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洞察力,读再多历史也没用
人活着就要选择,
有选择就会有风险。
譬如你
1644年到北京投靠李自成;
1798年认和珅做干爹;
1904年放弃留学去参加科举;
1911年选择入宫当了太监;
1916年投奔袁世凯;
2008年卖掉了北京三环的房子;
……
你就知道肠子悔青是什么滋味了。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是个人都怕选错人生方向。为什么有的人会在历史的关节点上会犯错?因为对于时代没有洞察力。
什么是洞察力?《三国演义》里开篇第一句,14个字就把书讲完了: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再读下去,无论故事如何精彩生动,战场上的厮杀、大臣们的妙计、时势的艰辛,英雄的满襟泪,都没有越出这个框架。
这就是洞察力。一眼就能望穿,一言就能论断。
现代中国的教育最缺乏的就是培养洞察力。所有学科都强调死记硬背,就算课堂上讲到原因和规律也是划定好的套路,有一套标准答案在等你。而我们成年人的人生里,哪里有什么标准答案?越是要洞察力,就越没有既定答案,应试教育没法教这些。
真正的精英教育才不会去关心标准答案。精英需要的是洞察世界,制定规则。培养洞察力,就是让你看透事物的本质,看清人性的纠结,看准经济的规律,在一个纷繁变化的世界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想想看,历代的大儒是怎么培养皇帝的?他们会让皇帝学什么。
1000多年前,大学问家司马光将一辈子的心血用在一本书上,他开宗明义,这本书是编给要统御四方的帝王看的,不是给学术圈的学者们看的,更不是给一辈子翻身无望的小市民看的。要学管理天下这样的本事,只能去读历史,所以才有了《资治通鉴》。
历史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案例库。
我们可能一辈子都没办法当帝王,但通过学习历史,就能知道一个社会顶端的人,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可能一辈子不会从军打仗,但可以通过学习历史,明白怎样去用规则来组织一群人共同奋斗;我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法跨入“精英阶层”,但可以通过学习历史,懂得如何把下一代培养成精英。
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学习什么?
能看得懂影响历史变迁的关键时刻
能分辨决定历史走向的趋势
能发现改变历史走向的人物
这才是从历史中应该学习的真本领
杨早老师一直很反对把历史讲得晦涩难懂,本来历史就是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故事,主要的是读懂历史,而不是记住历史。在《杨早·简说中国史——帮孩子建立历史观的第一课》这门课中,他从中国历史中提取了26个关键问题,将用通俗易懂的讲课方式以及活泼的讲课风格,带你畅游三千年中国史,逐一解答中国何以成为中国的种种原因。
杨早老师说,这套课不单要给青少年讲几个有趣的历史故事,更希望通过“问题导向”的讲述方式,培养青少年的“大局观”“洞察力”,这才是受用终身的智慧。
相关文章
-
不用数脚!西媒教你如何区分百足虫和千足虫
-
同样是改革,为何明治维新成功而戊戌变法失败?
-
【今日历史】11月29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怒晴湘西》是“天花板”,《幽冥地宫》,“假”是唯一的亮点
-
【新时代赣鄱先锋】陈隆梅:平凡中的真诚奉献
-
【祝福祖国守护平安】咸宁:祖国平安有我守护!
-
越南为何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恩将仇报的越南有着怎么样的背景
-
陕西出土16岁少女遗骸,全身有35道伤痕,七千年前发生了什么?
-
二战美日两军各有一艘神奇战舰,它俩碰一块仗都不用打了
-
王熙凤信任错了一个人,此人将她最难以见人的一件事,公之于众
-
古代印度人上厕所后,不用卫生纸,他们是如何保持身体清洁的
-
怎样才能更快的更换弹匣?“达康书记”教给你一个诀窍
-
甄嬛传:甄嬛到死都不知,果郡王为何要在送她的手串里藏麝香
-
老山战场,越军一俘虏说:你救我一命,我保你全军,最后说到做到
-
南运河:沟通湘江和漓江中国最古老的运河,就是著名的灵渠
-
揭秘:三国时期的各大阵法 阵法是否真实存在
-
西班牙在非洲有哪两座城市?
-
这三位山东籍女明星,端庄大气美若天仙,谁是你心目中的女神?
-
生死未卜!这名“失踪”的记者让三个国家打起了嘴仗
-
德国为什么会出现统一问题?第三帝国又是怎么回事?
-
历史上真实的间谍,其实蛮帅的,尤其面对死亡时
-
靠投机爬上高位太得意?苏联国防部长酒后失言差点摊上大事
-
为什么日本人也嫌弃东条英机?
-
术士预言大公会被爱马害死,后来马都死了好几年,预言还是成真
-
石油产量占全国90%以上的石油帝国,竟被一名小小的女记者摧垮
-
[图文]希特勒曾打算秘密制造一种无声炸弹空袭英国
-
麦克阿瑟点名要把这个日本人定为甲级战犯,最后却被无罪释放
-
世界罕有兵种,仅有29人,全靠配特种兵保护,无法培养都是天生
-
日军捉拿的俄军中国人奸细 日俄战争奸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