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此人究竟做了啥?遗体已被安葬,却仍被苏军挖出来挫骨扬灰

原标题:此人究竟做了啥?遗体已被安葬,却仍被苏军挖出来挫骨扬灰

1918年初,虽然布尔什维克者取得了伟大的“十月革命”的胜利,但局势堪称内忧外患,十分不乐观。当年4月,一股数千人的白卫军残余势力强攻叶卡捷琳诺达尔,然而这次攻势并没有给苏维埃政权造成多大的麻烦,相反,这股白军的首领拉夫尔·科尔尼洛夫的司令部却被人扔进一枚手榴弹,这位曾经地位显赫的俄军统帅当场毙命,下场黯然。值得一提的是,科尔尼洛夫虽然得到了安葬,随后赶到的苏军却将他的遗体挖出并挫骨扬灰。那么,科尔尼洛夫究竟做了什么,令苏维埃政权如此记恨呢?

此人究竟做了啥?遗体已被安葬,却仍被苏军挖出来挫骨扬灰

1917年9月,俄国临时政府正面临着一场危机。支持被羁押在监狱中的俄军统帅拉夫尔·科尔尼洛夫的俄军骑兵第3军向首都彼得格勒开进,他们声称除非有科尔尼洛夫亲自下令,否则谁也不能停止第3军前进的步伐。情急之下,临时政府的首脑亚历山大·弗多洛维奇·克伦斯基不得不向列宁求助。在千钧一发之际,临时政府和骑兵第3军双方达成妥协,前者释放科尔尼洛夫,此时才算平息。

众所周知,“二月革命”后,俄国形成了临时政府和苏维埃政权两大政权并立的特殊局面,但科尔尼洛夫却几乎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同这两大政权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科尔尼洛夫称得上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在军事上有着出色的才华,政治上也有一定天赋。1892年,从米哈伊尔炮兵学校毕业,3年后又进入总参学院。在此期间,他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904年,科尔尼洛夫参加日俄战争并因为作战勇敢而获得了一枚勋章。

此人究竟做了啥?遗体已被安葬,却仍被苏军挖出来挫骨扬灰

总的来说,科尔尼洛夫在作战指挥方面更加擅长防御,一战时,他指挥俄军第48师在对德军对戈尔利采的突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即便是用尽了浑身解数,科尔尼洛夫的部队也几乎被打散,他本人也负伤成为德军战俘。随后,科尔尼洛夫两次越狱失败,他又疯狂喝水造成心跳加速,在送医的过程中侥幸逃脱,伪装成一名奥地利士兵,在一个牧羊人的帮助下游过多瑙河回到了俄军控制的区域。此举令他一下子成为名震俄国的英雄,沙皇亲自接见,还授予给他一枚英雄勋章。

科尔尼洛夫在对戈尔利采的突破中的失败早已烟消云散,他不仅得到升职,第48师也被冠以“钢铁之师”的荣誉称号。1916年,科尔尼洛夫被任命为第25步兵军军长,“二月革命后”,国家杜马首领、俄国十月党领袖米哈伊尔·弗拉基米罗维奇·罗江科任命他为彼得格勒军区司令。6月27日,科尔尼洛夫获得步兵上将军衔,仅10天后又被任命为西南方面军司令。科尔尼洛夫的晋升速度令人艳羡,他的野心也在急速膨胀。

此人究竟做了啥?遗体已被安葬,却仍被苏军挖出来挫骨扬灰

1917年7月8日,科尔尼洛夫发电给俄军最高统帅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布鲁西洛夫,请求后者赋予他权力,不惜一切手段以恢复国内秩序。得到许可后,科尔尼洛夫下令禁止士兵集会,废除各种宣言,对反对、示威的士兵一律按逃兵处理,他们会被处以绞刑或是枪决,尸体会被挂在路边示众,身旁还会摆着他们所犯下的“罪行”。

科尔尼洛夫同布尔什维克们的梁子恐怕就是在此时结下的,但当他的所作所为被媒体宣扬出去后,立刻引来一片赞赏。资本主义者和有产者将他称为“俄国的救星”,他用残酷的手段镇压士兵,名誉非但没有受到折损,声望反而进一步提升。1917年7月19日,科尔尼洛夫被任命为俄军最高统帅,但他并不知足,反而要求政府授予他几乎等同于独裁者的权力。

此人究竟做了啥?遗体已被安葬,却仍被苏军挖出来挫骨扬灰

科尔尼洛夫对临时政府的软弱妥协态度非常鄙视,处处做对,他的做法终于引起了临时政府的不满,9月初,科尔尼洛夫终于翻脸,策划并发动了军事叛变,史称“科尔尼洛夫叛乱”。临时政府将科尔尼洛夫解除一切职务并逮捕,随后出现了我们文章之前提到的那一幕。表面上看,科尔尼洛夫叛乱是两家妥协为收场,但实际上,临时政府输得更惨。后者不但将自己抛入信任危机中,还给了布尔什维克反戈一击的机会。原本握着一手好牌的临时政府走到这一步,跟他们的首脑克伦斯基有着很大关系。

比起科尔尼洛夫这样强硬的军队统帅,克伦斯基更像是一个跳梁小丑。后者是列宁打小的玩伴,两人一起长大,后来的政见却出现了天差地别的分歧。克伦斯基口才极佳,精力充沛却能力平平,得势后拒绝俄国退出一战,本身又没有能力领导俄军取胜,一连串的失败遭致俄国民众对临时政府大为不满。他鼓吹民主,却处处坑蒙百姓,对政治上不同的声音不惜一切手段镇压。克伦斯基亲自组建起来的所谓的“预备国会”被政治家们戏称为“澡堂预备室”,他甚至想要迁都到莫斯科,仅仅是为了放弃彼得格勒,借助德军的力量消灭苏维埃政权在彼得格勒的势力。

此人究竟做了啥?遗体已被安葬,却仍被苏军挖出来挫骨扬灰

可以说,科尔尼洛夫叛变是科尔尼洛夫与克伦斯基两人生涯共同的分水岭,两人随后的表现却截然相反。“十月革命”爆发后,克伦斯基见大事不好,开会时还声称要坚守到底,“会亲自去迎接开来的增援部队”,会议结束后就立刻乘着美国大使馆的汽车逃跑了。在随后的反攻中,临时政府武装受挫,大势已去,克伦斯基将军队指挥权交给杜赫宁将军,自己扬言要去彼得格勒主持大局,谁知他却化装成女人再一次逃跑了。这一次,克伦斯基逃出了俄国,跑到巴黎避难。

当科尔尼洛夫从监狱被释放后,他立马在顿河下游一带拉起了一支军队,并同阿列克谢耶夫和卡列金等昔日的俄军将领一起组建起了历史上著名的“白色政权”。白色政权给苏俄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但科尔尼洛夫却死得有些荒唐。他死后,昔日的战友安东·伊万诺维奇·邓尼金将他安葬并取代他继续领导这支部队,虽然科尔尼洛夫的葬身地点足够隐蔽,但还是被随后赶来的苏俄红军找到了。

此人究竟做了啥?遗体已被安葬,却仍被苏军挖出来挫骨扬灰

讽刺的是,从历史的角度看,正是科尔尼洛夫叛乱给了苏维埃政权逆袭的良机,临时政府正是因此事失去权威,俄国民众转而开始支持苏维埃政权。但这并不能避免他的遗体被粗鲁地挖出来,最终被挫骨扬灰。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