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我们已经误读很久了

原标题: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我们已经误读很久了

“色即是空”,这里的“色”常常被我们理解为女色、美色和情色。甚至韩国还以此为名拍了一部软情色片。其实此“色”非彼“色”也。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我们已经误读很久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原本出自唐三藏法师玄奘翻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文中这句后面紧接着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唐僧翻译这篇经文时,字句非常简洁,梵文原文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异空,空不异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想不异空,空不异想;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识即是空,空即是识。识不异空,空不异识。”因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简洁著称,素有佛法心脏之称,所以唐玄奘在译经时,也比较注重简洁,在译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句之后,后面重复的部分直接翻译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里的色,和受想行识,便是佛教所说的“五蕴”。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则就是佛教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我们已经误读很久了

佛教认为我们人类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及五蕴炽盛。什么是五蕴炽盛苦呢?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受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假象,就会迷失自我,陷入痛苦。世人常常为表象所迷惑,因而深陷其中。五蕴炽盛,便是色受想行识带给我们人类的痛苦和困扰了。

一、色蕴凡是我们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能够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摸到和感受到的所有有形物质,即六根对应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皆谓之色蕴。视、听、嗅、味、触、意等六识发动六根而接触六尘,六尘映入六根而由六识判别及记忆保存,再从六识的记忆保存中显现出来,发动六根贪取六尘。

佛教提倡六根清净,我们的六根从来都不曾清净,比如眼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柔嫩、安逸舒服;意根贪喜乐享受,因为有贪,就会有嗔,贪和嗔又会引起无明烦恼,加起来就是佛教说的“贪、嗔、痴”三毒,以至于所造业中恶多善少,永远难以解脱。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我们已经误读很久了

二、受蕴对境领纳事物,为心之作用。谓三领纳随触,即乐及苦、不苦不乐。此复分别,成六受身。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快乐是感受,痛苦也是感受。人生往往快乐是短暂的,而痛苦却是绵绵不绝的。

三、想蕴对境想像事物,为心之作用。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也。又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此复分别,成六想身,应如受说。我们的思想几乎从来不曾休息,即便是在睡梦之中。“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嘛。六尘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我们的身心。

四、行蕴对其他之境,关贪嗔等之善恶,为一切心之作用。即除色受想识,余一切行,名为行蕴。行者身口意之造作曰行;又内心涉境,说名为行;又有为法之因缘集起,迁流于三世,亦曰行。造作有为法之因缘而迁流于三世,谓之行蕴。因着色而生贪嗔痴,因贪嗔痴而行杀盗淫。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我们已经误读很久了

五、识蕴对境了别、识知事物,为心之本体。谓各各了别彼彼境界,总取境相,故名识蕴。盖识者心之异名,为了别之义,对心境而了别曰识。心王有种种差别,集于一所,则曰识蕴。我们在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与认知过程中,往往产生困惑,然后一再刷新自己的认知。

本文来自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者/不文

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