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苏联是怎么对待日本战俘的 四个办法一个比一个狠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和日本虽然分别属于同盟国和轴心国,是敌对国家,可他们在很长的时间内并没有宣战,甚至还签订了《互不侵犯友好条约》,明确规定“双方承诺双方保持和平友好关系,互相尊重对方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但是,当“二战”进入尾声之际,苏联人“该出手时就出手”,于1945年8月9日零时10分,派出150万军队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在4000多公里的战线上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
曾号称“皇军之花”的关东军,在苏军的打击下,顷刻间灰飞烟灭。据统计,关东军被击毙8.3万人,被俘59.4万人。战后,余下的近60万关东军官兵并没有在中国东北地区就地接受改造,也没有被迅速被遣送返回日本,而是被苏军象战利品一样送到西伯利亚从事强制劳动。
为什么苏联要将日军俘虏送往西伯利亚?
一个很大的现实考量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几乎将所有能够搜罗的劳动力送到战线保家卫国,甚至包括妇女和青少年。这就导致在战后,苏联出现了极度匮乏劳动力的现象。于是,苏联将这些日军俘虏送到西伯利亚战俘营充当苦力,来为苏联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力。
“二战”中,战争给苏联制造了巨大的灾难,让苏联经济陷于崩溃。让日军俘虏以充当苦力的形式弥补他们制造的孽障,苏联当局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战俘被用来干重体力活,下矿井、伐木、搞建筑、铺公路,种种劳动当作是对战争期间苏联所遭受的损失的一种补偿。”“而且使用战俘只须提供最低水平的食宿生活条件,无需苏联政府太多的投入,就能迅速启动被战争摧毁的工业、能源、交通等国民经济重要部门………”
在遥远的西伯利亚,苏联是怎么对待日本战俘的呢?有四个办法。
一是寒冷。西伯利亚地区是世界上除了南北两极之外最寒冷的地区之一。这里天寒地冻,以至于许多地方不生长任何生物。日军战俘缺乏足够的御寒物品(那时候就连苏联人都缺衣少食,更何况日本战俘)。所以,许多日军战俘死于寒冷。
二是饥饿。当时,苏联的物资极度匮乏,特别是食品。当时,苏联许多民众生活都极度困难,更别说这些日军战俘了。于是,日军战俘又饿死了一批。
三是劳累。日军战俘被送到西伯利亚地区,不是度假,而是下苦力的。日军战俘整日劳作,几乎谈不上休息,被累死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四是处决。对于不听从管教,或者偷懒的日军战俘,苏联的办法简单粗暴:开枪处决。
随着经济的改善和国际政策的调整,苏联政府也会不定期遣返一部分日军俘虏。最终,苏联军队陆续遣送了30万日军战俘回到日本。这就说,近60万日军战俘中,差不多有一半30万人,长眠于那遥远而寒冷的西伯利亚战俘营。
相关文章
-
希特勒曾放出狠话,3个月灭亡苏联,竟差点真的被他做到了
-
裕仁天皇宣布投降后,日本国民都是什么反应?一哭二笑三放炮
-
国内最真实“一线城市”,长是宽的600多倍,网友:太苗条了
-
蓝绿政党认同大逆转?绿营两大佬都唱衰民进党
-
你可能不知道的历史趣知识:战国四大顶尖军队之赵边骑
-
卢奇自导自演,《邓小平小道》票房不俗,还原伟人人生至暗时刻
-
二战的苏军士兵为什么不佩戴备用子弹袋?这里告诉你原因
-
苏联俘虏日军后,将其送去世界上最恐怖的地方,很多人有去无回
-
苏联军队精心设置了防御,游击队用这一招教训了傲慢的苏军
-
最后一个苏联人:出发前是苏联宇航员,回到地球后祖国已解体
-
中国阅兵有一亮点,检阅方队只能向西前进,有三点重要原因
-
现代战场最神秘的12项军事研究成果
-
传说中的图16Z真的存在吗?用途十分特殊,设计者脑洞大开
-
【今日历史】12月5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春节的这一仗,成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
-
除了粮票和肉票,大家还知道有哪些票证?
-
探秘:战俘成日军的试验品?沈阳二战战俘营
-
“名人、家族与宣城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安徽省历史学会年会在宣
-
翡色光华:老山羊分享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高丽青瓷展茶器上篇
-
西南剿匪时,两支解放军小分队陷在这家黑店,只有两人逃生
-
裕仁天皇去世后,他的儿子为了给他赎罪,亲自来中国道歉
-
萧太后的东北陵墓被盗墓者洗劫一空,为何价值34亿的寿衣没有人碰
-
美退《中导条约》却拿中国说事儿 外交部:这是完全错误的
-
日本为了消除日本鬼子的负面形象,可谓是绞尽脑汁
-
甄嬛传剧中,安陵容后宫之争失败一开始看透,都是这些原因导致
-
日本新年号尘埃落定,大凶的“安政”没有入选
-
下一任日本天皇的年号会是什么呢?
-
1月日本出口下降8.4%
-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军队为何那么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