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影视圈 > \

《狗十三》想读懂你的孩子?想想TA在家里的经历

原标题:《狗十三》想读懂你的孩子?想想TA在家里的经历

从《狗13》到《狗十三》,这部等待了五年的影片,终于上映。当看到《狗十三》的剧情简介时,我似乎觉得已经了解到了影片的全部,带着些许期待走进影院,却发现从头至尾确实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

《狗十三》想读懂你的孩子?想想TA在家里的经历

但就是这样一部平平淡淡的电影,却给人以诸多感慨,剧中主人公李玩的种种经历影射了多少中国孩子的成长之痛。

剧中李玩是一名13岁的初中生,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父亲和继母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昭昭。李玩喜欢物理,但因为英语成绩不好,再加上参加英语口语比赛获奖可以得到直升高中的名额,父亲坚决地帮她选择了学校的英语组。

李玩因此而心情不好,父亲送给她一只狗来哄劝女儿。李玩一开始很排斥,但很快对这只狗产生了感情,她给它取名爱因斯坦,但有一天爷爷在遛狗的过程中把狗弄丢了,后来他们又找了一只狗给李玩,说这就是爱因斯坦,但李玩知道这并不是……片尾,弟弟在溜冰场一次次摔倒、哭泣,然而教练并不给他以援手,李玩似乎从中看到了自己。

《狗十三》想读懂你的孩子?想想TA在家里的经历

叛逆是成长必经的吗?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青春期的叛逆是正常的,但处理不好会影响我们的学习与成长。这代表了不少人的观点,甚至有人反过来认为,青春期不叛逆是不正常的,这意味着没有获得成长,因为你的自我意识没有发展起来。

这种说法似乎暗含着一个潜在的前提,那就是孩子这时候产生的想法与观念一定与父母不一致。于是当孩子“觉醒”的时候,就开始反叛。既然叛逆即成长,那么这样的成长结果究竟如何呢?

《狗十三》想读懂你的孩子?想想TA在家里的经历

两代人不同思想的碰撞,最终结局往往不是二者的融合,而是强势的长辈战胜了晚辈。就像剧中的李玩那样,在与家人的一次次热战或冷战中渐渐地“懂事了”——收敛起个性,压抑掉欲望,把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成为一个“乖孩子”。

她也学会了牺牲自己,迎合他人。于是,大人们欣慰地感叹,孩子“长大了,成熟了”,殊不知,TA只是接受了权威。

我们会看到,很多人在面临抉择之时会陷入迷茫,TA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因为习惯了服从,习惯了听命于长辈;更有甚者,整个人生都被父母所安排。

《狗十三》想读懂你的孩子?想想TA在家里的经历

这部影片大概也是在提醒千千万万的父母,请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孩子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责备;多一点沟通,少一点强势。

在民主协商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也许就不会用反叛来表现自己的意志,如果一切都可以商量,何必要叛逆呢?在对话中增进理解,才是成长的正确打开方式。

懂事,是理解父母,但绝不是丢失自己。

孩子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李玩其他功课都很好,但英语不好,却并不想参加英语组来提高成绩;当父亲自作主张为李玩选择了英语组之后,李玩痛哭不已,父亲无奈中拿出几张钞票想哄哄女儿,却并不被领情。

听说“爱因斯坦”自己找回来了,李玩立即从学校飞奔回家,但当她发现这并不是“爱因斯坦”时,却并不喜欢它;当李玩英语成绩进步、物理竞赛取得第一名时,她也没有表现出多么的欣喜。

《狗十三》想读懂你的孩子?想想TA在家里的经历

我们会发现,父母极力给予孩子的都是功利性的东西,而孩子内心所渴望的却是情感的依托。李玩喜欢物理,是因为现实中有太多的不如意,而平行宇宙的概念可以让她从中找到一丝安慰。

李玩喜欢她的狗,是因为她在狗的身上看到了自己,他们似乎同病相怜,相互依偎,这只狗成了她的精神依托;李玩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去找高放喝酒,也是想寻求心理安慰。

剧中的李玩并没有和高放谈恋爱的意思,但不可否认的是,青少年早恋越来越多,我想,他们一定和李玩一样,缺乏一个可以倾诉的人,可以理解他们的人。

家,本应该是温馨的港湾,但在这时,却与自己格格不入。他们需要一个亲密的人来依偎,如果无法在亲情中找到,大概只能到爱情之中去找寻。情感需要依托,情绪需要释放,如果在家里只能得到责骂与毒打,他们只能另寻别处。

看到青少年上网成瘾、酗酒、吸烟、离家出走,甚至结束自己的生命,旁人感到不解和痛心,却不曾知晓他们究竟经历了什么。

《狗十三》想读懂你的孩子?想想TA在家里的经历

都说现在的人很功利,其实这种功利尚未沾染到孩子身上,但家长们却极力地给孩子灌输这样的价值观。

记得小时候大人们经常会说哪个孩子很成熟,如果把背后的意思剖析开来,其实就是说这个孩子懂得为自己的利益而操心,TA会知道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没用”的,“有用”就成了TA的行动指南。

于是有的孩子上“副课”不听讲,专心学习“正课”;不去竞选各种班干部,只想埋头学习;不参加各种活动,因为会占用学习时间。

这样的孩子不是天然形成的,背后一定有着强大的推手。他们从小到大只知道“有用”,却不知道“无用之大用”,最可悲的是,他们从未倾听过自己的内心。

关于李玩的弟弟

李玩的弟弟昭昭,全家人都向着他,他打破了奶奶的头,奶奶夸他力气大;因为打狗,后来被狗咬伤,父亲把狗送走了。

我们似乎可以窥探到多年之后的昭昭,肆意妄为、无视纪律……很多父母都是如此,小时候不分是非向着孩子,长大后却怪TA不懂事。

片尾再次出现了昭昭学滑冰的场景,教练把作为辅助的椅子拿开,昭昭由于站不稳,摔倒了,还没站起来,又摔倒了。他寻求教练的帮助,教练却并不施以援手。

看到这里,有的人会觉得父母过于急功近利,孩子走路还走不稳,就被送去学滑冰;也有的人觉得,被全家宠坏的小皇帝习惯了依赖,离开了家人的庇护,自己就无法独立行走。

《狗十三》想读懂你的孩子?想想TA在家里的经历

当我看到这一幕时,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痛心。昭昭一次次地站不起来,显然是没有掌握技巧,然而教练只是不停地鼓励他站起来,并不告诉他正确的方法,于是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摔倒。

正如成长中的李玩,所有人都在催着她赶快长大,却从没有人告诉她应当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长大。跌跌撞撞、踉踉跄跄,李玩终于以自己的方式“长大”了,她学会了顾全大局,学会了隐藏真实的自我。

李玩的所经历的一切,即将在弟弟的身上重演;李玩的成长历程,正是千千万万中国孩子的成长缩影……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