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孔雀妆花云锦烂——清宫锦缎赏析

原标题:孔雀妆花云锦烂——清宫锦缎赏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纺丝、织绸的国家之一,在古代,丝绸和瓷器一样,都是位居 “C位”代言中国的“大咖”。

在我国,丝织品的历史几乎和我们的文明史一样长。相传早在上古时期,黄帝的妻子嫘祖首创了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

种桑养蚕是国之大事,《礼·祭义》说:“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诗经·国风·鄘风·定之方中》讲卫文公迁都楚丘,修建宫室后,还要查看是否适宜种桑。

不仅是春秋时期,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种桑养蚕。例如,乾隆九年(1744年),清廷举行了建国以来第一次祭先蚕神的典礼。皇后富察氏带领妃嫔命妇大行亲蚕之礼,祭祀先蚕嫘祖,并当众演习养蚕织丝之术。

孔雀妆花云锦烂——清宫锦缎赏析

(蚕坛)

当孝贤皇后行过第一次亲蚕礼后,乾隆皇帝即命宫廷画家绘制长卷《孝贤皇后亲蚕图》,作为历史性纪念。可见乾隆对此极为重视。

清代也是我国丝织工艺发展和成就都极为突出的时代。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纺织作坊。当时,丝绸生产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技术和品种,还有了许多创新。

今天,小编带大家零距离围观清朝宫廷“花团锦簇”的丝绸实物。

孔雀妆花云锦烂——清宫锦缎赏析

灿若云霞观云锦

首先,先看这个缠枝牡丹金宝地锦,也就是传说中的云锦。

云锦用色的主要特点是浓重、鲜艳、富于变化,特别是大量使用金线,更显得五彩缤纷、光辉灿烂,犹如天空彩云,故名“云锦”。

孔雀妆花云锦烂——清宫锦缎赏析

(缠枝牡丹金宝地锦,清早期,江宁织造,故宫博物院藏)

此锦为清早期江宁织造局织造。织物厚重,致密。色彩对比强烈,红花绿叶满地金,富丽堂皇。

孔雀妆花云锦烂——清宫锦缎赏析

锦上添花宋式锦

宋式锦是苏州生产的,其花纹图案风格、色调及织造技术,常常仿宋代织锦的特点,故称“宋式锦”。

清代苏州生产的宋式锦,主要构图形式是在几何图案的骨架上,添加各种形式的花纹,花中套花。如各种形式的天华锦、万字曲水锦等,因而有“锦上添花”之称。

例如下面这个锦群地三多花卉锦,其锦群地以龟背形为骨架,在龟背形骨架内四周,分别填绿色古钱纹、红色斜万字(即曲水)、蓝色锁子纹和柳绿色方胜纹,中间填朵菊和宝相花。两种不同颜色和花纹交错排列,组成了满地锦群纹样。在五颜六色的锦群纹地上,又饰缠枝菊花、莲花、牡丹、桃花、石榴、桃子、佛手、莲房等。

孔雀妆花云锦烂——清宫锦缎赏析

(锦群地三多花卉锦,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此锦织工精湛细密,花纹层次分明,清晰规整,生动活泼。用色丰富,艳丽而古雅,是清乾隆时期苏州仿宋锦的代表作。

此外,清宫旧藏的一件明代的柿红盘绦朵花宋锦也是很精美。

孔雀妆花云锦烂——清宫锦缎赏析

(柿红盘绦朵花宋锦,明,苏州织造,清宫旧藏,故宫博物院藏)

此锦纹样构图布局均衡,美观大方,色彩富丽典雅,层次分明,是典型的宋锦构图与用色方法,做到了“艳而不火,繁而不乱”,不愧是宋锦中的上乘之作。

孔雀妆花云锦烂——清宫锦缎赏析

异域风情回回金锦

在清朝,除了苏州、南京这些传统的织锦中心外,新疆等地的丝绸工艺也相当发达。例如这件白地织金胡桃纹锦就体现了新疆地区的高超织造工艺。

此锦金碧辉煌,应是我国新疆地区著名的“回回金锦”,为清时新疆贡品。

孔雀妆花云锦烂——清宫锦缎赏析

(白地织金胡桃纹锦,清,故宫博物院藏)

此锦结构由三组经线与三组纬线交织而成。这在织锦中是极少见的,织造工艺难度颇大,为回回锦中的上乘之作。黑、白、金的配色方法和传统纹样至今仍流行于我国新疆地区。

也许是新疆贡品启发了内地的织锦大师,清宫旧藏有一件来自江宁织造的带有浓浓西域风情的月白大蕃莲织金缎。

孔雀妆花云锦烂——清宫锦缎赏析

(月白大蕃莲织金缎,清早期,江宁织造,故宫博物院藏)

该织物花型硕大肥亮,具有西域特征,大块面的片金显花,光彩夺目。淡黄金与月白的配色,华丽中透着淡雅。一看就是缎中精品。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