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奇石园里话“宣石”

原标题:奇石园里话“宣石”

奇石园里话“宣石”

童达清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大观园里,宝玉往黛玉所住的潇湘馆,“因见暖阁之中有个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载着一盆单瓣水仙,点着宣石。”书中提到的“宣石”,即是今宣州、宁国山区所产的一种特有石材。

宣石全名宣州石或宣城石,简称宣石,亦称雪石。宣石属石英岩,主要成分为石英(SiO2),是在漫长的地质运动中,在火山作用、风化作用和生物作用下,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不断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宣石颗粒细腻,结构紧密,硬度高,吸水性弱。由于石英岩独特的晶体结构,使其呈现出缤纷华丽而又独特的颜色及纹理,具有独特的美感。宣石的颜色有白、黄、灰、黑等多种,其中以白色最为珍贵。刚出土的宣石有泥土积渍,用刷洗净,才能得见“庐山真面目”;宣石历久弥新,把玩愈久,退去火气,其颜色愈白。

宣石按其性状,可分为以下数种:

灯草宣:形似灯草成细条状,密集丛生,色赭黄,多与白宣相依,善以表现雪山之中丛林、人物、亦可作山中奇峰。

奇石园里话“宣石”

米粒宣:其色黑白相间,形似米粒,常伴马牙、灯草宣并出,可作象形石观赏,其量甚少,鲜有所见。

马牙宣:形似马牙,与白宣、水墨宣共生,表面棱角非常明显,有沟纹,细致多变,表现山脊积雪覆压尤为生动;也常以表现山中人物或树木等,作象形石观赏。

奇石园里话“宣石”

水墨宣:常杂在白宣中,黑白分明。浓淡有致,善以表现水墨山水景致,有浓郁的国画韵味,可作象形石,也可作画面石观赏。

白宣:色似白雪,无杂质,以白而糯者为上乘,善以表现雪山冰川之景色。

墨宣:墨宣以黑色为主,其中间以白色经线。可作砚石,也可作象形石观赏。

彩宣:宣石中之奇品,因其色彩丰富,为世所珍,量少而罕出。

奇石园里话“宣石”

宣石作为一种观赏名石,具有悠久的历史。今存最早的文字记载,就是李白在他的《草书歌行》里提到的“麻笺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可见宣石最初是作为砚台这种实用石材出现的。宣石砚比歙砚硬度普遍要高3.5摩氏度,比端石平均要高一倍左右,坚硬耐磨,磨墨无声,滑不拒墨,且越磨越亮,砚上残墨陈垢,一洗即尽,是砚中之上等佳品。至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还有关于宣石砚的记载,可惜的是,不知何时宣石砚及其工艺开始失传。

其后宣石逐渐衍变成为观赏石。苏轼《双石诗引》:“至扬州获二石。其一玉白可鉴,渍以盆水,置几案间。”(《东坡全集》卷二十)此石当即是宣石。北宋杜绾著《云林石谱》曰:“宣石,俨如白雪。”可见至迟在北宋时期,宣石已经成为观赏石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了。

明代江南园林大兴,园林建筑大师计成在他的《园冶》中,将宣石列为中国名石,并详细地描述了宣石的性状:“宣石产于宁国县所属,其色洁白,多于赤土积渍,须用刷洗,才见其质。或梅雨天瓦沟下水,冲尽土色。惟斯石应旧,愈旧愈白,俨如雪山也。一种名马牙宣,可置几案”著名戏曲家李渔在他的《闲情偶寄》中,有“长盆栽虎刺,宣石作峰峦”之句,说明宣石已成为文人雅士装点盆景的重要选材。光绪《嘉定县志》卷八就提到明代嘉定艺人朱三松“仿名画,以宣州石布置盆中,杂植诸小树”制作盆景。

奇石园里话“宣石”

清朝扬州个园的假山冬景即是用宣石堆砌而成,他出自著名绘画大师石涛之手,石涛康熙初年曾长期寓居宣城,自然对宣石的质地特性了然于心。扬州八怪的李方膺也曾以宣石为背景作有《芭蕉宣石图》。乾隆年间学者李斗的《扬州画舫录》多处提到宣石:“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垒石胜,余氏万石园出道济手,至今称胜迹。……若近今仇好石垒怡性堂宣石山,淮安董道士垒九狮山,亦藉藉人口。”(卷二)“又江南石工以高资盆增土叠小山数寸,多黄石、宣石、太湖、灵璧之属”。(卷二)“更点宣石如车箱侧立”,“江氏买唐村,掘地得宣石数万,石盖古西村假山之埋没土中者”(卷十二)。“得宣石数万”,可见宣石在清朝时的产量之大。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康熙年间宁国人汪作霖曾专门作有一篇长赋《宣石赋》,该赋洋洋洒洒一千三百余字,旁征博引,文采斐然,高度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描绘了宣石的“奇幻姿灵”,赋予了宣石厚重的人文精神,是我们今天研究宣石不可多得的一篇重要文献。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