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生死邂逅大西洋:“舍尔”号与HX-84船队的激斗

原标题:生死邂逅大西洋:“舍尔”号与HX-84船队的激斗

生死邂逅大西洋:“舍尔”号与HX-84船队的激斗

序章

与一战时期龟缩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国海军公海舰队相比,二战时期的德国海军舰队虽然规模小得多,但作战行动更为活跃,尤其在战争前期,包括战列舰、重巡洋舰在内的重型战舰以及由商船改装的辅助巡洋舰,想方设法突破英国海军的封锁,突入广阔的大洋,在精明狡黠的指挥官的率领下,执行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精心策划的巡洋作战。它们的任务并不是同数量上远远超过自己的英国海军进行胜算渺茫的正面战斗,而是尽可能地袭扰与大英帝国命运攸关的贸易航线,从而阻碍英国从海外殖民地输送战略资源、生产生活资料以及部队武器的运输,遏制其战争机器的运转。依据这一任务目标,执行远洋破交作战的德国袭击舰都要遵循尽量避开英军战舰的战斗准则。

生死邂逅大西洋:“舍尔”号与HX-84船队的激斗

■ 德国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海军元帅,他在总结一战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巡洋作战”的战术理念。

1939年9月3日,英德宣战,英国海军立即对德国实施封锁。早有准备的雷德尔在战争爆发前就将部分战舰预先部署到大西洋上,在第一时间投入破交行动,留在本土和正在建造的重型战舰也陆续潜入大洋,展开作战。在德国海军屈指可数的重型战舰中,最适合远洋破交的舰只莫过于被外界称为“袖珍战列舰”的德意志级装甲舰,该级舰是德国海军利用战后军备条约的漏洞,为破交作战量身打造的奇特舰型,采用新颖的全柴油机推进,拥有比蒸汽轮力动力舰船更远的航程,有助于在没有海外基地依托的情况下在远海进行长时间作战。同时,装甲舰的航速高于当时英国海军的大部分战列舰,而6门283毫米舰炮赋予其优于条约型巡洋舰的强悍火力,从而获得了“打得过的追不上,追得上的打不过”的独特战术优势。

生死邂逅大西洋:“舍尔”号与HX-84船队的激斗

■ 盟国海军舰船识别手册上关于德国海军德意志级装甲舰(重巡洋舰)的资料页,该级舰标准排水量10000吨,装备283毫米舰炮6门,航速可达28节。

3艘德意志级装甲舰均参加了战争前期的破袭战,而表现最出彩的是二号舰“舍尔海军上将”号,该舰在1940年10月至1941年3月间首次出击就创造了德国水面袭击舰最成功的战例。“舍尔”号在提奥多尔·克兰克海军上校指挥下进行了一次长达161天的战斗巡航,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巡弋了46000海里,巧妙规避了英军舰船的追捕,屡屡攻击得手,先后击沉俘获了17艘舰船,登记吨位达113223吨,最后安然返回德国。

在这次万里游猎中,“舍尔”号的第一个目标是航行于哈利法克斯—利物浦航线上的HX-84护航船队,在1940年11月5日傍晚时分,“舍尔”号通过侦察和果断的行动成功捕获了船队。然而,克兰克舰长大开杀戒的愿望因为船队中唯一的护航舰“贾维斯湾”号的英勇奋战而化为泡影。这艘由客轮改装的辅助巡洋舰尽管火力羸弱、防御低下,依然恪尽职守,不惧死亡,在舰长爱德华·费根海军上校指挥下向德国袭击舰发起进攻,在实力相差悬殊的交战中不幸被击沉,“贾维斯湾”号的牺牲为船队赢得了宝贵的22分钟逃生时间,HX-84的大部分商船都得以逃脱“舍尔”号的利爪,在大西洋护航战的史册上留下值得铭记的悲壮一幕。

生死邂逅大西洋:“舍尔”号与HX-84船队的激斗

■ 描绘“贾维斯湾”号冒着“舍尔”号的炮火奋力掩护船队撤退的画作。

HX-84船队之战不仅展现了英德海军军人的斗智斗勇,同样印证了英国商船船员的坚毅顽强。他们在强大敌手的致命攻击下舍生忘死地挽救商船,在船只沉没后乘坐救生艇和橡皮筏在冰冷汹涌、风暴肆虐的大海上艰难漂泊,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很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商船船员们的奉献与牺牲为惨烈的海战提供了极富冲击力的注脚。在HX-84船队中,油轮“圣德米特里欧”号的经历堪称传奇,这艘满载航空汽油的油轮在被严重击伤、燃起大火、被迫弃船的情况下居然没有爆炸沉没。在漂流数日后,一小队船员冒险重新登船,扑灭了火焰,重启了引擎。尽管缺乏导航,他们依然凭借经验驾驶油轮成功抵达英国海岸。“圣德米特里欧”号的奇迹为战争中的英国海员们树立了一座勇气的丰碑。

HX-84船队之战是二战大西洋海战中的经典战例,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战争舞台上奉献了自己独特的演出,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者朋友们接下来将要读到的是以此次海战的历史记录为基础创作的战史小说,其历史背景和主要情节、人物都源于史实,也有部分人物是基于艺术加工的虚构,并不影响整体的真实性。笔者希望以这种特别的方式讲述78年前发生在大西洋深处的那场生死邂逅……

新舰长

1939年10月1日,欧洲自一战结束后再度陷入战争旋涡已经有一个月时间了。当天,一位四十多岁的海军军官登上了“舍尔海军上将”号装甲舰的甲板,他中等身材,表情镇定从容,眼神中透着精明,举手投足间处处流露出一位职业海军军官的独有气质。他就是提奥多尔·克兰克海军上校,“舍尔”号的新任舰长。

克兰克是马格德堡人,出生在1893年3月30日,在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德国正在威廉二世和提尔皮茨的推动下跻身海军列强,整个德意志民族都在为打造一支比肩英国皇家海军的庞大舰队而痴狂。在那种氛围下,克兰克在成年后将成为海军军官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就显得非常自然了。

生死邂逅大西洋:“舍尔”号与HX-84船队的激斗

■ 提奥多尔·克兰克,后来官至德国海军西方集群总司令,晋升海军上将。

从1912年穿上海军士官生制服算起,克兰克已经在德国海军军旗下度过了27年时光。在他加入海军两年后,一战爆发。然而,德皇陛下那阵容壮盛的公海舰队难以在更强大的英国大舰队面前讨到便宜,只能无奈地接受被封锁在北海的现实。克兰克在鱼雷艇部队经历了一战全程,他在这些百十吨的小铁皮船上饱尝了北海凛冽刺骨的海风和咸涩寒冷的海水,也锤炼出坚强的体格和刚毅的个性。在1916年5月31日的日德兰海战中,英德主力舰队列阵对射的壮丽场面在年轻的克兰克海军少尉心中植入了大舰巨炮主义的种子,他渴望有朝一日能够指挥一艘战列舰向目标猛烈开火。遗憾的是,他的这份梦想随着1919年6月公海舰队主力在斯卡帕湾的自沉而灰飞烟灭了,但是,希望依然存在。

生死邂逅大西洋:“舍尔”号与HX-84船队的激斗

■ 1919年6月在斯卡帕湾自沉的“兴登堡”号战列巡洋舰。

在《凡尔赛和约》的束缚下,德国海军的实力跌落到三流水准,只能保留6艘老旧的前无畏舰和6艘轻巡洋舰以及数量有限的轻型辅助舰艇。已经晋升海军中尉的克兰克有幸进入仅有15000人的魏玛海军中服役,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说明他的优秀品质,只有最出色的军人才能留在军中。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漫长岁月里,克兰克担任过扫雷舰舰长、鱼雷艇艇长、鱼雷艇支队司令等职务,也在鱼雷学校拿过教鞭,缓慢而稳定地向上晋升。

1935年3月,阿道夫·希特勒领导的德国政府宣布废除《凡尔赛和约》,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重建德国武装力量。这一震惊世界的决定给克兰克的职业生涯带来了崭新的转机。同一年,克兰克被调入海军参谋部工作并晋升海军中校,两年后又晋升海军上校,出任海军军官学校校长,他在这个职位上迎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生死邂逅大西洋:“舍尔”号与HX-84船队的激斗

■ 从海上远眺米尔维克海军军官学校,该校是德国海军培养初级军官的基层军校,克兰克曾任该校校长。

在德军坦克的履带碾过波兰国境线后不久,克兰克接到了一份多年渴望的调令:接任“舍尔海军上将”号装甲舰舰长。在战争爆发时,“舍尔”号是德国海军中仅次于2艘沙恩霍斯特级的重型战舰,虽然其体量、火力和防护相比真正的战列舰还有明显差距,但能够指挥一艘万吨级大舰对于克兰克而言也算是夙愿得偿。不过,这项任命更意味着全新的挑战,毕竟在克兰克的履历表上他从来没有指挥过巡洋舰以上的大中型战舰,而且他已经多年没有在海上服役。现在,他不仅要尽快熟悉这艘战舰的诸多部门及其运作,详细了解舰上官兵的技能和训练水平,更要指挥它深入凶险莫测的大洋,与占据绝对优势的英国海军周旋,抓住一切机会撕裂约翰牛的血管,建立每一名军人都热切向往的功勋。在克兰克能够做到这一点之前,他首先要赢得麾下上千名官兵的信任和爱戴,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议论纷纷

在克兰克上任之前,有关这位新舰长的话题就已经在“舍尔”号的舰员中间聊开了。在甲板上,在住舱内,在餐桌旁,总有水兵讨论着新舰长的能力,猜测他的性格喜好和领导风格,以及他能否为本舰带来幸运和荣誉。

在战争开始之际,“舍尔”号没有和两艘姊妹舰“德意志”、“斯佩伯爵”号一道被预先派往海外,而是留在德国本土,停泊在威廉港附近的席里希锚地,置于德国海军西部集群司令部的指挥下。尽管没有开赴一线,“舍尔”号却是最早和英国人交上火的德国战舰。1939年9月4日,也就是英德宣战次日,英国皇家空军第110轰炸机中队的5架“布伦海姆”轰炸机空袭威廉港,“舍尔”号作为港内最明显的目标受到集中攻击,被3枚250磅炸弹击中,但由于投弹高度过低,保险未能解除而无一爆炸。“舍尔”号的防空武器全力还击,击落了一架“布伦海姆”,这是该舰在战争中取得的第一个战果。所有人都为本舰的幸运和善战而深感自豪,只是这份战绩算在克兰克的前任汉斯-海因里希·武姆巴赫海军上校的头上。至于新任舰长是否也有好运,大家都抱着观望态度,拭目以待。

生死邂逅大西洋:“舍尔”号与HX-84船队的激斗

■ 这幅画作展现了1939年9月4日,“舍尔”号在锚地击落英军“布伦海姆”轰炸机的场景。

在新舰长履任当天的晚餐后,舒尔茨下士打着饱嗝靠在餐桌旁,开始与其他水兵分享自己打探到的消息:“伙计们!你们晓得吗?新来的这位以前当过海军军官学校的校长,这是他的勤务兵尼曼告诉我的。”

“他还当过鱼雷艇艇长,肯定是名出色的水手。他在海上的经验也要比你们这些年轻人丰富得多,你们应该可以信赖他。”一位年龄稍长的老水兵在一旁补充道。

“谁知道呢,走着瞧吧,一切都会清楚的。”舒尔茨带着不以为然的语气说道。

然而,舒尔茨们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机会去判定新舰长的能力,因为在战争的第一个年头里,“舍尔”号没有接到任何战斗任务,大多时间都在锚地和船厂里平静度日。从1940年2月到7月,“舍尔”号奉命回到它的诞生地——威廉港海军船厂,入坞接受其服役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改装,将高大厚重的塔式桅楼改为类似“德意志”号的多层桅柱结构,以改善舰体重心位置,增强稳定性;原来近乎垂直的舰首也修改为倾斜伸展的飞剪形舰首,即所谓的“大西洋艏”,以提高远海航行时的耐波性;在烟囱顶部加装了导流罩,消除烟雾回流对舰桥视野造成的影响。在武备方面,“舍尔”号将原有的88毫米高射炮更换为威力更大的105毫米高射炮,同时在前后主炮塔顶部各增加一座四联装20毫米机关炮,在前部上层建筑顶部还安装了雷达。

生死邂逅大西洋:“舍尔”号与HX-84船队的激斗

■ “舍尔海军上将”号在战前(上)及1940年改装后(下)的侧视线图对比,在改装中重建了前部上层建筑,修改了舰首外形,加强了防空火力。

因为这次改装,“舍尔”号错过了同年4月进攻挪威、丹麦的“威悉河演习”行动。已经更名为“吕佐夫”号的“德意志”号在挪威战役中遭到英军潜艇的袭击,舰尾几乎被炸断。在改装完成后,“舍尔”号的舰容为之一新,重建的上层建筑使该舰从远处看很容易与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混淆。此外,德国海军在1940年2月取消了装甲舰的类别,“吕佐夫”和“舍尔”号被归类为重巡洋舰。

在“舍尔”号进入船厂改装后,克兰克上校暂时调离舰长职位,奉命前往柏林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参与“威悉河演习”行动的策划准备工作,制定海军在此次作战中的行动方案。在德军完成对挪威的占领后,克兰克又担任驻挪威海军司令赫尔曼·伯梅上将的参谋长,直到1940年6月才重返“舍尔”号。

在“舍尔”号改装期间,几乎近半的舰员被调往潜艇部队,而新补充的人员大多是从未上过军舰甲板的年轻水兵,在他们真正能够履行职责之前,必须首先适应舰上生活,学习规章条令,掌握各种设备和武器装备的操纵技巧等等。在完成改装后,“舍尔”号带着新兵们在斯维内明德附近海域和但泽湾进行了高强度的训练,以期尽快具备作战能力。根据海军总部拟定的时间表,该舰将在9月10日前完成战斗准备。

生死邂逅大西洋:“舍尔”号与HX-84船队的激斗

■ “舍尔海军上将”号在战前的留影,注意其高大厚重的桅楼结构。该舰在战争第一年留在国内进行改装和训练。

“舍尔”号在和平时期的舰员定额为1100人。战争爆发后除了按照战时编制补充了大量年轻水兵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来自商船队的预备役人员也被调到该舰,使得舰员人数超过1300人。在新调入的人员中包括4位商船船长,他们都被授予海军预备役少尉军衔,分别是格齐少尉、佩特森少尉、布劳尔少尉和恩格尔斯少尉,他们每个人都将指挥一个15人的登船组,负责操纵“舍尔”号俘获的盟国货船,将它们带回德国。这一人员配置预示了“舍尔”号未来的任务。值得一提的是,在增补人员中还包括不少商船无线电报务员,舰上的候补军官餐厅也被改建为第二个无线电室。

8月20日,克兰克舰长收到一份令他深感不快的报告,舰上主机和辅机的活塞杆发生多处断裂。轮机部门与船厂的技术人员对故障情况进行了检查,在磋商后得出结论,即使日夜不停地赶工,也至少需要21天时间才能修复故障。因此,“舍尔”号完成战斗准备的时间被迫推迟到10月15日,由但泽和格腾哈芬的船厂派出技工进行维修工作。(未完待续)

下期预告:1940年10月中旬,“舍尔海军上将”号在格腾哈芬装载燃料和补给品,为即将开始的远航做准备,水兵们也对未来的作战展开讨论,就像一年前议论新舰长的能力一样。就在全舰上下都在紧张忙碌的当口,舰长克兰克上校却神秘失踪了三天……

回顾《战史文库》之前的精彩连载,敬请关注本号查阅:

《战史文库》铁棺 :伊-56潜艇军医长的战争记忆(合集)

《战史文库》骑士之死:一位德军坦克兵的斯大林格勒记忆

《战史文库》骑士之死:痛苦时刻

《战史文库》骑士之死:遭遇战

《战史文库》骑士之死:火线余生

《战史文库》骑士之死:告别前线

《战史文库》骑士之死:战地新年

《战史文库》骑士之死:末日将至

《战史文库》骑士之死:走向战俘营(大结局)

■ 微信公众号“崎峻战史”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