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泾县竹纸调查(上)

原标题:泾县竹纸调查(上)

泾县竹纸的调查(上)

黄飞松 陈彪 张航

微信版第459期

一、泾县竹纸基础信息

泾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北纬30°21′-30°50′,东经117°57′-118°41′之间,东西距66公里,南北53公里。东邻宣州市、宁国县;南界旌德县、黄山市;西接青阳县;北依南陵县,总面积为2059平方公里,占安徽省总面积的1.47%。泾县县城距安徽省会合肥市公路里程233公里,距黄山市115公里,现辖9镇2乡,272个行政村,总人口34.7万人。青弋江为境内主要河流,古称泾水。境内山多地少,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古志称:县境介长山大谷间,当吴越之交会,为歙池之襟喉。

泾县竹纸调查(上)

泾县地处中纬度南沿,属北亚热带、副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资源丰富,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有春来迟,秋来早的特点。年平均温度15.7℃,气温年极端最高值为40.8℃。

二、泾县竹纸制作人文地理环境

泾县建置于西汉,素有“汉家旧县,江左名区”之称。《元和郡县志》载:“泾水出芜湖”因此而名。《泾县志》载:考《尔雅》释,水直波为径,径可作“泾”。又云:泾水(即泾县境内第一大水系青弋江)湍急,流皆直下,颇无回旋,水之名泾及县,因水得名。泾水自古还有“泾溪”“泾川”之名。

泾县竹纸调查(上)

周以前泾县为荒蛮之地,夏、商、周皆归扬州属地。春秋战国时期,先后为吴、越、楚等地。秦统一六国后,泾县地属鄣郡。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鄣郡更名为丹阳郡,属扬州,泾县正式建置。《汉书•地理志》载:汉置泾,属丹阳郡。泾县自然资源丰富,不仅盛产林茶粮棉,还有煤、铁、铜、金和石材等矿藏。传统名产首推宣纸,在唐代就被列为贡品,清末以来销至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誉。

泾县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森林覆盖率达68.5%,境内山高林密,溪涧纵横,素有“山川清淑,秀甲江南”之誉。

三、泾县竹纸的历史及传承情况

泾县产竹纸由来已久,当地人称“三六表纸”,因自古文献过略,现已无从追述其最早制竹纸历史,历代泾县地方志和文献中少有制作竹纸的记载,只有一些地方文献中使用竹纸的零星记载。为考察泾县竹纸的生产历史,参照安徽手工纸生产历史体系,泾县竹纸应属于皖南制作手工纸体系,安徽造纸到底源于何时,至今没有定论。根据安徽在隋唐时期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安徽手工纸的起步应不迟于两晋时期。其线索如下:

一是东汉首都在河南洛阳,因蔡伦所造“蔡侯纸”原因,当时的洛阳是造纸术集大成者,安徽紧邻河南,中原文化的融通,当时可能惠及皖北地区,皖北造纸是否与此有关,尽管现在无法考证,但至少有线索表明皖北地区至少在西晋时期就有手工纸制作的可能性。

二是西晋云康至光熙年间,北方八王之乱,造成北方士族大范围南迁至古徽州地区,中原文明的进入,也给徽州地区的文房四宝行业发展带来新契机,有明显的线索表明,徽墨就源于此时,当时有极大可能带来造纸术的传播。

其三,晋元帝司马睿迁都南京,南京地区紧挨皖南,政治文化中心的偏移,加上长江以南地区充足的造纸原料供给,给造纸术的广泛传播与发展带来很大的契机和影响,当时的江苏、浙江、安徽等区域是最早受其惠泽区域。

上述三条线索极有可能为安徽区域带来了造纸术,因安徽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资源,为手工纸制作带来了很大的发展,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丰富的原材料供给,各种原辅材料在尝试中使用促进了技术的高速发展;二是便利的交通使当时最为先进的技术传入较快,农耕时期的技术融通与交流能促进手工纸的技术发展;三是以皖南为主的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地理条件吸引多种文化的进入,造成了农耕文明和农业科技的快速进步;四是富庶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了造纸技术发展。

泾县竹纸调查(上)

在上述现象中,最为典型的能促进科技进步的还是多文化的涌入,安徽以长江为界,皖北地区以平原为主,自古就属于军事战略要地,因历代战争的原因,加速了造纸术等一些科技的快速传播与交融。皖南以中高丘陵为主,地少山多的自然环境成为兵家不争之地,而此地富庶的经济环境又吸引了外来人员的进入,外来人员以皖北、山东、湖南、湖北等地为主,历史上虽然大规模的迁徙很少,但不断涌入的外地人,造成了皖南山区语言、习俗同村不同姓、同姓不同村都有一定的差异。这些迁徙活动也带来了农业文明和农业科技的进步,造纸技术也是其中一项,产生了徽纸、池纸、宣纸等。

隋唐时期以皖南宣州府所在区域的造纸名甲天下,据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六》、欧阳修《新唐书•地理志》和杜佑《通典》三书记载,唐代贡纸地区有11州,安徽有宣、歙、池3州;天宝二年(743)江西、四川、皖南、浙东均贡纸,其中宣城郡所贡尤为精美。据《旧唐书》卷一百五《列传第五十五》记载:陕西太守韦坚在天宝三年组织上贡“宣城郡船载空青石、纸、笔、黄连。”《唐六典》卷二十八《大府寺》记载“右藏署令掌邦国宝货之事……杂物州土……宣、衢等州之案纸、次纸……凡四方所献金玉、珠贝、玩好之物皆藏之”。《新唐书》卷四十一《志第三十一》记载“歙州、宣城郡……土贡……纸笔”。以上记载说明唐代宣城郡所造纸即因品质出众,成为上贡朝廷的贡纸。

隋唐宋元时期,安徽以皖南为主造纸业的繁荣,为纸在多方面的应用创造了条件。纸除了用于书法、绘画、雨伞、纸扇、印刷、纸币等方面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使用——制造纸甲和纸衣。

纸甲,唐末已在我国出现。据《新唐书》卷一百十三载:唐宣宗时,徐商被宣宗“诏为巡边使,使有指,拜河中节度使。突厥残种保特峨山,以千帐度河自归,诏商绥定。商表处山东宽乡,置备征军,凡千人,襞纸为铠,劲矢不能洞。”《金史》卷一百三十二载“萧怀忠追萨巴不及,皆坐诛,遂夷其族,虐之甚也,平章政事襄对曰:是时臣在军中,师恭赜有精甲一万三千有余,贼军虽多,皆胁从之人,以毡纸为甲,易与也。”

南唐至宋,淮南等地也造过纸甲,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三载,南唐时后周(周世宗)军队骚扰淮南,当地人“相聚山泽,立堡壁自固,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谓之白甲军,周兵讨之屡为所败 。”“盖淮人忠实勇健,若能固习,虽有强敌,莫能为患 ”又据《宋史》卷一百九十七载“元年四月,诏江南、淮南州军,造纸甲三万给陕西防城弓手 。”《宋元诗会》卷三、《宋文鉴•卷二十二》载“曾见南兵苦征辽事,亦如金疮、寒长肉,纸甲雨生蛆,山小韲霜骨,河枯胪腐鱼,黎元无处哭丁户日相踈”《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三十二》载:“故得戎寇屏息,不敢窥边。臣前通判江宁府,因造纸甲,得远年帐籍,见曹彬攻江南日,和州逐次起饷猪肉数千斤以给战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载:“金人侵安吉县,知县事曾绰聚乡兵往石郭守隘,或视其矢曰金人也,乡兵皆弃纸甲竹枪而遁,金人入县遂焚之。绰,肇子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七载“中书言东南州县乡兵多因私置纸甲而啸聚作过,熈宁编敕令有若私造纸甲五领者,绞乞著为令。从之”《江南经略•卷二上》载“长枪刀、月斧、铁盔、铁甲、皮挨牌、纸甲、弩弓、箭,铁匠、皮匠,太仓州取弓匠来造”,说明当时制造力量是相当可观的。

泾县竹纸调查(上)

南唐时的纸甲(据《武备志》)

据清•道光时期的《繁昌县志》载“繁昌产纸,品种有路王、白鹿、画心、卷连、连四、公单、学书、伞纸(以树皮为主)、千张纸、火纸、下包纸、高衣纸。”《宁国县志》(民国二十年)“表芯纸。宁地多山,所产竹木纸料丰富,初无业此者。清光绪年间,二都四十都国吴二姓仿江西造纸法创设纸厂,始办时制纸无多,后则渐推广,现全境计大小纸厂四十多家,出品名曰表芯,曰万高,曰千古等类,行销境内及芜湖、宣城、高淳、东坝各处,每年约计在两万担之谱,迩来价价廉销滞,歇业者多,今各纸业又放大改良或不致衰落。”清代嘉庆版《泾县志》载“盖见夫负纸而被雨者,恻然悯之”“线香四十箍。灯心十五两。申文纸二百张。斗方纸二百张。七青纸十张。七红纸十张。碗红纸一张。祝文纸九副。榜纸十张。笔十枝。焚帛二十六叚。”“山里人家底事忙,纷纷运石叠新墙。沿溪纸碓无停息,一片舂声撼夕阳。”“药槽水碓旁山溪,捞纸人家费品题。自说榾皮新様好,云蓝侧理一齐低。”

另外该志书还载有储在文的《罗纹纸赋》、蒋士铨的《南昌翟异水郡丞以泾上琴鱼及白露纸藏墨梅片茶见饷》、郑文熊的《泾川风俗赋》等诗文中,都谈到泾县制纸的业态和盛况。

除此之外,《泾县志•山水•诸条水》“岸东有间道通宣、歙,有镇有渡,有竹园,众舟泊集于此。丁曹二溪竹木纸张俱由此卸载。”说明纸张转运、外输情形。其中还有“南京新书纸二十六万六百三十八张。”反映出纸张供货信息。“货之属:……棉布、纸、金榜、路王、白鹿、画心(亦名澄心堂)、罗纹卷帘、连四、公单、学书、伞纸、皆皮为之。千张、火纸,竹为之。下包纸、高帘衣纸,皆草为之。”说明了各纸的原料取材。

泾县竹纸调查(上)

在所有文献中,没有对纸张的工艺进行过任何描述。最早描述泾县竹纸工艺的文献,还来自于日本的 《支那制纸业》(1878年,栖原陈政)《清国制纸取调巡回日记》(1883年),记载了泾县清水塘制作竹纸工艺信息,记载的原因可能还是源于泾县盛产宣纸,可能在暗访宣纸技艺的同时也顺便将泾县竹纸工艺一并调查了,所以这些记载还是源于国外经济技术情报而起。

我们于2014年3月19日到泾县孤峰(现昌桥乡孤峰村)的华侨村盘坑、清水塘等地实地考察,了解到当地手工竹纸至少停产15年,现大部分地方至今遗迹尚存。4月,本人陪一友到古坝(现泾川镇古坝村)李村考察,李村深山麓竹园山下还有腌沤竹纸的料塘。根据泾县蔡村、古坝、孤峰等地的老制纸人回忆,记录了泾县竹纸的基本工艺信息。

泾县竹纸又称三六表纸、表芯纸,意为36张为一刀。主要用途:用于祭祀和包装用纸,包装中药、食品、盐、糖、糕饼等,亦可用于书法练字。

(作者系中国宣纸集团公司宣纸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