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的英国太平洋舰队:20余艘航母,就问日本服不服
文/寂寞的红酒
提起太平洋战争,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美国和日本。在人们的印象中,太平洋战争无非就是美国海军和日本海军的一场海上巅峰对决,和其他国家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实际上,太平洋战争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参与者,那就是英国的太平洋舰队,一个被美国海军掩盖了光芒的强大舰队。
很多人也许会对此嗤之以鼻,因为人们对英国海军的感官仍然停留在马来海战上。在1941年的马来海战中,日本人轻松的干掉了英国的Z舰队,把英国海军揍得狼狈不堪。但实际上,马来海战只是二战中英日海军较量的一个小插曲,一场规模有限的局部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日本人炸沉了英国两条裸奔的军舰,但这场战争也仅仅如此。实际上,如果日本派两条军舰去地中海也不会好到哪去,很可能刚到印度就被击沉了。实际上,日本和英国真正的海上对决是在英国太平洋舰队成立之后。
1944年,随着欧洲战场形势的好转,英国人开始有余力关注海外的事务。此前,由于英国人忙于对付德国和意大利无暇顾及远东,所以被日本人趁虚而入,导致英国在远东和太平洋上的势力遭到沉重打击,英国人的残余势力被迫退到了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地。此后,太平洋上的局势一直靠美国人撑着。美国是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实力雄厚,尽管在1941年底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行动中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到重创,但没多久美国就逐渐恢复了元气,扳回了在太平洋上的局势,打的日本海军节节败退。英国见日本已经被美国打的毫无还手之力,所以非常焦急,生怕胜利果实被美国人独吞,所以在当时仍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决定依托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属地成立太平洋舰队。就这样,太平洋舰队在澳大利亚的悉尼成立了。
太平洋舰队主要以英国皇家海军为骨干,在英国的号召下,各英国属地纷纷响应,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纷纷出人出舰出飞机,就这样英国太平洋舰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型了。成立之初的太平洋舰队已经颇具规模,拥有4艘战列舰、6艘装甲航母、15艘护航航母和11艘巡洋舰,是太平洋地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海军力量,总体实力远远超过了当时的日本,比全盛时期的日本亦不逊色,而这只是英国海军的一个分舰队。此外,英国还组建了数量庞大的辅助舰队,维修的、医疗的、加油的等,可谓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英国太平洋舰队协同美国参加了冲绳战役、轰炸日本本土等行动,成为反攻日本的主力。实际上,以当时英国海军的实力,即使没有美国,英国太平洋舰队也能单独搞定日本。此外,除了执行作战任务外,英国太平洋舰队还多次对美国海军进行培训,英国太平洋舰队的水平和实力可见一斑。虽然二战时大英帝国已经衰落,但仍然不是日本这种暴发户可以比的。如果不是二战爆发,美国想取代英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参考资料:《二战史》、《浅析二战后期英国参加太平洋作战问题》、《太平洋战争》、《浅析二战后期英国参加太平洋作战问题》
相关文章
-
世界世仇国家,相互之间的争斗超过数世纪,到今天为止仍然不对付
-
老照片:二战时期的芬兰军队先是暴打苏军后又驱逐德军
-
德国元帅凯塞林,二战后被判处死刑,为何盟军集体为他求情
-
春节开战?越南真会挑时间,声势浩大的春节攻势一仗扭转越战局势
-
美沙关系已到尽头?特朗普指责沙特说谎,沙特曝出美国丑闻还击
-
湖南为什么这样红丨长沙红,是红色热土的“红”,红红火火的“红”!
-
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被害的凶手到底是谁?
-
石油产量占全国90%以上的石油帝国,竟被一名小小的女记者摧垮
-
致命错误,希特勒严重低估了列宁格勒苏军的坚韧和顽强
-
考试了大半个贾府的多姑娘,为何会败在贾宝玉身上?
-
民国时期的军阀们,割据一方,为何始终不敢独立建国?
-
各国领导人罕见落泪:英拉失态,普京落泪 中国的他落泪令人敬佩
-
杨秀清文化不高,也没什么经验,为什么他具有高超的军事才干
-
德国战败后,五十万女兵去哪了?尸骨无存!
-
烈士江姐的儿子,定居美国,记者问他为何不回国,他如此回答
-
《琅琊榜》为何梅长苏选择最痛苦的解毒方式?有些不一般的理由
-
抗日烽火中的浪漫情侣 彭雪枫将军与林颖
-
苏联最美女特工,“偷走”爱因斯坦的秘密,让苏联原子弹提前爆炸
-
重刷《叛逆者》发现,从林楠笙这一耳光,就看得出敌人必败
-
gif动图怎么做?《登场了!洛阳》第七期:千古洛阳致敬一代女皇
-
“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开幕!新年去金沙遗址看绝美“巴比伦蓝”
-
[图文]亲历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命丧黄土岭
-
被苏联波波沙打魔怔了吧?二战德军的双弹匣MP40是怎么回事儿?
-
最初是傀儡的明治天皇,日后独揽朝政大权,却把日本带向了不归路
-
八字中的空亡是什么意思?命带空亡会怎样?
-
汉立号是一艘著名的潜艇,莫名其妙地沉没,专家破解了沉没的谜团
-
蔡英文演讲批国民党 吴敦义怒呛:李登辉后属你最差
-
川军抗战有多大作用?战争结束60年后,日本访华老兵一语道破
-
魏晋风流中的三道环节,深受当时人们欢迎,现代人却避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