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数码科技 > \

大众点评陷裁撤传闻,美团从扩张走向收缩

原标题:大众点评陷裁撤传闻,美团从扩张走向收缩

美团点评不会停下,但它已然不似过去那般“无边界扩张”了。

天下网商记者 张文政

大众点评陷裁撤传闻,美团从扩张走向收缩

着眼于盈亏平衡和现金流,美团点评先后中止了一些看起来不盈利的业务,朝着减缓扩张、精简结构的方向求变。

据界面新闻报道,美团点评上周五通过一封只发送给总监及高管层的邮件,公布了新一轮调整:

点评平台更名为点评App部,负责“大众点评”App相关的产品策划、内容运营和研发工作,以PDC为基础,UGC为核心,做内容运营,激励用户成长,做在线查找平台。

内部人士表示,美团点评或弱化大众点评的交易功能,将其定位为“在线查找平台”。

当日晚些时候,美团点评回否认公司层面组织架构调整,宣称集团去年组建用户平台,旗下包括美团平台、点评平台、服务体验平台部等部门,此次只是一次内部升级。

大众点评地位削弱

实际上,早在2月20日,就有传闻称:大众点评被改名或被直接放弃。

脉脉的相关话题下,认证为美团点评员工的用户称,“没有空穴来风,楼主等6月看吧。”另一位留言称,“基本上板上钉钉了~一大早就大概知道了,又是一波动荡。”

打开大众点评App中餐饮商家页面发现,在商家信息下面,即美团外卖入口,下拉可以看到“代金券”,而在美团App,打开商家页面,就能看到的“买单”和“优惠券”入口标识。

自从合并以来,大众点评和美团一直存在业务重合,去重对于“嘴大吃八方”的美团点评是始终要面对的问题。只是,天平似乎在3年多前就注定了倒向美团这一端。

一个整合的迹象是,美团点评上市后的首次调整中,将点评平台与到店事业群剥离。这一不起眼的动作,在当时被更受关注的网约车、外卖、生鲜零售、餐饮B2B等业务变动掩盖。

大众点评陷裁撤传闻,美团从扩张走向收缩

细数美团点评的历次调整,可以看到大众点评定位有明显的变化:

2015年11月10日,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的一个月后,点评用户平台、美团用户平台、POI信息平台、搜索平台、商户平台等归为“平台事业群”。

2017年1月9日,原平台事业群的点评平台与到店综合事业群合并为“点评平台及综合事业群”。

2017年11月30日,美团点评到店综合与到店餐饮合并,加上点评平台,组成新的到店事业群。

2018年10月30日,王兴在内部信中称:

“1、组建用户平台,包含美团平台、点评平台、服务体验平台部等部门,全面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能力……2、组建到店事业群,统筹到店餐饮、到店综合、住宿、境内度假、榛果、营销平台(广告平台与品牌广告)、RMS(SaaS收银与点餐)、聚合收单等业务,加速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进一步帮助商户提升效率……”

由此可见,自二者合并以来,大众点评似乎纳入了美团点评内部升级的一部分,留下昔日起家的分类信息平台的架子,仍然被看重的,或仅是其多年来积累的海量UGC内容。

曾有证券机构预测,美团点评的到店业务会成为“美食领域的百度”。现在看,大众点评降格为“在线查找平台”怕只是时间问题。

铁打的美团,流水的创新业务

美团上一次调整释放的“收缩”讯号还包括:将大零售事业群拆散,其中的生鲜零售经拆分,只留下新独立的小象事业部;以打车为核心的出行事业部被“降级”并入新的LBS平台,而不久前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王慧文则说,“将不会加大对网约车业务投入”。

此外,去年4月被收购的摩拜单车于今年1月更名“美团单车”,美团App将成为其国内的唯一入口,从财务上看,摩拜被收购的3个月内,美团点评的MAU并未大幅增长,短期内,这块业务也仍无法扭亏为盈。

去年年底,摩拜曾被传裁员,美团点评回应“纯属谣言”,但承认存在业务调整,受影响的员工可通过“活水计划”转岗。

美团的打车业务自去年9月起也暂停了扩张,业务原计划春节后进军郑州,但并未成行,多位当地的网约车司机表示,没听说美团落地的消息。去年11月,美团点评还悄然中止了试运营一年的分时租赁业务美团租车。

虽然年初美团点评试水游戏,但声势也比过往低调得多。

而今,美团点评已经把未来的核心战略缩减为一个“吃”字,其新独立的餐饮B2B业务“快驴”是当下的重点,这也是其在产业上纵向渗透、保持餐饮B端商户粘性的一种稳固策略。

美团点评不会停下,但它已然不似过去那般无边界地扩张了。

编辑 杜博奇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