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影视圈 > \

《那年1987》:这不是爽文小说故事,却谱写了一首小人物奋斗史诗

原标题:《那年1987》:这不是爽文小说故事,却谱写了一首小人物奋斗史诗

纳兰惊梦/文

那年1987年,我1岁。

《那年1987》:这不是爽文小说故事,却谱写了一首小人物奋斗史诗

尽管儿时的记忆已经依稀模糊,但有关于“下海”、“改革开放”、“个体户”等关键词,却是能够勾起许多人与事的回忆——同学的爸妈倒腾皮衣成了万元户,家里的亲戚辞了工作自己办起了厂,也有更多的人就像《那年1987》里的刘芳和叶振云一样,远离家乡南下广州,前往那片热火朝天的土地寻找生活的梦想。

不管是那个年头稀罕金贵的大学生,还是身无长技的叶振云,南下打拼的他们都怀揣着最质朴的愿望,也是那个时代向往美好生活的人们共同的心愿——过上属于自己的好日子。

《那年1987》:这不是爽文小说故事,却谱写了一首小人物奋斗史诗

不同于爽文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在这部由企鹅影视出品的年代剧情电影里,男主角叶振云是个如此不起眼的小人物,甚至到故事谢幕时,他也并没有成为想象中叱咤风云的商界巨擘。他只是用自己的坚守,守住一份遗憾错过的感情;他也只是用自己的坚守,守住自己坚持的人生价值信念;他也是用自己的坚守,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浪潮中,敲响了属于他的独家乐章。

《那年1987》:这不是爽文小说故事,却谱写了一首小人物奋斗史诗

确实,相较于爽文小说中动辄“逆天改命”的男主角,在叶振云身上实在找不出一点“时势造英雄”的影子。初到广州却听不到一句粤语,身无长技只能跟着父亲和小叔一起卖体力跑运输,挣着一份比在家乡务农要丰厚不少的报酬,或许也就这样懵懵懂懂过完一生,他更多像是被命运之手推向风口的普通个体。

《那年1987》:这不是爽文小说故事,却谱写了一首小人物奋斗史诗

幸运的是在感情方面反应迟钝的叶振云,却是个愿意刻苦学习积极向上的小伙子。善良的心地让他赢得了女主角的注意,也获得了在纺织厂工作的机会;淳朴的性格让他得到了副厂长的赏识,给他创造了学习技术的环境;更有一位扫地僧的世外高人看门老大爷,倾囊相授所学。这份幸运像极了在悬崖峭壁谷底山洞偶得绝世武功的江湖小菜鸟,但生活终究是生活,如果没有叶振云自己没日没夜加班加点的练习与学习,断然也不会有这以后的故事。

《那年1987》:这不是爽文小说故事,却谱写了一首小人物奋斗史诗

电影以主角旁白的戏称自己是“站上风口的猪”,这句流行于网络创业时代的格言,其实充满了褒贬不一的评价。有人羡慕那头猪的幸运,但谁都曾想过为了站上风口,猪又做出了哪些努力呢?

《那年1987》:这不是爽文小说故事,却谱写了一首小人物奋斗史诗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迈出最后一步的叶振云还是辜负了一往情深的刘芳,但他在《那年1987》里的人生缩影与质朴品质却是让人动容不已:父亲因工地意外而需要手术治病,他成为了那个主动挑起生活重担,背着爸爸去打拼的男人;他坚持原则,面对夏天的威逼利诱拉拢依旧是“没有提货单就是不能拿货”的坚持,即便他也知道夏天的父亲就是厂长,完全可以睁一眼闭一只眼;他以德报怨,多年后偶遇落难的夏天,依旧是毫不犹豫的伸出了援手,即便对方毫不领情。

《那年1987》:这不是爽文小说故事,却谱写了一首小人物奋斗史诗

在叶振云的身上,有着一份从不怕困难打倒的耿直劲。一次次他被生活所击倒,又一次次的重新爬起来——制版被香港设计师嗤之以鼻,他也不气馁,反而一遍遍研究研究再研究;因为背了黑锅被开除出厂,他也不气馁,从一台小缝纫机逐渐发展壮大;遭遇亚洲金融危机,白手起家的厂子遭遇了全面停工,他同样不气馁,及时调整策略出口转内销,最终度过了危机。他个人小小的奋斗史,其实何尝不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缩影与写照呢?从最早全方面的依赖外贸,到逐步调整发展方向自立自强,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待人以诚信之道,方能够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那年1987》:这不是爽文小说故事,却谱写了一首小人物奋斗史诗

片尾叶振云和港商多年后再相遇的那段对话也是颇有寓意,当叶振云主动用粤语拉开话题时,没想到港商却已经是以普通话对答。“到一个地方做生意,就要用当地的语言,从前是你们学粤语,现在是我学普通话”。这样一个不经意的变化,浓缩的却是改革四十年说不完的故事。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