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流官与户口:编户齐民下的芸芸众生

原标题:流官与户口:编户齐民下的芸芸众生

流官与户口:编户齐民下的芸芸众生

编户齐民对国人来说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汇。作为一个绵延两千年的政治制度,虽然屡遭反复,又体现出诸多不足。但总是充满独特的魅力,让历代统治者都对其趋之若鹜。

很多人对于编户齐民的理解,是想当然的将其等同于人口统计。所以,认为编户齐民是非常有意义的进步性举措。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流官与户口:编户齐民下的芸芸众生

人口统计与税收 是所有文明都必备的技能

古代世界的各个文明,往往都有自己的人口统计的手段与方法。由于人口统计与赋税和征兵工作挂钩,所以是很多地方都不能避免的重要工作。但无论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希腊罗马,还是具有更多封建属性的波斯和中亚,都没有一种治理手段能达到编户齐民的效果。

其他文明的人口统计与编户齐民无论相比,在立意还和结果上都是大相径庭。因为封建主或者总督往往要对各自的领地负责。如果发生天灾不去及时救济,酿成的民变就会毁灭自己和所属家族。若是封建主需要开战,就会给麾下的工匠下达所需数量的武器装备的订单,不会拖欠费用也不可能恶性杀价。所以,封建制度下的相关人口统计,只是在确定每一个人在封建系统中所需要承担的义务。

流官与户口:编户齐民下的芸芸众生

基层的豪强大族 往往也有保境安民作用

相比之下,编户齐民便是要在非常有限的人口基数上,压榨出尽可能多的资源。这其中既有赋税和生产力方面的需要,也有上层对人力资源的索取无度。今人想当然的人口大国概念,并非编户齐民产生的基础性因素。恰恰相反,编户齐民的产生,反映了制度设计时的诸多困境。包括人口数量不足、社会资源生产效率不高、土地数量有限,以及贸易网络的不够发达。

早在战国时期,编户齐民制度的雏形便以设计完成。诸夏原有的各级封建领地,被连绵不断的战火慢慢吞噬。各级贵族也在频繁的叛乱和争斗中失势或绝嗣,他们的封地往往被国君笑纳,成了王室的直辖领。然而,光是靠国君和他的家族无法统辖所有领地。唯一的选择就是授予某个人代理权,使其帮助自己去管理地方。这催生了后来的流官制度。

流官与户口:编户齐民下的芸芸众生

编户齐民就是要在有限的土地上扣出更多资源

可以说,编户齐民与流官制度是一对相辅相成的集权双子星。在数百年的战国历史中,类似的进程被几乎所有人在不断地重复。

但凡事都有与之抗衡的对立面。基层社会长期形成的封建制度残余,还是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在对抗着编户齐民的侵蚀。例如,很多在后来的历史记载中被略去不表的地方势力,就在国君控制军饷的周围,维持着自己的一方领地。流官们尽管带有君令,还是不能随意对这些诸侯后裔开刀。甚至在遇到突发事情时,还要找这些地方大族商量对策。

流官与户口:编户齐民下的芸芸众生

项羽的崛起 背后就是地方大族号召力的体现

因而,一直到秦始皇驾崩的前后,除了秦国直属领地外的地区内,还是流官郡县与封建豪强的对峙局面。正是这种社会基础,让秦末的农民起义,迅速转变为关东六国旧势力的复国之战。项羽本身不在楚国旧都故地,却在吴地享有很高的名望与号召力。同时代的秦国流官,也经常为如何从豪强领地内扣出更多人口而心烦。

随着刘邦在楚汉战争中获胜,大汉王朝开始有了远多于秦始皇治下的编户齐民郡县。当然,为了获得这些郡县的控制权,长安的朝廷还是在更远的东方、南方和北方,都册封了诸侯王。后者继续依靠地方上原有的大族势力支持,成为了抵抗编户齐民侵蚀的保留区。这个进程一直到文景之治时期,才被汉朝皇帝们逐渐打破。因为有限的编户齐民地区,根本不可能长期保持高强度的资源榨取。所以就需要定期补充入新的领地,以便汲取新的血肉。

流官与户口:编户齐民下的芸芸众生

编户齐民是一种双方义务不对等的制度

也是由于统辖人口和领地的数量远胜任何领主,皇帝的权力便不再受到任何大的制约。所有的官员与诸侯王只需要对皇帝负责,而不需要对治下的领民负责。流官只需要保证治下不出现大规模的民变,并按时交付中央所需的税收与物资便能仕途通畅。这个进程在汉武帝时代,便大大加速。越来越多的诸侯不是被取消封地,就是用推恩令分化瓦解。次级的地方豪强,则被大量捕杀或流放。剩下宗族体系,在流官之下苦苦支撑。

以往国民献出劳役和赋税,目的是为了获取强势领主的庇护。当编户齐民开始运作,社会被改造成一个扁平的形状,这种关系便宣告结束。国君和流官们虽然理论上还有对国民的义务,可实际操作上完全靠着个人自觉。仅仅是道德上的约束显然是不够的。任何有意愿的皇帝,都可以让他的流官将国家当作是自己的种植场,民众则是免费的韭菜。上位者对下位者只有掠夺没有责任与义务,皇帝也不需要有底线,只要愿意付出一些“名声”上的代价便可以为所欲为。

流官与户口:编户齐民下的芸芸众生

编户齐民世界的典型结构

所以,历史上关于编户齐民的讨论也多次发生。主流的士大夫都赞同保留它。他们认为这套制度能够将原本被封建主截留的资源如数奉还给朝廷,由中央统一调配实现按需分配。这是通往尧舜之世的唯一途径。可他们忽略了残酷的现实。当人们长期生活在责任与义务不对等的生活环境中,时刻担心自己被收割,便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的安逸与富足的。这个结论在十几次王朝轮回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奈何大部分人依旧不懂。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