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空间换时间,为什么苏军打成击溃战,我军为何达成战略目标
大多数人都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理解为撤退、逃跑,却很少有人知道“走为上”在一位优秀战略家的手中却能一个展示出高超的指挥艺术。如何“走”?怎样善用“走”?“走”的好与否?这些正是考验一个优秀战略家的战略眼光和战略智慧。
苏德战争初期,德军凭借军事上的优势,发起了突然袭击,致使苏军全面陷于混乱。让斯大林略感“欣慰”的是,苏联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以空间换时间,施行焦土政策成为他克敌的战略。
同样是以空间换时间,为什么我军的“走为上”更具智慧呢?白杨君认为以莫斯科会战和朝鲜战争的第二次战役来比较,更具典型性。
二者对“走为上”理解的异同。
在对手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斯大林的“走为上” 是采取在防御退却中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了迟缓德军攻击速度,依托人海战术,只是单纯面对面的拼耗;命令守军死守,不惜一切代价,施行焦土政策,逐城逐地地坚持战斗、逐城逐地地拼耗。
以此为转移工业、工厂争取时间;并在后方调集后备力量,为转入反攻准备条件。于是,就有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基辅围歼战,一役苏军被俘66万人;在战争初期一年的里,苏军竟然损失了1100万,苏联人的鲜血瞬间渗入了每一寸土地。
说白了就是光“打”不“走”的拼命主义。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在第二次战役初期,面对强大的联合国军,主力迅速脱离,退入到大山中,甚至让出平壤,以此争取更大的回旋空间;但同时我军部分兵力,似触非触的打打撤撤,拉开对方进攻线的空档,同时寻找对手的弱点;并引导对手进入预设伏击圈,为更好歼灭对手有生力量积蓄能量。
也就是说,是为了“打”而有策略的“走”。
如何走?这就是战略与战术的配合问题。
苏军在被动的拼耗中不断撤退,终于在莫斯科城下,双方形成了对峙。在城内,闪击战的优势荡然无存,一个街道、一座房屋的争夺。凭着斯拉夫人的顽强,硬是将对手拉入了莫斯科的寒冬。
说的再贴切些,德突击集群是被苏军拖入到了寒冬。
与苏军不同的是,我军采取运动防御的战术,按预定计划以部分兵力节节抗击,主力向后转移,先后放弃多处阵地。联合国军全线向北推进,被志愿军的继续后退所迷惑,加快了进攻速度。 而此时,志愿军主力完成了战役展开,全部转移到预定集结地域。
我军的主动放弃,是为了更好的歼灭对手。
主动与被动撤退是二者本质的区别,也由此决定了战略决战的不同。
可怕的寒冬,让苏德双方在莫斯科城下的战斗力形成互换,德军已成强弩之末,在各个方向上的进攻都已被遏制。于是,斯大林命令100多万的预备队开始反击,德军边打边撤,闪击战变成了持久战。由于缺乏大规模进攻的经验,未能全部完成围歼德“中央”集群的任务。
围歼战打成了击溃战,或者说是击退战。
反观我军,正是由于是主动撤退,拉开了对手的攻击空档。反击前,派出一支部队,不要后方,不许恋战,日行150华里,按时快速穿插敌纵深的撤退必经点——三所里、龙源里,完成了对联合国军的战术包围。
围歼战开始后,志愿军迅猛出击,不给对手任何反应机会,各部队主动出击,穿插、分割、包围,打的对手晕头转向。为了不被全歼,联合国军不得不放弃坦克、装甲车,仓皇败退。我军歼敌3.6万人,完成了战役目标。
主动撤退是为了主动出击,我军的战略战术水平比其更高一筹。
古代军事家孙子说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我军的战略战术思想,就是老一辈革命家总结出来的积极防御战略思想。退却不是无条件的,它是在敌方兵力占绝对优势,我方不能战胜敌方的情况下暂时退却。选择对我有利的条件,集中优势兵力,与之进行有把握的战争或战斗的决战。
设想一下,德军的闪击战遇到我军的积极防御,情况会怎样?欢迎大家讨论。
相关文章
-
他1个举动干掉日本20万人,多次被要求道歉,他表示自己从未后悔
-
三国那些被夸大的大会战:赤壁之战是被夸大的?
-
敌人不投降就坚决消灭它霸气十足的60年代解放军
-
[多图]“猎熊行动”:日本曾策划暗杀斯大林
-
历史上的今天|法国印象派主要画家克劳特·莫奈逝世
-
洪森:中国人只是来投资,并没有带着军队来侵略我们
-
如果晚清出来个明朝皇帝会怎样?二战后日本就冒出两个天皇
-
伊斯兰国是个什么组织?为何这么多国家联合剿灭,至今还灭不掉?
-
他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始作俑者,后因权力凌驾于天皇之上而被暗杀
-
河南开封1923年,古城墙下的百姓生活
-
拿破仑被关在意大利小岛上,他是如何越狱的?
-
宣城育韩四功绩
-
冒死刺杀列宁,这个女人终遭爆头焚尸,幕后真相成不解之谜
-
莫尼列:让谈19场恋爱娶6任妻子的国王只爱她,被誉为东方戴安娜
-
“八字桥历史街区封堵河埠头”追踪报道特约评论员观点:八字桥河埠头两次封堵,暴露相关部门缺乏担当作风
-
二战后,在关岛密林中过了27年野人生活的日本兵,结局如何
-
2亿年前的人类脚印,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史前文明存在的证据?
-
揭秘:对越反击战共牺牲多少人?各省市烈士名单曝光
-
冷嘲热讽会让弱者低头走开,这个人却因为被人冷落成就了他
-
《华盛顿邮报》曾年亏损百万美元,几近倒闭,一名主妇挽救了它
-
汪精卫叛国艳电 汪精卫判国电报内容
-
担心职位不保?因为灵验,宋朝官员家里都有他!【普门庵】
-
天皇即位必不可少,神秘的“三神器”究竟啥样?
-
农民起义的带头人为何都不是农民?
-
此国一战时被灭国,二战时却成为香饽饽,苏联美国德国都在讨好它
-
葡国鸡:亚洲本土发明出来的欧洲菜
-
大汶口遗址被发现,发现遗骨上面有个箭头,解密了几千年前的谜团
-
一代名将的意外陨落:曾经两次击败曼施坦因元帅!
-
马刺之战:英法两国在百年战争后的又一次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