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宣城历史上的兵器制造业

原标题:宣城历史上的兵器制造业

宣城历史上的兵器制造业

郑兴华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328期

宣城,地处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成矿带,八百里皖江历史上长期隶属宣城辖区(即治所在宣城的地方一级或二级行政区政府)。铜、铁是制作军用器械的重要原料。地质调查资料表明,今宣城市管辖区的宣州区、泾县均有铜铁等金属矿分布,多为鸡窝富矿体型,矿体发育较好,含铜品位较高,埋藏浅,表面生长着一种特有的铜锈草,既便于寻找,又无须深采即能获得富集的铜矿石。在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只能进行小规模开采的情况下,便于“即山取铜”(即在山上获取铜矿石和炼铜燃料(木炭),就地生产精铜,不须远距离运输原材料)。

商周时期,中原王朝为掠夺江南的铜,屡向南方用兵。包括在宣城内的皖南土著居民开始用铜、铁等金属铸造兵器对付中原汉人的掠夺。战国时期,宣城地境隶属吴国,吴国擅长制作青铜兵器,尤以剑著称。汉初,吴王刘濞曾“招致天下亡命者”封地内鄣郡铜山从事采矿、炼铜、铸钱、制造兵器等生产活动。《史记•吴王濞传•正义》引《括地志》载:“秦兼天下,以为鄣郡,今湖州长城县西南八十里故章城是也。”铜山,今宣州及润州句容县有,并属章也。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元和郡县图志》载:“宛陵县铜山者,汉采铜所理也。”《汉书•贡禹传》载:“今汉家铸钱,及诸铁官皆置吏卒徙,攻山取铜铁,一岁功十万人以上”。三国孙吴时期,古宣城境内的山越人利用“山出铜铁,自铸甲兵”,对抗孙吴政权。孙吴政权在境内冶铁铸造兵器用于战争需要。历史上的“陵阳之金”、“章山之铜”与“丹阳铜”(注,其实是产铜地随朝代更祚,行政区划调整而易名,实为同一地方),起初均坐落在古代宣城地境,随着朝代更替,行政区划调整,这些地区不再隶属于今宣城市辖区。

宣城历史上的兵器制造业

古代兵器

隋唐时期,政府对兵器的生产控制很严,不得私自经营。制作兵器的作坊一般设在京师和其他重要的地区。江南素无征防,但朝廷仍于宣州置作坊,专门负责制造戎器。设“铜官冶”,主要任务是开采铜矿,冶铸铜材料,加工铸造铜器,供“兵农之器,以给军旅、屯田、居人焉”。另外建置宣州铅坑、银坑。宣州不仅是重要的铜产地,而且出产铅,有铅坑和铜矿冶,每年向朝廷上交的“土贡”都以银和铜为一首类。《新唐书.食货志》:凡银、铜、铁、锡之冶一百六十八。陕、宣、润、饶、衢、信六州,银冶五十八,铜冶九十六,铁山五,锡山二,铜山四。宣州名列第二,可见当时宣城的矿冶在全国居于重要的地位。

《新唐书•地理志》载:池州贡铁,歙州绩溪有铅,宣州有铅坑。宣州“铜官冶”,主要任务是开采铜矿,冶铸铜材料,加工铸造铜器,供“兵农之器,以给军旅、屯田、居人焉”。另外建置宣州铅坑、银坑。宣州军械作坊是国家军用武器制基地,“军兴,是资戎器”,专门为国家制造军用器械,朝廷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其管理权直接掌握在朝廷,皇帝直接关注。代宗时期,宣州遭受旱灾。大历七年(772) ,代宗下诏暂停宣州军械作坊,减省‘征夫、役工”,节约开支。诏云“扬、洪、宣等三州作坊,往以军兴,是资戎器”。既属时岁大歉,虑乎人不宁居,征夫役工,损费尤甚。务从省约,以息疲人,亦宜并停”(《全唐文》卷四七,唐代宗《停扬洪宣三州作坊诏》)。

《资治通鉴》卷二三零载:唐德宗兴元元年(784),淮南西道节度使李希烈反唐,领兵五万人围攻宁陵(河南宁陵),引河水灌城。濮州刺史刘昌领三千士兵守城,连续四十五天不敢脱下铠甲。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韩滉派其将领王栖曜领兵援助抵御李希烈,王栖曜宣州、润州的2000名弩手渡过汴水,用箭射击坐镇的帐幕。李希烈吃惊地说:“宣、润的弩手到了!”主动解除了对宁陵的围困,自行离去。

《旧唐书•韩滉传》载:建中四年冬,泾师之乱,德宗出幸,河、汴骚然,滉训练士卒,锻砺戈甲,称为精劲。……明年正月,追李长荣等戍军还,以其所亲吏卢复为宣州刺史、采石军使,增营垒,教习长兵。以佛寺铜钟铸弩牙兵器。”“铸弩牙兵器”为韩滉加强战备。宣州兵器不仅制作产量很大,而且制造精良,并保持着较大的生产能力。在诸类军器中,弩的制造最为突出。宣州士兵使用的强弩,射程较远,杀伤力颇强。《新唐书•李吉甫传》记载:“宣、洪、薪、鄂强弩,号天下精兵。”《册府元龟》卷四八五《济军》载,元和末年,王遂为宣歙观察使“进助军钱三万二百贯”;长庆元年(821),宣州观察使元锡一次就上交朝廷“进助军绫绢一万匹、弓箭器械共五万二千事”。

元至元年间,为远征日本国,今宣城市境内的宁国路、广德路曾有打造海船、粮船和哨船等任务。至元二十一年(1284),宁国路旌德县民余社等,因而作哄,亦可鉴也。(《新元史》全卷一百八十九•列传第八十六)

宣城历史上的兵器制造业

古代弓弩

明洪武十一年(1378),工部定天下岁造军器之数:宁国府甲胄300、步军刀1000、弓700、矢110000,广德州甲胄100、步军刀400、弓700、矢30000(《明太祖实录》卷一一八)。洪武十年(1377),定江西、湖广二省并直隶安庆、宁国、太平三府造马船共817只,给江淮、济川两卫使用(《明会典》卷二○○《工部二十•河渠五•船只》)。嘉靖时,宁国府宣州卫岁造盔甲、腰刀、弓、撒袋等各种兵器,造成解工部(嘉靖《宁国府志》卷六《职贡纪》)。除官办军器冶炼业外,民间冶炼业的规模也日趋扩大,冶炼技术亦日臻成熟。

民国年间,军部修械所、一支队修械所和二支修械所。军部修械所,民国27 年(1938年)4 月在歙县岩寺建立,8月随军部机关迁驻泾县云岭小河口附近麻林坑,在修械的同时,还制造少量汉阳式步枪,后在麻林坑兴建了1000 余平方米的简易厂房。民国二十八 年(1939)春,周恩来在叶挺陪同下,视察了修械所,美国记者史沫特莱也前来采访拍照,并参观了自制步枪的打靶试验;一支队修械所,民国二十七年(1938)2 月在江西成立。3 月,随部队迁驻泾县黄村。4 月,并入军部修械所;二支队修械所:民国二十八年(1939)5 月,军部修械所派10 余人在宣城筹建,8 月正式成立,所长焦立德。后以此为基础,改建为江南指挥部修械所。

宣城历史上的兵器制造业

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修械所外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上海市和江苏省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指示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战备、巩固国防的战略部署,将工业生产能力西移,在皖南建设的以军工生产为主的综合性后方工业基地,主要从事常规武器生产,俗称“小三线”。上海在皖南80 个军工企事业单位,分布在长江以南的11 个县(市),这些军工单位门类齐全,自成生产体系,具有相当规模,主要从事常规兵器、通讯器材、仪器仪表的研制与生产,形成了兵器工业枪、炮、弹、药、火工、装配、工量夹模具、机修等一整套生产体系。拥有5 万多名职工,生产建筑面积100 余万平方米,53家从事军工生产的工厂,有27家在今宣城市管辖的绩溪、宁国、旌德和泾县境内,4家后方工业公司,有3家分别在今宣城市管辖的绩溪、宁国、旌德境内。同时期,江苏在宣城广德境内建有了971 厂、940 厂、8390 厂、8320 厂4 个军工企业,主要生产步枪、手枪、步枪弹、手枪弹、军用通讯线及载波机,并在宁国县筹建了1个发电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上海、江苏在宣城境内的军工企事业单位陆续搬迁回去。

(作者系宣城百姓广告公司职工)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