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科学探索 > \

《落地生根》:一本书讲透智能制造和敏捷原则,让科技回归价值

原标题:《落地生根》:一本书讲透智能制造和敏捷原则,让科技回归价值

18世纪60年代,一台蒸汽机的使用打开了工业化生产的大门,改变了辛苦手工的劳作模式。时隔多年,智能制造带着一身光芒而来,再一次开启了制造业的新模式。

但是,谈论智能制造的人多,真正理解智能制造的人却不多,于琪老师的这本《落地生根——让智能制造回归价值》,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智能制造而写。

书中通过20个维度和5级评估法,把智能制造的精髓深刻地剖析给我们看,读完颇有醍醐灌顶之感。

《落地生根》:一本书讲透智能制造和敏捷原则,让科技回归价值

在这本《落地生根》中,于琪还提到一个关键词,那就是敏捷。

如果有心观察,不难发现智能制造常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想一口吃成胖子的着急心态,匆忙展开大项目,最终只能铩羽而归。而另一种,则是一直止步不前的观望心态,不敢去尝试而错失机会。

而敏捷,正是为了打破这种两难。敏捷原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原则,指的是目标要具体,要可量化,要能够实现,要与其他目标有关,最后还要有明确的截至时间。

《落地生根》:一本书讲透智能制造和敏捷原则,让科技回归价值

目标要具体,就有点像是我们向机器人传的命令,这个命令如果说得模棱两可,机器人就无法准确判断。比如我们想要机器人帮我们冲一杯热牛奶,如果只是跟他说去冲一杯牛奶,那么机器人就很难准确地冲出适宜温度,适宜口感的牛奶。

目标可量化,就是最终的结果要有一个可以判断的标准。比如你跟机器人说给菜加把盐,那么是加多少盐?这个多少就要有一个具体的数值,而不能用大概来表示。

目标可实现就是要和现实接轨,有完成的可能。比如你让机器人给你制造宇宙飞船,那么这个可能性就非常低。

《落地生根》:一本书讲透智能制造和敏捷原则,让科技回归价值

而相关性,则是因为智能制造是个比较系统化、大规模的流程,一般不会是孤立的环节。

至于明确的截至时间,那就好比我们上学的时候,如果老师没有说这是今天的作业,那么我们就可能一拖再拖,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完成,所以截止时间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从敏捷这个原则,我们再回过头去看敏捷,就可以发现它其实是个将大项目拆解成能够实现的小模块的过程。有了这样一个过程,就有了一个可以试错的缓冲区间,也就更能够保证智能制造的获利。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