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身,41次冲锋,歼敌280余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胡修道
“上甘岭上建奇功,英名垂青史;一生奉献忠于党,风范成千古。”2002年3月,胡修道同志病逝于南京。
这是他的挽联,也是老英雄一生的写照。
在抗美援朝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胡修道英勇杀敌的事迹曾在中朝大地广为传颂,并被选入小学课本。
胡修道在抗美援朝时期的照片
胡修道,四川金堂人,1931 年 12 月出生。
1951年 6 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是第12军31师91团5连战士。
1952年10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摆脱战场上和谈判中的被动处境,摆出强硬姿态,提出在中立国监督下对战俘进行分类遣返的方案,坚持强行扣留朝鲜人民军战俘,同时在军事上加强对志愿军防御阵地的进攻,于10月14日,集中兵力、火力,向志愿军部队发动了自1951年秋季以来规模最大的以上甘岭地区为主要进攻目标的“金化攻势”,即侵朝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所谓的“摊牌计划”,对位于金化以北上甘岭地区志愿军两个支撑点阵地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实施进攻。
为争夺这两个高地,双方进行一次又一次激烈的反复争夺,不断增加兵力。
11月5日,攻击的重点就是上甘岭左侧597.9高地,志愿军利用597.9高地周围的大小山头构筑了12个阵地,上甘岭597.9高地是最高峰也是阵地主峰。
主峰阵地的前头是9号阵地,右边是10号阵地,左边是3号阵地,相距都不远。
由于双方多次反复争夺,阵地工事已完全被炮火摧毁,山头上全是松土、沙石,只剩下一块被打去半截的青石头,根部还有半人多高,是阵地上唯一可作为掩体的自然地物。
从凌晨3点开始,敌人进行了猛烈的火力准备。
5时40分,敌分两路向597.9高地的3、9、10号阵地进攻,敌另一部则向0、4号高地迂回,企图分割志愿军的前后联系,战况空前激烈。
志愿军第6连连续打退敌人多路、多梯队的冲击,消灭大量敌人,但6连也付出极大代价。
此时,5连加入战斗,胡修道所在的5连2班在班长李锋带领下,与新战士滕土生3 人,奉命坚守597.9高地的3号阵地。
坚守上甘岭阵地的志愿军战士
这是胡修道第一次真枪实弹与敌人拼杀,他着实有些心慌。
一阵阵震天动地的排炮过后,敌人开始往上爬,离阵地越来越近。胡修道看不清来了多少敌人,只顾紧紧抓住爆破筒。
听班长大叫“开火”后,胡修道使尽全力将爆破筒甩出去,接着不顾一切地甩爆破筒,投手雷,掷手榴弹。
当他又要往外甩时,手被班长李锋抓住,胡修道这才知道爬上来的敌人早已被打退。
“直到班长抓住我的手腕,我才知道敌人早已被打退了。”胡修道风趣地说,“多年来,我一直十分懊悔自己当时浪费了那么多宝贵的弹药。”在当时,志愿军的供给艰难,弹药常常比生命还宝贵。
敌人在炮火掩护下又发起第二次进攻。这次,胡修道和班长先集中火力向分散的敌群两边打,迫使敌人往中间挤,再往前面猛打一阵,让前面的敌人爬不起来,后面的往前拥,等敌人挤到一起时,突然向敌群投手榴弹。
这种被称为“包饺子”的方法果然奏效,直打得敌人四散逃命。
当时,为让新战士尽快适应战场,志愿军采取“一看、二打、三带”的方法,即由一个老兵带一个新兵上阵地,第一次老兵打,新兵看;
第二次新兵打,老兵在一边指导;
第三次或让新兵自己打,或由老兵带着新兵打。
在老班长带领下,打退敌人两次冲锋后,胡修道和滕土生都由初上阵的新兵变成“老兵”。
南朝鲜军两个排的兵力又冲了上来。
这次,胡修道壮了胆,待敌人靠得很近时,才由滕土生供应弹药,他和班长一个打头,一个拦尾,打得敌人往下滚,抱着脑袋四处乱窜。
在班长李锋指挥下,连续 3个小时激战,打退敌人向3号阵地10余次进攻。
9 号、10 号阵地的战斗也越来越激烈。
指挥所里传来连长喊声:“李班长,9号阵地人不够了,你去守住。”
李锋前往9号阵地前,再三嘱咐胡修道和滕土生:“你们要好好守住阵地,保持我们的荣誉。”班长一走,3号阵地只剩胡修道和滕土生两人。
他们抓紧战斗间隙准备弹药,一排排揭开盖的手榴弹摆在身旁,准备随时砸到敌人头上。
阵地上烟雾刚散开,敌人的重炮就开始轰炸了,爆炸的气浪猛烈地冲击着胡修道他们,泥土和石块噼噼啪啪打在身上,他们手握手榴弹,等着要发起冲击的敌人。
胡修道沉思着探出头,只见这次上来的全是大个头,笨手笨脚,拎着清一色的卡宾枪。
胡修道看清楚了,都是美国兵。
他立即甩出一颗手榴弹,刚好落在敌指挥官身边,一声巨响,敌指挥官倒了下去,其余的上不上、下不下,在哇哇直叫。
胡修道抓起自动步枪,单膝跪地,居高临下扫射,一个个美国兵应声而倒。就这样,他和滕土生又连续打退敌人10余次进攻。
他们刚想停下来喘息一会,传来了连指挥所的紧急命令:“10 号阵地没人了,敌人攻得正急!”胡修道向旁边阵地观察,10号阵地前面黑压压爬过来一大片敌人。
10号阵地危在旦夕,如果10号阵地丢了,3号和9号阵地也危险,那597.9高地可就保不住了。
胡修道左手提着一根爆破筒,右手握着颗手雷,和滕土生冒着敌人机枪火力封锁,从一个弹坑滚到另一个弹坑,再从另一个弹坑往前爬,穿山甲似地向上猛爬,抢先敌人仅七八米远登上10号阵地制高点,正好脸对脸地和敌人打了个照面。
敌人看见胡修道他们,有些张皇失措,愣怔了好一会儿,才依仗人多扑上来。
胡修道投过去一颗手雷,将冲上来的敌人击退,可巨大的爆炸声也震昏了胡修道。
山下又传来一阵敌人的叫喊声,胡修道睁开眼睛,用手推开滕土生道:“不要管我,打敌人要紧!”滕土生抓起手雷和手榴弹,就和敌人拼开了。
这时,胡修道只觉得浑身直冒热汗,眼里金花乱晃,好像天地都在打转,加上又苦又涩的硝烟一熏,全身好像让针扎着似地痛得发抖,真想躺在弹坑里睡过去。“敌人快冲上阵地啦!”脑子里这样想着,疼痛好像忘得一干二净。
他吃力地撑起上半身,觉得左手被蝎子蜇了一下似的,俯身一看,才发现爆破筒正压住了他的手指。
一见爆破筒,胡修道立即振奋起来,猛然起身,使尽全身力量把爆破筒甩向敌群……保住了10号阵地。
排长郭三旦从9号阵地过去支援他们,就在刚进洞的一瞬间,一发炮弹落在他的身边爆炸,负了重伤。
胡修道用米袋子给排长缠住伤口,排长望着胡修道说:“胡修道,我不行了,你死也要守住阵地。”这是排长牺牲前留给他们唯一的话。
滕土生负重伤被送下火线后,阵地上只留下胡修道一人。
敌军又冲上来了。
胡修道愤怒地甩出一颗手雷,正要甩第二颗时,几个战友跑过来:“连长命令你快回3号阵地去,这里由我们负责。”胡修道拎起爆破筒,一口气跑到3号阵地,隐蔽在那块大青石头下面。
此时,敌坦克一个劲地往上爬,几百门火炮一齐发射,飞机也在狂轰滥炸。
随后,成群结队的敌军不断往上涌。
胡修道依靠所剩弹药,1 人坚持战斗,奋不顾身,手榴弹、手雷一个接一个地向敌军投去,不停地在敌群中爆炸,一次次地打退了疯狂冲击的敌军。
胡修道利用战斗间隙,收集阵地上的弹药。
临近黄昏,敌人又一次漫山遍野地向山上爬。
胡修道一个劲地朝敌群掷手榴弹、手雷和爆破筒,抓起自动枪向敌人不停地扫射。
他在3号、10号高地来回不断地打击敌人,竟然奇迹般地打退了敌人的十几次进攻。
黄昏时,敌人又一次漫山遍野地挤压过来。
胡修道扔完最后一颗手榴弹、手雷后,抓起自动枪,跳上阵地,大叫一声:“敌人上来了,冲啊,为战友们报仇,为祖国人民争光!”周围阵地同时响起了撼天震地的杀声。
千钧一发的时刻,志愿军大部队赶到了,敌军被彻底打垮,战斗胜利结束了。
在炮火掩护下志愿军勇士攻上高地
胡修道一人坚守阵地,顽强作战,一天下来打退敌人41次冲锋,创造了单兵作战一天歼敌280余人的纪录,自己却安然无恙,不能不说这是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
为表彰胡修道的英雄事迹,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和金星奖章。
胡修道向抗美援朝纪念馆捐赠的军功章、抗美援朝纪念章、和平万岁纪念章
胡修道回国后,长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担任军事指挥员,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集团军副参谋长。
他曾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九次、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退休后,他经常深入基层连队为官兵作传统教育报告,还担任多所中小学的名誉校长或校外辅导员,被聘为徐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这位开国上将,当过两个大军区司令员,儿子当过两个省军区司令员
-
王耀武特赦出狱,有人问除了亲人外还最想见谁,他答:粟裕
-
秦汉两个不同时期的十八路诸侯
-
董源与澄心堂纸——中国历史上最早在宣纸上挥毫的画家
-
面对毛泽东错误指责 周恩来为何不翻脸?
-
八上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
飞机气流颠簸会坠机吗?坐飞机遇上颠簸该怎么办
-
蒋介石眼中唯一能跟孙中山相提并论的是民国奇人张静江
-
周恩来为何婉辞第一门亲事?最终选择邓颖超
-
党史小故事|我军历史上第一次阅兵毛泽东曾提议另设假会场
-
剧版与电影版不相同 《唐山大地震》卫视开播
-
毛主席年轻时听过他的演讲,后来力邀他出任新中国副总理
-
揭秘:貂蝉最终的结局如何?关于貂蝉的七个故事
-
李白杜甫巅峰一战,为同一处景点写诗,李白写出七言第一,杜甫呢
-
关于成立“炎黄一家亲联谊会”的倡议
-
【哈铁故事】铁路世家(二十七)
-
何新:清明节起源考
-
杜鹃花开祭英魂——空军大校张兵革命老区寻访祖父张子清牺牲地
-
市委宣传部机关委员会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观影活动
-
纪念罗荣桓元帅逝世55周年!
-
夜读|分别近20年,他让留学归来的儿子下乡务农
-
故事:遗腹子参军报国,光宗耀祖,总算将自己的父亲迁进了祖坟
-
中国土木建筑文化中,为何闽南却盛行石制建筑?答案:海上丝路
-
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旧址百年前李大钊在此启蒙“工人是天”
-
绿帽子趣闻:男人被戴绿帽子的说法由来是什么?
-
纪录|1986年4月12日,中国开始推行9年制义务教育
-
赵姬一共活了多少岁?无从考证(历史无记载)
-
古代有些宫女为什么害怕被皇帝宠幸?得宠后,下场有多惨?
-
明朝“高考”的特殊性:科举历史上独特的南北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