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数码科技 > \

勤劳却不富有?如今,中国吃货将改变这个非洲国家

原标题:勤劳却不富有?如今,中国吃货将改变这个非洲国家

天下网商记者 倪轶容

说到自己创办咖啡公司的原因,46岁的卢旺达妇女弗兰希(Francine Nyiramana)镜片后的眼睛,有点湿润。

弗兰希和自己的姐姐,是1994年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的幸存者。当时,他们一家10口人,只有21岁的她和26岁的姐姐幸免于难。带着满腔的悲痛和绝望,弗兰希远离故乡,在卢旺达另外一个城市安家立业,成了三个孩子的母亲。然而,十几年后,她却选择放下仇恨,回到自己的故乡,和姐姐一起,创立了“卢旺达两姐妹”咖啡公司(Rwanda Two Sisters Coffee)。这家公司和当地300多名咖啡农民合作,而这些农民,几乎全部都是女性。

咖啡种植园里的卢旺达女性,不但扛起了家庭收入的重担,还要负责养育孩子。常常可以看到小个子的妇女,背上背着一个孩子,胸前还挂着一个孩子,弯腰在种植园里劳作。弗兰希创立公司的初衷,就是想提高这些女性的收入,让她们能在医疗和教育方面有更多投入。

如今,中国市场让弗兰希看到了希望。

去年10月开始,卢旺达的咖啡豆通过天猫平台,第一次销往中国。在天猫的一次营销活动上,仅一天,卢旺达咖啡就卖掉了此前在线上整整一年的成交量。受此活动影响,关注卢旺达咖啡的中国剁手党人数增加200%,卢旺达这一小众咖啡豆在天猫平台的销量也增长了700%。今年天猫“年货节”,卢旺达人民还专门为中国市场烘培了1200包咖啡豆。

勤劳却不富有?如今,中国吃货将改变这个非洲国家弗兰希和姐姐

受此激励的弗兰希,在1月20日飞赴中国,参加阿里巴巴为卢旺达咖啡商家推出的电商培训课程。此外,阿里巴巴还安排了不少天猫上的咖啡经销商和她对接,商谈未来合作的可能,这令弗兰希分外激动。

与弗兰希一同前往中国的,还有30多位卢旺达咖啡商家。在24个小时的飞行之后,他们都显得有些疲惫,有人半夜还要隔着时差,处理卢旺达国内的事务。但这些卢旺达人的眼睛里,却都闪烁着一种振奋人心的光芒,说话时充满激情——很显然,他们都被希望点燃了。

为什么卢旺达咖啡农民勤劳却不富有?

对于咖啡,卢旺达青年扎卡利(Zacharie Ntakirutimana)怀有一种复杂的感情。

扎卡利出生在农村地区,咖啡豆,曾是他家唯一的经济来源。不过,这种成熟时呈红色,处理过后呈绿色的果实,带给他的并非只有美好的回忆。8岁时,扎卡利的父亲在94年那起惨案中死去,他只能跟着母亲,终日在咖啡种植园里劳作。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不仅让扎卡利承受了那个年纪不该承受的重担,也让他懵懂地开始思考“贫穷”的本质。后来,扎卡利幸运地收到了一个慈善组织的捐赠,得以去周边小镇的学校读书。每周,他都要赤着脚,走整整7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只因买不起公交车票。

学校为扎卡利打开了一个全新世界的大门,也让他有了更多选择。毕业之后,扎卡利去了一个美国非政府组织工作,帮助卢旺达咖啡农民提高产量,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咖啡种植。

勤劳却不富有?如今,中国吃货将改变这个非洲国家阿里巴巴园区内的扎卡利

这份工作,让扎卡利得以回到卢旺达咖啡农民中去,而他也逐渐找到了童年时代追问的问题的答案:咖啡农民的贫穷,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勤劳,事实上,他们比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要勤劳,起早贪黑,忙碌终日。但因为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很多时候,这些咖啡农民的种植是低效的。而且,他们也不了解市场,不懂得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种咖啡。

最让扎卡利心痛的,就是看到不少年幼的孩子,也在咖啡种植园里从事采摘咖啡豆的工作。这些孩子幼小的背影,仿佛让扎卡利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他急切地询问孩子们的父母,为什么不送孩子去上学?而他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没钱!”于是,扎卡利立刻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钱来:“没钱?那我来承担孩子的学费!”

当时,扎卡利的收入大约是120美金一个月,在卢旺达算是比较高的。但是他把工资里很大的一部分拿出来,这些年一共资助了63个孩子上学。有时候,他的工资不够支付孩子们的学费,扎卡利还会去银行贷款。“毕竟,我有这个能力去贷款,但是孩子们没有。他们的学业不能中断。”

勤劳却不富有?如今,中国吃货将改变这个非洲国家扎卡利和他帮助过的孩子们

2016年,扎卡利成立了自己的咖啡公司Bond Coffee,和当地200多个咖啡农民合作,希望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发展。

在扎卡利看来,过去,卢旺达的绿咖啡豆,会以原材料的方式,出口到欧美国家,在全球咖啡产业链中处于最底端。因此,咖啡农民获得的收入也很低。但如果能出口烘培好的咖啡豆,甚至创立自己的品牌,贩卖成品咖啡,那利润至少能提升50%-60%。近年来,他多次前往中国广州等地,希望能找到好的经销商,打开市场,实现从产业链底端往上走的愿望。

弗兰希和扎卡利的观点一致。作为一个非洲小型咖啡公司的创始人,她一直希望能为当地的咖啡产业,带来附加值。2017年,她贷款买了一座水洗站,2018年,“卢旺达两姐妹咖啡公司”第一次尝试出售烘培过的咖啡豆。不过,高利润的烘培豆,至今只占公司产品5%的份额。弗兰希表示,她们的咖啡,主要还是销往卢旺达国内,但国内的市场太小了,限制了公司的发展。因此,她希望能进入中国市场,扩大销售规模,这样,她就能购买咖啡烘培机器,让卢旺达妇女获得更高的收入。

通过电商,找到“懂货”的中国吃货

创立于2014年的“大猩猩”咖啡(Gorilla’s Coffee),是卢旺达比较知名的咖啡品牌。它的名字缘于卢旺达森林里一种特有的动物——银背大猩猩。

卢旺达农民咖啡公司(RFCC)的市场和销售经理本杰明(Benjamin Nkurunziza)这次带了一个鼓鼓囊囊的黑色大背包来中国,里面装了30多包“大猩猩”咖啡。从去年10月,第一次通过天猫平台销往中国以来,短短3个多月时间,RFCC公司已经向中国出口了2000多包“大猩猩”咖啡豆。此前,公司一年内向美国、韩国等市场出口的“大猩猩”咖啡,也不过3000-5000包。

卢旺达咖啡通过电商直接出口中国,是卢旺达携手阿里巴巴,共建eWTP(世界电子贸易平台)的成果之一,而“大猩猩”就是喝到头口水的三个当地咖啡品牌之一。

在和天猫合作的几个月中,本杰明被中国市场的体量所震撼。去年,通过天猫的营销活动,几百万人开始关注卢旺达咖啡。“在卢旺达,全国人口是1100多万,几百万对我们而言,是非常的数字!”虽然以前就知道中国市场“很大”,但这是本杰明第一次,对这个市场的规模有了直观感受。

合作伊始,包括本杰明在内的卢旺达员工,对中国市场并没有抱很大的希望——他们一直认为,中国人应该更爱喝茶;就算对爱喝咖啡的人来说,卢旺达咖啡豆也够小众。直到第一批“大猩猩”咖啡豆在天猫平台上,一夜之间就被抢光,本杰明才意识到,中国市场已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个中国。而以天猫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则让“大猩猩”咖啡,找到了那些“懂货”的吃货。

勤劳却不富有?如今,中国吃货将改变这个非洲国家来阿里巴巴参加电商培训的卢旺达商家

本杰明有些不好意思地表示,虽然对电商怀抱着极大热情,但此前,他们习惯了以大宗贸易的方式出口,对电商的玩法可谓一窍不通。最初,当天猫小二向他要“咖啡豆的照片”时,他还会跑到仓库,拍一些咖啡豆堆满仓库的照片发过去。现在,他明白,在电商平台上,消费者不能直接触摸咖啡豆,闻到它们的香味,所以要通过照片和文字,让消费者来认识产品。如今,本杰明不但会花很多心思去拍“大猩猩咖啡”的照片,还会跑到田间地头,去和那里的咖啡农民聊天,把他们的生活拍摄、记录下来,希望中国的消费者在品尝咖啡的同时,也能了解背后的故事。

天猫咖啡行业小二莫缚表示,最开始进口卢旺达咖啡豆的时候,她心里也有些忐忑,怕这么小众的产品无人问津。但在天猫的几次营销活动中,卢旺达咖啡豆都出乎意料地受欢迎,这让她信心大增。莫缚指出,目前天猫平台和卢旺达咖啡豆的几次合作,尚属于试水范畴,接下来,她希望能把进口量扩大到现在的10倍以上。

此外,莫缚也提到,阿里巴巴希望能打造“卢旺达咖啡”的整体形象,而不仅仅是某几个卢旺达咖啡品牌。

去年,天猫的营销活动通过“撕掉非洲贫穷、落后的标签”这一主题,让中国消费者认识了不一样的非洲,和那里特产的美味咖啡;今年1月,Tmall Discovery 活动,则通过“花式续命”这样接地气表达方式,去打动对咖啡品质更讲究的年轻消费者;天猫“年货节”更是让卢旺达咖啡得以分享中国的年货红利,进一步扩大知名度。此外,卢旺达近期还将在天猫上开出国家馆,销售不同品牌的咖啡。

勤劳却不富有?如今,中国吃货将改变这个非洲国家卢旺达大猩猩咖啡豆

而最让弗兰希激动的,则是像“卢旺达两姐妹”这样的小公司,如今也能获得出口中国市场的机会——过去,她一直认为,这样的好事,只轮得到实力雄厚的大公司。

弗兰希依然记得,去年,阿里巴巴和卢旺达签订eWTP协议,作为咖啡商代表,她在现场见到了马云。当时,马云简单回顾了自己的创业经历,提到阿里巴巴也曾是一个弱小的企业,经历诸多坎坷,终于成就了今天的规模。这番话,让弗兰希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想到,“卢旺达两姐妹”说不定也能像阿里巴巴那样,由小变大。

2018年10月,非洲首个eWTP项目落子卢旺达,这意味着中小企业、年轻人和女性都能平等便利地参与到全球贸易中去。弗兰希的信心,变得更加坚定。“我们曾是大屠杀的受害者(victims),但今天,我们却满怀希望,想要变成人生赢家(victors)!”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