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军队如何训练射箭?仔细看完自己练练,3个月能成弓箭高手
弓箭作为一种具备远程杀伤力的冷兵器,自其诞生之口起,就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频繁的战争之中。按照《武器和战争的演变》中给出的数据,在冷兵器时代,弓弩是最为有效的武器,它的杀伤力能够达到其他兵器的一倍半到两倍。《武备志》讲给单兵用的撅张弩可做到240斤,而撅张弩据说可以“强者可十石,下者亦可七石”。作者慨叹“千载久废之器”重现于世,大概是天要亡蛮族吧。《思辨录辑要》也讲到以腰劲开的弩“尤妙”,能开八百斤,射五百步,折合今天大约就是480公斤力。
明代中后期军队弓箭的训练方法:
首先要调好弓,并且选择适合自己的弓箭。因为如果弓矢不调则可能导致弓箭失去准度,同时手把持弓和箭时也要注意保持牢固,而在弓箭将要发射的时候“盖弓满之际,精神已竭,手足已虚,若卒然而发,则矢直不直、中不中,皆非由我心使之也。必加审之,使精神和易,手足安固,然后发矢,其不直不中为何?”,即保持警醒,促使身体和弓箭的完美结合,从而使箭平稳射出,已达到更好的准度。而“审”更是强调士兵练习射箭应该“君子砖至善既知所止,而定、而静、而安矣,又必能虑焉,而后能得所止。”。
至于射箭的技巧则更加细化为:马上坐定射、场中射、骑射、步射
马上坐定射要求把箭插在自己最方便拿的地方,以使得射箭能连续进行,同时马上射也要求射箭者尽量把箭射高一些以免射不到目标。
场中射则要求射箭者每射一箭都要认真对待,而且要慢慢的一箭一箭的射出,每一箭射出后都要有所思考,不能因为一箭的失误而懊恼影响下一箭的准度,也不能因为一箭射准而沾沾自喜。
骑射要求射箭者不但骑马的速度要快,而且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同时在射箭的时候要开满弓并且迅速放箭,以使得弓像怀中抱着月亮一样圆而箭则像箭弦上挂一重物那样平。
步射更是要求射箭者循序渐进,在量力选弓的基础上熟悉自己的弓,努力争取人弓合一。如果射箭者力量较大那么就要求射箭者每次都拉满弓,且从近至远进行练习,在熟练掌握这些技巧之后,追求射箭的准度以及射箭的距离。而对于射箭的身法、手法等则要求射箭者在射箭的时候站在前面的腿要像一根木桩一样稳定,而后面的腿则像瘸了一样弯曲,每次射箭只是后面的脚随身体移动而移动,而左眼要直直对着自己的右脚尖,那样的角度介于丁字和八字之间。
而向左向右射击则两脚进行自由切换,至于手法则要求前面的手像推泰山一样用力,后面的手则紧紧抓死弓箭,同时拉开弓弦要慢慢来,而在箭射出时要要迅速放箭,而不管箭大小,都要用前面那只手或者压着或者抬举以使箭处于水平位置,然后两手共同用力使两个胳膊屈伸,以使箭更迅速的射出。
射箭的时候不能出现头低垂,胸凸出,背后仰的情况,身体只是手臂在移动而上身要保持正直。同时不能出现食指扣弦太紧而无名指却松开的情况,那会导致箭射出后箭头摇摆,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则可用无名指和小指共同按压一根草在手心,如果箭出弦而草不落那么就可以了。
临阵对敌的时候,要求不但要胆大、力足、处于险要地势而且拉弓准备等待敌人接近到认为一箭致命的时候射击敌人的将领和先锋,以最大化杀伤敌人有生力量。
参考资料
【1】纪效新书
相关文章
-
古代城门外盖个瓮城,虽小但却有非常大的用处
-
解密亡国朱三太子必死的原因:清朝不愿朱三政治隐患
-
南昌墩墩汉墓发掘纪实揭秘西汉废帝刘贺之墓
-
从“丑穷”到“富帅”:东新村如何有了新模样?
-
趣闻!隋唐时期“娘炮”盛行宛如现代人妖
-
唐朝疆域为什么这么大?
-
【读史】周恩来,为什么连敌人也敬重他?
-
我们从何时开始自称“汉族”?之前还有一个霸气的称呼,流传至今
-
邓小平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没有虎符的皇帝,为何不能再做一个虎符?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
-
生活枯燥,竟能与丈夫离婚?唐朝女人婚姻的开放程度让人眼界大开
-
汉字演变过程时间排序正确的是什么:甲骨文开始(自商开始)
-
古代女囚发配千里,为何官差还争着去押送?专家:人性丑恶的一面
-
他是潜伏无名英雄,因身份暴露,牺牲后骨灰被运回大陆
-
朝鲜战争爆发 毛主席亲自点将粟裕 为何粟裕最终没有成行
-
同是贾府女管家,为何阖府上下皆嫌恶王熙凤,秦可卿却声名鹊起?
-
垂帘听政的萧太后,为何被广为称颂?
-
她一家人都很厉害,父亲是副主席,公公是副总理,丈夫是将军
-
朱元璋皇陵之谜 朱元璋墓穴在哪里
-
不沉之舟——泾县黄田洋船屋散记(下)
-
白崇禧坐镇华中,担任剿匪总司令,那么麾下三个兵团都是谁统领!
-
这件中国国宝,竟在日本被原子弹炸毁!
-
台生:两岸婚姻登记人数为何变少了
-
擦粉、涂口红、照镜子,古代男人们也傲娇
-
古人出一趟远门要花费多少银两?
-
潘金莲嫁给武大郎的原因 阴差阳错(得罪了张大户)
-
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丨“18枚红手印”叩响农村改革大门
-
道教创始人李耳 老子竟是中国化学鼻祖?
-
中国历史上的朝贡:收保护费还是好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