那些让我羡慕的好东西,我也要偷到底。

比如中国晋朝医学家王叔和的《脉经》,不但在17世纪中叶就被欧洲人引进,还被荷兰医学家克莱耶据为己有,在1682年以《中医临床》的名字出版,并附以精美的插图。这部“偷”来的典籍,从此拓展了欧洲医生的视野,助推了近代医学的发展。

就连当时在中国康乾盛世年间,一度遭到封禁的《天工开物》与《农政全书》,欧洲学者们也不遗余力,硬是将其中关键段落译到了欧洲。特别是《农政全书》的37至39卷《养蚕》部分,从1735年起,先后出了法文版和俄文版。原本严重落后的欧洲养蚕纺织,从此高速发展。

甚至,法国财政大臣杜尔果,在十八世纪中叶时,还专门给即将远赴中国的传教士们下任务,要求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学透中国五十三项工艺,包括造纸蚕桑纺织陶瓷棉纺各产业。然后这些打着“粉丝”名义的传教士们,瞪圆了眼睛在中国苦学,还收藏了种籽绘制了图案,以有图有真相的方式,成功在那个中国闭关锁国年代里,把这些核心技术搬运到了欧洲。工业革命前夜的西欧大陆,从此开始了高速发展。

这些古代“洋粉丝”告诉你,“粉”中国可以有多疯狂

这些“铁粉”们的心血,比如他们精心绘制的中国农业手工业生产图册,今天还原封不动,保存在巴黎国家图书馆里。每一张图纸,都浓缩了那段中国严重闭关锁国,又享尽西方狂热崇拜的年月。多少自豪与痛惜反思,尽在其中。

参考资料:《中华帝国志》、《中国近事》、《中西方文化交流史》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