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里维尔:被神化的报信人和他的时代
在参加美国革命的璀璨人物中,保罗·里维尔(Paul Revere)并不突出:毕竟他既非大陆会议代表,又未参与1787年制宪,人们熟知的主要是他在1775年4月18日夜间骑马狂奔,将英军计划出城收缴民兵火药和搜捕革命领导人的消息传递给民兵,使他们有所准备,进而在次日发生了列克星敦和康科德的交火事件,加速了美国革命的爆发。
实际上,里维尔只是当晚骑马报信的数人之一,他之所以成名,还是后人对其进行艺术加工塑造的结果。而在这一为历史聚光灯照亮的瞬间之外,他还有着丰富多彩的人生,映射出波士顿从殖民地时期到建国早期的历史变迁。本文便结合现有学术研究成果及博物馆介绍,简要梳理里维尔的人生故事。
在波士顿的保罗·里维尔雕塑
工匠的诞生
里维尔的父亲是一位法国胡格诺教徒。作为在法国的新教信众,胡格诺教徒在宗教战争结束后曾享受过一段信仰自由的时光,但这一切随着路易十四废除《南特敕令》而烟消云散。在此情况下,不少胡格诺教徒移民新大陆,里维尔之父便是其中一员。年仅14岁的他从手工学徒做起,直到拥有自己的小银匠作坊,并娶了家里拥有一座码头的黛博拉·希区博恩。里维尔长大后也在父亲的作坊里当学徒,并在其去世后几年内接管了作坊。
18世纪中期的波士顿已经发展成为北美殖民地的大城市,海外贸易与造船业的繁荣造就了一批新贵,他们和职业中产阶级(如医生、牧师、律师等)是里维尔作坊的主要顾客,里维尔及其学徒为他们打造包括汤匙、茶壶、杯子等物件,并提供银器维修及刻字服务。而在英法七年战争结束、北美殖民地经济陷入萧条时,他还涉足雕板业和洗牙镶牙以贴补家用。
在里维尔的众多顾客中,值得一提的是约翰·科普利。他早年跟随继父学画,后来成为北美殖民地的著名肖像画家,为当地的达官显贵作画。里维尔主要为科普利的画镶框,科普利则为里维尔画了幅肖像画。画中的里维尔穿着简单的工作服(有别于达官贵人的盛装打扮),右手托腮沉思,左手则拿着一件银壶,桌上散落着几件工具,一个能工巧匠的形象跃然纸上。尤其令人称绝的是,银壶清晰地映射出里维尔的手指,显示出科普利极高的作画技巧。然而,尽管科普利本人同情北美革命,亲戚的保皇倾向最终迫使其流亡欧洲,最终在英国度过余生。
家庭生活
经过这十余年的积蓄,里维尔在1770年结束了租房生涯,买下了后来成为博物馆的房子。该房子建于1680年,在1770年时共有三层,外加一个地窖,一层是厨房和餐厅,二层是两间卧室,三层是阁楼,总体而言显得较为局促。
房子的局促在两间卧室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里维尔和他妻子的主卧兼作会客厅,用于招待客人。而与布置成18世纪早期风格的餐厅相对比,打造成里维尔时代的会客厅家具陈设体现出新英格兰地区节庆的变化。早期清教徒不喜庆祝圣诞节等宗教节日,惟独对感恩节情有独钟,新英格兰以外的人甚至会把该节庆称为“新英格兰圣诞节”。直到1790年代,一些城市内的公理会教徒才开始庆祝圣诞节。在这一天,他们会参加教堂的宗教仪式,或是在家中以甜品和酒招待客人,同时打牌聊天。
次卧则是里维尔孩子们的居所。里维尔结过两次婚,第一任妻子萨拉·奥恩来自波士顿和塞勒姆地区的工匠与航海家庭,第二任妻子雷切尔·沃克的家庭则在里维尔家附近租房居住。相比几乎一切都得亲手做起的农村妇女,城市主妇能在市场上买到不少诸如食材和肥皂这样的生活必需品,但打理家务和照顾孩子对城市主妇而言仍是不小的负担。萨拉育有八个孩子,其中六个活到成年,她自己也在第八个孩子出生后不久便去世,照顾孩子的需要部分解释了里维尔在第一任妻子去世后五个多月便再婚。雷切尔也育有八个孩子,其中五个活到成年。
像里维尔两任妻子这样育有多个孩子的情况在革命前的北美殖民地并不罕见,当时平均每个家庭孕育七个孩子,其中五个活到成年。直至共和国早期,随着女性间的避孕知识交流与传播,生育率才逐步下降。尽管已成年的孩子会搬出,并且阁楼和其它空间也可用于睡眠,但多个孩子同处一室的状况仍旧对空间提出了巨大挑战。次卧中床铺的木质合页使其能够翻折,以便在睡眠之外的时间里腾出更多空间。
参与公共事务
在生意和家庭生活之外,里维尔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在英法七年战争爆发时,他便曾经短暂入伍,参与行军,这在新英格兰乃至整个北美殖民地男性中都极为普遍,靠近法属加拿大以及法国印第安盟友的地理位置使得他们必须承担防卫任务。对北美殖民地而言,英法七年战争也是一场重要的政治洗礼。本杰明·富兰克林以“联合或灭亡”(Join, or Die)为题画了一条断成八截的蛇,号召北美各殖民地联合起来。乔治·华盛顿参与英军的军事行动,其对一座法军堡垒的进攻甚至构成七年战争的导火索之一。
英国在七年战争中的胜利消除了法属加拿大对北美殖民地的威胁,却也使得英国与北美殖民地间的矛盾日趋加剧。英国为了填补庞大战争支出造成的吃紧财政而向殖民地开征的糖税、印花税和茶税等税种引发北美殖民地抗议,他们质疑并无殖民地代表的英国议会是否有权向殖民地征税。此外,严查走私行为和严禁向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移民的法令也触犯了殖民者的利益。再者,英国在北美殖民地的驻军更是被视为对殖民地自由的直接威胁。
为了更有效地对抗英国这一系列措施,不少地方开始出现自称为“自由之子”的组织,里维尔便是其中一员。作为共济会成员,他早先便与约瑟夫·沃伦等革命者熟识,并施展自己的雕板技术为革命宣传服务,他所拷贝的关于1770年3月5日波士顿屠杀的绘画在殖民地广泛流传。
当时的情况是约三四百名波士顿人因一名英军军官和假发匠学徒间的冲突而聚集在海关前,向执勤的英军士兵投掷雪球、石块等杂物,并嘲笑他们不敢开火。在一片混乱中,英军士兵在带队军官并未下令的情况下先后开火,击伤十一人,其中五人身亡,同时具有印第安和非洲血统的前奴隶克里斯普斯·阿塔克斯便是其中一员。而在里维尔拷贝的绘画中,英国军官挥舞指挥刀,下达开火命令,英军士兵进行齐射。尽管最终陪审团裁定仅有两名士兵直接向人群射击,其他人均无罪,但该绘画所呈现的叙事仍深入人心。有意思的是,里维尔手绘的英军士兵和死亡人士的位置示意图倒是较为准确,并在庭审时得到采用。
列克星敦和康科德的交火事件发生后,里维尔把他的家人迁到了波士顿附近的沃特敦。在那里他为革命的麻省政府印制纸钞,并在大陆军炮兵中任职。他所在的军队参加了对临近的罗德岛州纽波特和麻省伍斯特的远征,然而1779年夏对缅因一座英军堡垒的进攻以惨败告终,他本人也收到“临阵怯懦”的指控。经过近三年的抗争,军事法庭最终裁定他无罪,里维尔也就此离开了军队。
工匠向厂主的转型
革命战争结束后,里维尔专注于自己的生意。他在波士顿市中心开了家商店,售卖本土制作和从英国进口的产品。制造业尚处于发展初期的美国依然需要诸多来自英国的商品,流亡英国的波士顿保皇党人则成为里维尔重要的生意伙伴。与此同时,银器作坊的生意也蒸蒸日上,海外贸易的再度繁荣又诞生了一批波士顿新贵,而进口的中国瓷器也激发了里维尔在银碗设计上的创作灵感。当然,岁数的增大以及多重事业的负担使得里维尔也注意培养长子继承银器作坊。
1788年,里维尔又用银器作坊的赢利及来自表亲的资金开了间铸造工厂,铸造教堂钟,同时也为美国海军船厂提供螺栓、铆钉、火炮等物资,1793年反法同盟战争爆发后风云变幻的海上形势和北非海盗的复兴使得建设一支强大的美国海军迫在眉睫。1801年他的业务又扩展到轧铜行业,他开设的铜厂生产出的铜覆盖着美国海军“宪法”号舰身和麻省州议会大厦圆顶,前者一直保留至今,成为美国海军最古老的军舰。为了掌握先进的轧铜技术,他还曾派儿子到欧洲学习相关行业机密。
值得一提的是,里维尔的工厂在建立时得到过联邦政府的贷款许诺,而它的不少产品也销往联邦政府,再加上对非技术工人的雇佣,这一切都揭示着一种新兴工业模式呼之欲出,与北美革命前强调熟练工人的工匠作坊相比,有云泥之别。
对里维尔的神化与纪念
在里维尔1800年卖掉自己的住所后,该房子作过包含吃住的出租屋,一层还开了商店,不少水手和移民家庭都曾以此为家。在此期间,波士顿先后迎来了以天主教徒为主的爱尔兰和意大利裔移民潮,彻底改变了波士顿的人口构成。
1860年4月,朗费罗在参观波士顿老北教堂后写成长诗《里维尔的夜奔》,该诗于年底登载在《大西洋月刊》上。与先前的《海华沙之歌》和《迈尔斯·斯坦狄什的求婚》一样,它是朗费罗构建美国神话传说努力的一部分。但当时的美国正处于内战边缘,身为废奴主义者的朗费罗也希望借此提醒北方民众注意即将来临的危险。该诗凸显了里维尔的骑行,隐去了其他报信人的事迹。
随着内战后兴起的复古殖民地风潮(该风潮与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及大量移民的涌入息息相关),里维尔夜奔的故事被愈发强调。老北教堂自1875年起表演挂起两盏灯笼,以纪念里维尔借此向对岸的查尔斯顿传信,表示英军计划渡河出击,波士顿则于1883年征集里维尔骑马像的设计。
作为纪念里维尔活动的一部分,1902年他的曾孙买下了故居,使其免于被拆毁,并在筹集资金后对其加以修复。在这一过程中,主张复古殖民地风的建筑师约瑟夫·钱德勒(值得一提的是,几年后他也主持了塞勒姆早期定居点七角屋的修复)指导工人移除了后来历任房子主人对其外观的变动,将它恢复成最初建成时的样子。据当时的报纸报道,该工程共耗资约两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50多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来自公众捐款。1908年4月18日(即里维尔夜奔的纪念日),该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包括前州长约翰·D.朗在内的政要出席了开馆典礼,当地重要的报纸《波士顿日报》直称该博物馆是又一处历史圣地。
位于波士顿的保罗·里维尔故居
参考书目:
Esther Forbes, Paul Revere and the World He Lived i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42
Susan E. Klepp, Revolutionary Conceptions: Women, Fertility, and Family Limitation in America, 1760-1820,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9
里维尔故居博物馆网站:https://www.paulreverehouse.org/
加里·纳什 等编著,刘德斌 主译,《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第6版),上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相关文章
-
[图文]解放军的一口锅改变了一个日本女人的人生
-
凡尔登之战,新兵乱开一炮,竟引爆德军炮弹仓,瞬间扭转整个战局
-
“红领巾心向党”主题网络联展联播活动第八期——重庆,周六19点不见不散!
-
【党史百年·天天读】11月4日
-
她是有华人血统的外国皇后,因不愿媚日被皇室冷落,49岁孤独离世
-
唯一加入欧盟的亚洲国家,北方闹独立却仅有一国承认,现富得流油
-
古人传下来的话:龟背蛇腰不可交,后一句更精妙准确率极高
-
古代理财故事:古代人究竟是如何理财的?
-
他效仿父亲朱棣造反,结果被侄儿反杀,11个儿子结果如何
-
从“三大互助”到“三个零距离”——陆军第72集团军某部尊干爱兵记事
-
禹城县尧山发现“仙蜕”,本来是考古大发现,却因为意外而毁掉了
-
打个芬兰小国,竟然伤亡约40万,苏联元帅:奇耻大辱
-
五胡乱华是在什么时候 五胡乱华为什么吃女人
-
德国VS美国:美国厉害的武器有哪些?德国跨越大西洋能雷霆一击?
-
欧洲皇帝问打明朝需多少兵?大臣:80人,皇帝:太少,至少4000人
-
知人善用的晋文公:晋文公图霸中原
-
希特勒为何始终惧怕美国,日本受谁挑唆才敢偷袭珍珠港的美军
-
钱雁秋犯了历史错误:虎敬晖在历史上不可能是王皇后的侄子
-
我比任何时候更懂你
-
贫困户为什么不愿住新房?
-
印度历史课本中是怎么看待中国的?
-
他是最后一任联合舰队司令官,日本天皇给他的丧葬费只有437元
-
彭德怀故居,蒙冤入狱中的彭德怀听闻林彪叛逃事件,表示难以置信
-
俄罗斯为何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强吞掉克里米亚?
-
景德镇冷门景点,青山环抱远离嘈杂,展现原生态生活,知道的不多
-
苏提达王后怎么了?陪在泰王身边精神紧绷,差点给外甥女下跪
-
二战期间,日军在东南亚掠夺的金银财宝下落之谜
-
都从苏联解体出来,阿塞拜疆为何被亚美尼亚分割成两部分?
-
唐军出征前有两斤牛肉两升酒,到战场吃啥?说说古代便携军用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