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数码科技 > \

这个家装平台年营收12亿:培养6千产业化装修工人曾获2.16亿C轮融资

原标题:这个家装平台年营收12亿:培养6千产业化装修工人 曾获2.16亿C轮融资

这个家装平台年营收12亿:培养6千产业化装修工人曾获2.16亿C轮融资

在陈炜看来,爱空间就是家装行业的“滴滴专车”,团队的每一个工人就像滴滴司机。

文 | 铅笔道 记者 戴丽芬

“爱空间的每一位装修工人就像滴滴司机”,创始人陈炜说道,系统会提前48小时给工人派单,告知对方到哪里干活,有多少钱。客户可以在线提交对工人的评价。此外,公司采取了半个月发一次工资的制度,并通过培训来提升工人的工作能力。

成立于2014年的爱空间是一家互联网家装公司,采用产品标准化、系统信息化、产业工人管理等方式,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可以在33天完成工期。

目前,公司共完成4.5万套装修,年营收12亿元。

2017年6月,爱空间获得国美资本2.16亿的C轮融资,在2015年还连续获得顺为资本参与的两轮融资。

注:陈炜、辛益华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道作客观真实记录,已备份速记录音。

家装服务标准化

在创立爱空间之前,创始人陈炜已经在博洛尼工作7年。他后来开始自己创业,为地产开发商提供外包装修服务。

一次,陈炜向某地产开发商追债,从北京追到了海南。这次经历让他意识到,继续做外包服务还是会面临资金拖欠的问题。于是,他决定转变方向,独立经营一家整体家装公司。

联合创始人辛益华有10年的建材超市工作经验。这段经历中, 他深刻体会到,在传统家装行业,对于顾客来说,需要自己负责家装的全过程,不仅消耗精力,还可能因为不精通行情被宰。

除了消费体验不好之外,在辛益华看来,这个行业净利润也不高。从整个行业来看,没有一家收入超过百亿的家装公司。“一般的公司净利润不超过10%,这样的投资回报率很难打动资本,获得投资。”

在2014年,陈炜和辛益华一起创立了爱空间,定位于互联网家装,希望通过标准化的产品来解决家装行业顾客体验差、利润低的问题。

在整个家装过程中,顾客从选品牌、选团队,到采购、监工、验收,需要花费长达几个月时间,要经历至少36个环节,统筹4.5吨建材,做出300多次决策。辛益华认为,“只有将这个流程标准化,才能提高施工效率”。

“爱空间通过给顾客提供标准化的产品,涉及报价、配送、材料等方面。公司与家装行业的各个环节服务商集中谈合作,然后集中采购、统一质检、统一配送,以此取得价格优势。” 辛益华说道。

产品标准化之后,摆在眼前的问题便是如何让工人实现流水线工作。 也就是说,只有工人将一砖一瓦嵌入房屋的过程标准化,才能实现规模化交付。

为此,爱空间做了两件事。

第一,公司将整个装修过程拆解为16道工序,88道工艺,240道工法。每一道工序都有对应的工种,不同工种的工人按照工序展开工作,像流水线一样。

第二,公司通过自主开发的BOM(物料清单)拆量软件,让整个价值链条的所有信息数据化。最终,顾客按照平米报价,爱空间可以则提供标准化的设计、工艺等。

“这是互联网家装对于行业的变革。”陈炜介绍,在过去几年,国内互联网家装平台都已经开始投入提升获客效率、转化效率、交付效率等。

产业工人

标准化只是开始。在陈炜看来,家装行业本质上是服务业。“服务业的特点是规模越大,越难做好服务,因为它依赖于人。突破这个瓶颈的唯一办法就是直接用一套组织和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工人。”

其实,改变家装行业用工模式的想法早已埋在陈炜心中。

时光倒回到2008年,陈炜在东京一个工地参观工人装修的过程。他看见工人穿着工装服,绑腿裤,一身整整齐齐地在干活。“装修工地就像工厂一样干净整洁。”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他看到工人们陆陆续续走进休息室,换上西装,打着领带,而后开着丰田车离开工地。

“穿得这么正式去哪里呢?”陈炜有点惊讶。

“去酒吧喝酒。”工人说道。

对比国内装修工人的形象,他想到今后如果自己要做装修公司,一定要去招募和培养自己的产业工人,让他们能够规范地工作,也能感受到这份工作的尊严。

在成立爱空间之后,陈炜做过多番尝试,比如固定工资制度、培养新手工人等等,但公司的工人们还是相继离职。

在产业工人的培养上,工人的离开也让辛益华差点坚持不下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就去主动了解工人的真实需求。

在一位工人家中,辛益华和他边吃着烤鱼,边喝着啤酒,对方向他谈起此前的经历。原来这位工人是跟着一个包工头一起来到爱空间的,那位包工头至今还拖欠着他5000元工资。

“工资有一个月,没一个月的。”在这样的接触中,辛益华逐渐明确了工人们真正的需求:他们需要的是不间断地工作和稳定的收入。

对于传统家装工人来说,工作和收入都可能“有上顿,没下顿”。这个问题是因为传统家装行业的工作分配模式:包工头+散工这两类。

若是有包工头的模式,工人的任务就都由包工头分派。包工头与工人没有雇佣关系,经常拖欠对方工资。若是散工模式,大多公司对工人缺乏一定的管理、培训,难以做到规模化管理,工人的工作也不够稳定。

爱空间为了提高分派效率与公平,采用了“兵将分离”的办法,取消工长制度,直接利用系统派单。系统会提前48小时给工人派单,告知对方到哪里干活,有多少钱。工人停歇和开工时间也通过系统提交。

在工资方面,经历过周薪制、月薪制的调整,目前公司采取了半个月发一次工资的制度。

从直管工人到产业工人,辛益华认为还必须设定职业标准,提升工人的职业技能。为此,爱空间与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合作,制定了一本行业施工标准规范的书籍。“首先要有标准,才能真正去训练和培养工人。”此外,公司还成立匠心学院,对工人进行培训、认证和考核。

去年,爱空间在蟹岛举办第四届工人年会,有千位工人到酒店参加年会。目前,公司在全国范围已有5831名产业工人。

信息化系统

在陈炜看来,爱空间就是家装行业的“滴滴专车”,团队的每一个工人就像滴滴司机。

他解释,系统让工人的所有工作和内容全部在线化。公司为工人研发专用的App,通过它,工人能知道在什么地方干活,赚多少钱,什么时候签到,有没有人投诉,投诉原因等信息。此外,工人也可以通过App学习红宝书上所有的操作规范,以及匠心学院的培训资料等。

在验收时,顾客可以通过客户端App对工人的服务进行评价。工人的收入与评价直接相关。

陈炜认为,在信息化的环节,爱空间串联起了整个产业链,能解决的就不只是顾客对服务的满意度问题,传统家装业利润空间低,难以规模化的问题也将被改变。

“互联网的下半场是产业互联网。”陈炜说道。那么在家装行业怎么去做互联网呢?

他认为有四个步骤:第一步是把产业运营动作标准化;第二步是把标准化动作互联网化;第三步是把互联网化的动作数据化;第四步就是智能化。

这个过程就需要一套信息化系统,由这套系统贯穿所有的运营动作。

爱空间从2014年就已经开始搭建这套系统,那时陈炜就招聘了10名技术人员,开发从前端到后端的完整信息化系统。在不断的迭代过程中,现在公司的技术人员已经达到了70多人。

谈及未来,陈炜表示,公司采用“一横一纵”的发展策略。纵向来看,公司在产品线上会从硬装延伸到配件、家具等领域;从横向来看,整个模式需要规模化,可以拓展到成百上千座城市。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