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影视圈 > \

把《完美陌生人》变成春晚小品,这波世界翻拍大赛难道我们要垫底了?

原标题:把《完美陌生人》变成春晚小品,这波世界翻拍大赛难道我们要垫底了?

【版权申明:本文为@影吹斯汀 独家原创稿,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or转载,违者必究!】

到了年末,几部贺岁喜剧接连扑街,令人倍感无聊。没想到这几天新上了一部《来电狂响》(原名《手机狂响》)引发了一阵小热潮。

把《完美陌生人》变成春晚小品,这波世界翻拍大赛难道我们要垫底了?

它翻拍自2016年的意大利电影《完美陌生人》。原版电影今年5月还在中国上映过,这就相当于我们同一年在影院看了两部一样的电影,也是real“有意思”。

原版的《完美陌生人》算是近年来中小成本黑马片的杰出代表了,至今仍在豆瓣拥有8.6的高分,烂番茄83%的新鲜度 ,可谓是好评无国界。

把《完美陌生人》变成春晚小品,这波世界翻拍大赛难道我们要垫底了?

作为一部小语种,且延后了两年多才引进的电影,《完美陌生人》今年5月在中国上映之时还收获了五千多万票房,比很多国产文艺片的成绩都要好。如果上映时间能再提前一些,让已经看过资源的这部分观众走进影院,估计能和《看不见的客人》一样稳稳破亿。

和我们一样,很多国家都喜欢这部电影。片中以朋友间的饭局为唯一场景,以共享手机短信和电话的游戏戳穿了一个个婚姻谎言,并且映射了当下生活的矛盾面:手机既让我们密不可分,也让我们彼此疏远。这在全世界都是能引发共鸣的话题。

把《完美陌生人》变成春晚小品,这波世界翻拍大赛难道我们要垫底了?

再加上讲故事的模式简单易复制,于是很多国家都竞相翻拍,目前已经加入这场翻拍热潮的国家就有十个。

这就像是全世界都领了一道命题作文题目,大家纷纷根据自己的理解答题,谁更有水平能一目了然。

我们中国版交的答卷如何呢?只能说,中规中矩,并且失去了原版的精髓。

《来电狂响》与原《完美陌生人》的人设和框架还是基本相同的,人数都是七个,婚姻状态也代表着现实生活中婚姻的各个阶段。

虚伪中产CP:田雨、代乐乐

把《完美陌生人》变成春晚小品,这波世界翻拍大赛难道我们要垫底了?

对应的是原片中的男女主人,都是高知,有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女儿↓↓

把《完美陌生人》变成春晚小品,这波世界翻拍大赛难道我们要垫底了?

代乐乐的人设依然是心理医生,田雨饰演的男主人整形医生的身份在这里被改成了大学美术老师。虽然知道编剧是不想照搬原片,但也使女主人想隆胸却不找身为整形医生的老公这层冲突消失了,再沿用隆胸手术这个梗便显得突兀且没意义。

有钱小市民CP:乔杉、霍思燕

把《完美陌生人》变成春晚小品,这波世界翻拍大赛难道我们要垫底了?

原版人物是法务工作者莱勒,和同样做法务的卡洛塔,这里改成了私营老板和家庭主妇,两个孩子都还比较小,倒是更加符合中国小老板家庭的状况。

把《完美陌生人》变成春晚小品,这波世界翻拍大赛难道我们要垫底了?

乔杉、霍思燕原版人物

未婚CP:佟大为、奚梦瑶

把《完美陌生人》变成春晚小品,这波世界翻拍大赛难道我们要垫底了?

这是人设改编最大的一对。原版的卡西莫和比安卡分别是出租车司机和兽医,在中国版中佟大为是屌丝编剧,奚梦瑶身份是富二代。

这样的身份安排透着一丝微妙的气息。身为影视行业底层工作者,却能和高知、富二代产生关联,想来做如此改动也是因为这两个人涉及的圈子,本片导演及编剧相对更熟悉。而通过娱乐业打通接触富人阶层的通道,大概也是他们的梦想。

至于出租车司机和兽医这样的职业,对从没真正深入过底层生活的导演编剧们显然是陌生的,编都没法编。

唯一未婚者:马丽

把《完美陌生人》变成春晚小品,这波世界翻拍大赛难道我们要垫底了?

原故事的佩普是体育老师,只身赴宴只是想隐瞒同性恋的身份。我们无法沿用同性恋这一设定,把角色改成了职场女强人。但从外形到气场,却像个纯T(女同性恋里扮演男性角色的那一方)。

把《完美陌生人》变成春晚小品,这波世界翻拍大赛难道我们要垫底了?

原版的佩普

易于让中国都市普通观众理解人物,《来电狂响》算是做好了本土化的第一步。还有一些具体的故事细节,电影也根据国情做了相应变化。

《完美陌生人》是意大利电影,且距离现在也有两年多的时间,和当今中国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差别。《来电狂响》的敏感度算是不错,加入了很多符合中国人生活习惯的元素。

比如扩充了手机的使用场景,包括把原片的短信改成微信,加入“阅后即焚”这样的流行APP,让手机承担支付和点外卖的功能,以及乔杉饰演的中年油腻男会在直播平台打赏女主播。

把《完美陌生人》变成春晚小品,这波世界翻拍大赛难道我们要垫底了?

手机所带来的负担也不止是主线剧情中的“隐藏秘密”这一功能。微信已经成工作APP,私人时间还要隐形加班这一常态在电影中也被强调。

由各种手机功能引出的中国老百姓生存现状,的确很真实,尤其看到外卖小哥辛苦送餐时还戳到了泪点。

以上加入的所有本土化元素,让《来电狂响》获得了诸多好评。然而,改编是否有亮点,并不能作为电影好坏唯一的评价体系。抛开改编接地气这一因素单独看这部电影,真的遍地都是硬伤。

把《完美陌生人》变成春晚小品,这波世界翻拍大赛难道我们要垫底了?

形式极力跟上时代,精神内核却老气横秋。全片极力强调手机带来的正反两面作用,结果变成了散播社会正能量,竭尽全力高喊口号。

电影想要让观众反思手机阻碍了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帮助更多人编织谎言结果使生活更加糟心,但这一本该通过戏剧冲突完成的任务,全部落在了马丽一个人身上。看着她眼含热泪,带着舞台剧式的腔调说了一大段煽情台词,最后在镜头前一遍遍反问“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成了这样”,感觉到的只是迎面而来的一阵睡意。

这样的情感表达放在舞台上有效果,但作为电影,实在是过于直白,编剧有偷懒之嫌。

把《完美陌生人》变成春晚小品,这波世界翻拍大赛难道我们要垫底了?

片尾第一个“彩蛋”更是把喊口号式的效果发挥到极致,还专门制作了一段小视频,塞满了各种社会正能量场景,有山区孩子打电话感谢好心人的帮助,有跆拳道奥运冠军吴静钰打电话告诉妈妈自己得了冠军,有展示手机里存着的老歌和温暖的短信,总之活脱脱一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片,观感犹如《战狼2》片尾在护照上打字,高喊着大家不要放弃,要记住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

情感方向没有错,但失去了电影语言的美感。

把《完美陌生人》变成春晚小品,这波世界翻拍大赛难道我们要垫底了?

表达的浅层化也在电影里比比皆是。本来这是一部单场景的电影,亮点就在于小空间中的爆发力带来的震撼,以及强节奏带来的紧张感,但这两点在《来电狂响》中并不具备。

这其中有一部分客观原因,毕竟有的观众已经看过了意大利原版,对于翻拍片的冲突点已经免疫了。

但最大的问题还是零散的支线削弱了电影本该有的戏剧性。原版中除了几个人出发到聚会地点的过程是在不同的场景里拍的,其他的都集中在餐桌、阳台、卫生间,所有的故事都通过密集的台词带来信息量。

把《完美陌生人》变成春晚小品,这波世界翻拍大赛难道我们要垫底了?

而《来电狂响》似乎是特别怕观众看不懂剧情,揉进了很多打电话的人各自的故事,试图辅助感情升华,结果反而显得低幼。

同样的冲突点,中国版和意大利版的处理方式就高下立见。

比如这一段,霍思燕接到了来自养老院的信息,从而让老公乔杉发现了老婆竟然想把自己的亲妈赶出家门的事实。意大利版通过夫妻争吵、朋友们加入话题,引发的是一场关于要不要和老人一起住的讨论,这个问题对已婚夫妻来说是非常现实的。

把《完美陌生人》变成春晚小品,这波世界翻拍大赛难道我们要垫底了?

中国版塞入了一条支线,乔杉的母亲让律师录遗言,表示要把房子的继承权给儿媳霍思燕,以感谢她对家庭的付出。对真实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探讨反思,一秒变成“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中国好婆婆”。

现实生活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因此才需要把遇到的问题拿出来讨论。可惜《来电狂响》在挖掘深度上继续偷懒,除了让故事中的夫妻为了冲突而争吵,没有给观众留下任何自我对照和获得启发的空间。

把《完美陌生人》变成春晚小品,这波世界翻拍大赛难道我们要垫底了?

在电影中,冲突的爆发不仅仅是为了造成转折,更重要的是延展矛盾,借角色之口表达社会现实,这也是观众共鸣的来源。

而《来电狂响》完全忽略了这个重点,原版中几个朋友讨论了很多问题,例如生不生孩子、子女教育、如何尊重朋友性取向,很多经典台词都让观众疯狂截图。中国版则只让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下一个短信or电话即将带来的“惊喜”,全程靠马丽不停讲道理说感言,其他人则展现着“社会人”在酒桌上的油腻一面。

这就是为什么《完美陌生人》能永不过时成为经典,它更像是成年人生活的对照。而《来电狂响》只能算作是某年的一部贺岁片,看过笑过就忘了。

把《完美陌生人》变成春晚小品,这波世界翻拍大赛难道我们要垫底了?

《完美陌生人》对于生孩子的讨论

此外,《来电狂响》的人物逻辑也有很多漏洞。乔杉、霍思燕一对全程爆发了三四次矛盾,最后并没有见矛盾解决,却莫名欢天喜地原谅对方一起回家;奚梦瑶得知佟大为出轨竟然骂了女方一顿然后再问佟大为是不是愿意回心转意;马丽被有权势的男性侵犯,依然愿意在饭桌上帮出轨男性撒谎,最后维权还靠天降车祸撞死渣男。

虽然人间充满魔幻,但生活并没有这么傻屌。故事的推动要靠巧合,巧合太多便没有了生活。

把《完美陌生人》变成春晚小品,这波世界翻拍大赛难道我们要垫底了?

本来有一个颇具深度的基底,结果《来电狂响》最终也没能逃脱如《前任3》等许多国产电影一样的魔咒:将生活简单符号化,摆出一堆大道理,最后靠“找到自我”解决一切问题,欢天喜地走向大团圆。

但从商业角度看,不得不说,这也正是监制张一白一贯的鸡贼和成功之处。——把精英电影变成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浅显都市小短剧,笑点密集、煽情精准,还特别通俗接地气。不管高不高级,能从人物通俗的对话、尴尬的关系里看到自己现实生活中那么一点、两点相同的影子,便也觉得“挺现实主义”的了。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后来的我们》到《来电狂响》,其实走的都是这同样的路子。观众需要情绪发泄点,便给你直白制造共鸣;社会需要宣传正能量,便给你弘扬正能量。至于两者要怎么组合?没关系,不用考虑太多,都放进去就是了。

把《完美陌生人》变成春晚小品,这波世界翻拍大赛难道我们要垫底了?

“真-产品经理”张一白!

最后顺便说一句,蜀黍和小妹今天分别看了早场和下午场,在电商平台购票的时候显示的上座率大概都超过了70%,然而到影院实际观看上座率均不到50%。所以那么多买了票没来看的人呢?前有《后来的我们》退票门,《来电狂响》会不会也爆出啥新闻呢?拭目以待咯。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