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古代王朝:我,一个中医郎中,带你了解中医历史
如果说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能够延绵不绝的传承下来,那么中医一定是一个很重要的一环;从夏商周时代开始,一直发展到近代,影响古代人健康和人口的主要问题一直都是战争,而因为疾病影响人口和健康却并不多。
例如历经10年的国内战争,人口锐减几百万人,但这大部分都是因为战争影响,却极少是会因为是疾病而影响,这都要归功于中医的功劳,那么中国古代的中医究竟是如何发展的呢?我一个中医郎中,带你了解一下中医历史。
医术起源于“巫术”
我的师父告诉我,医术其实在原始时期就产生了,各部落在历经环境和生存影响下,一类职业也应运而生,它就算巫师或者说是祭祀,很多人认为巫师和祭祀其实就是神棍,人生病给人喝符水的那种。其实并不是,巫师和祭祀这种受人尊敬的职业并不是谁都能干的,一般都是一些一代传一代的。
就是父亲是巫师,那么父亲就可能把一些巫术传授给儿子,但这巫术并不是西方神话中的那种邪恶的法术,只是被称为巫术而已,而中国古代的部落巫术,其实很多都是以医术为主,他就是披着巫术外衣的医术。不过这个阶段的古代医术还是仅限于治疗一些小病,比如小型外伤和小型疾病,像大型的疾病根本是治不了,不过这确实中医的雏形。
医术发展到先夏之前的年代,我国第一部关于医术的书籍《黄帝内经》的出现,也为我国中医学发展提供了借鉴之处;不过这部书籍还是单纯地把疾病类型划分为阴、阳两极类型,例如伤寒、风寒、体虚等疾病就称之为阴亏类疾病,而肝病、炎症这被称之为阳盛类疾病。
阴阳学说是我国融合了道家和阴阳家之后产生的独特的中医观法;也是哲学的一种分支。因为阴阳两极的互不相容,而被延伸到人体结构和疾病,这也是中医发展的初步里程碑。
中医是频繁临床经验的总结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子百家的蓬勃发展,中医学算是彻底地奠定了基础;很多人会认为中医其实都是一些自己的理论和看法,根本没有所谓的临床经验而谈;恰恰不是这样的,中医学一直都是靠着频繁的临床试验而最终得出结果。
无数的中医在行医过程中,总是会记录患者服药后的反应,以及各类药物对人体的伤害,甚至无数的中医为了试药而患上疾病,也有不少因为试药而去世的例子不在少数。
在春秋年代,中医学已经开始成为了一个专项的技术,不过这个时期的中医学虽然采取了分科,不过作为医生本人,都是涉及极广,但也无法达到面面俱到的程度,通俗点来讲,那就是各类疾病都会看,但无法很精深的治疗,他不像现代,肝出问题了,就去找肝科,肺出了问题,就去找肺科,这是现代医学细分的一个标识。
春秋时期,中医分为内科、外科
中医学上春秋时代的分科,也只是分为内科和外科,外科较为简单,内科就极为精深复杂,一般而言一个中医大夫,研究一生都不一定搞得定人体内部某个结构的各类疾病研究。而这个时期的中医主要是采取了医学和道家相互融合的思想,中医们认为人体出现问题就可能是阴阳五行某个方位出现问题,阴阳五行其实指的是,人体阴与阳需要达到一个平衡,如果你得了风寒,那么这就是你阳亏,阴盛的表现。
而五行一般指代金木水火土五类基本元物资的活动情况,例如你容易生气,那么在阴阳五行学说来看,就属于阳盛阴亏、水弱火旺的表现,而治疗肝火旺盛,常会使用滋阴降火的药物,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学对人体疾病的最初看法;同样的还出现了脉象学说、经络学说、养生、运气等各类学说。
不过到了秦汉时期,众多中医学学说不少因为秦代的焚书运动,而丢失了很多传承的经典;秦始皇焚书虽然说留下一些医术,但大部分的医术都是和道家、阴阳家有关,这种性质就很难定性了,秦始皇对于这种融合学说的书籍,也一律按照非医术而处理。
中医传承,传男不传女
其实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学,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也是中医学领域发展最蓬勃的时期。而到了汉代,开始出现了传承型中医,这类中医一般都是拥有这独到的医术水平,但是一般都是传给自己的后代儿子,这就是所谓的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我作为一个中医郎中,医术是师父传承给我的,其实师父还有个女儿,其女儿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对中医十分爱好,特别想学医,但是就是因为女人身份,师父坚决不让她学医,也不传授她经验,这是师父良苦用心,女人本来地位低,学医会更被歧视的。
中医行业,传男不传女的做法,外加缺少一些先秦前的医学书籍,这导致了医生成为家族产业,只有出身中医大家的人才能够成为医生,在西汉时期医生还特别稀缺,一个城市能有超过100名医生就算是极为繁华的都市了。
医生资源的稀缺,也是导致西汉人口增速较慢和各类疾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各医倌,都是奉行的治病抓药一体化,这就是说你根本无法偷学到人家的医术,人家连药方都不给你,直接在自己这里抓药就行了,所以说在西汉当一个医生,除非你是医生的亲戚或者是入赘到中医世家,你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医生。
东汉时期,中医发展辉煌时期
不过在西汉时期,也并未出现什么著名的中医;东汉时期,随着汉光武帝刘秀重视民生建设,这一时期,民间的方术、技艺都得到了一次大发展,而医术也同样得到了一次大发展,因为西汉时期一些家族医生,通过把自己独特的医术撰写成书流通于社会。
随着医术书籍的不断积累,到了东汉年间,一些非中医世家的人也可以学习到了医术,同样的也在其中,一些中医通过融合各方独到的医学理解,总结出一套全面的医学书籍,他就是东汉的张仲景,谈起张仲景这个人物,他的一本书是极为厉害的,并且还被誉为世界医术宝藏,到现代这本书都是中医手中的经典,这本书就是有名的《伤寒杂病论》。
如果你是一名中医,你就能够明白,这本书的意义何在,它就是一本中医学的灵魂所在,目前为止,我国中医学的理论几乎都是以这本书为蓝本原型,进行改造和创新的;这就类似于金庸群侠中,一本《九阴真经》能够衍生出《辟邪剑法》和《葵花宝典》、《九阴白骨爪》等至高武功,而《伤寒杂病论》就是医学里的《九阴真经》。
不过张仲景的原稿《伤寒杂病论》,早就失传了,如今的这本书只是根据部分的《伤寒杂病论》的资料收集而汇编的,不过这本书不敢叫《伤寒杂病论》而只能叫《伤寒论》;后来一些中医又找到部分的《伤寒杂病论》的残页,这才有了《金匮要略》。如今市场上卖的《伤寒杂病论》,其实都是《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两者结合,再加入后代一些中医的独到看法,这才有如今的这部医书。
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说,要学好中医并不容易,除了有名师领进门之外,还有有大量的实践经验来支撑,对理论知识也是不敢怠慢的,除了要学习以上所提的书籍外,作为一名中医学员,还要学习,《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八十一难经》、《神农百草经》等等,这些知识比那科举八股文难多了,除了这些理论知识和内科知识外,中医也有外科的。
外科鼻祖华佗
到了东汉末期,中医学的外科鼻祖华佗出现了,如果说张仲景精通于内科疾病,那么华佗对外科的见解同样是不输给张仲景对内科的见解;华佗究竟有多么厉害,这样说吧!华佗是世界第一个发明麻醉的医生,也是中国第一个提出外科手术的中医,也因为这个外科手术,华佗被曹操给弄死了,而他记载的所有的医学成就书籍在狱中留给了一个小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本书籍再也出现身影了。
中医学在东汉时代是发展的一个鼎盛时代;而后代的医学大多数都是某个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分科贡献,中医们渐渐明白学得太杂根本无法专精,还不如专学一项,这就有了后代的各类疾病的看法。
药王孙思邈
而唐朝的孙思邈被誉为“药王”,这并不是说孙思邈成就超越了张仲景和华佗,而是因为孙思邈一生都在收集自己之前所有中医的药方,然后汇总在一起,我们可以说孙思邈是集合前人经验和大成,这才总结出一个大的著作。
不过中医发展的黄金时代到了元朝开始,中医就开始有一些没落的迹象,而到了明朝时期,中医又渐渐的有了起色,但中医早已不复当年的辉煌,再也没有出现过大神级别的中医了。同样的作为中医正统的经方派,中医被明清时期的温病派和时方派给取代了。
而李时珍作为中医最后的辉煌,他也曾总结说过中医药理已经开始沦落。不过因为中医的影响,我国各地的医学以及邻国的医学也逐渐的开始了发展,这就是中医的影响力。
小结
中医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文化和标识,在面对非典、新冠肺炎时,中医学的辩证治疗在西医束手无策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体现出极好的对症下药的手段,特别是在非典时期,中医牢牢地遏制住非典蔓延的趋势,这才给了西医治疗疾病和研究疫苗而争取到了机会。
西医的优势恰恰是中医的劣势,中医的优势同样的也是西医的劣势,或者中西结合才是最好的医学,中医是中华民族文化文明的瑰宝,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医仍然有广阔的发挥天地。
相关文章
-
盗墓贼盗古墓九次一无所获,考古队移走棺椁,专家:佩服墓主人
-
周恩来与习仲勋的真挚情谊
-
叙诡笔记|“铁丐”吴六奇真的救过查伊璜吗?
-
貂蝉为什么在关羽墓?貂蝉是怎么死的(有五个版本)
-
巍巍丰碑照后人:听毛泽民后人讲述先辈往事
-
唐朝和南唐以及后唐是什么关系呢?后两者是前者的后裔吗?
-
农历二月廿七,驿马日,东岳帝君诞
-
晨辉夕照映乡愁——水阳记忆
-
七品知县坐镇一方,实际权力非常大,为何不敢轻易得罪举人?
-
毛泽东:你瞎指挥,我就乱报
-
守信和明察下情的重要性:晋文公攻原的故事
-
【悦读】《史记·六国年表》讲了什么
-
朱元璋为什么叫朱重八?
-
他曾获得2次一等功,8次二等功23次三等功,部队以他名字命名
-
马超死亡之谜 马超是生病而死还是被曹操所杀
-
唐代宗的皇后是谁?
-
中国出过422位皇帝,只有这3位一生只娶一人,到死都不碰别的女人
-
农村13种铜制日用品老物件,70后都很少见,你认识几种你家还有吗
-
盘点历史十大千古奇才 中国史上十大智囊
-
柳公权是哪个朝代的 柳公权成功的背后故事是什么
-
浅析广德青铜句鑃
-
金银作为古代民间流通货币,为何都消失不见了,现在都去哪儿了
-
【民族魂 奋斗曲——三湘浩气壮河山】蔡和森: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
-
名将吴佩孚曾大败徐树铮和张作霖,为啥在北伐军面前不堪一击?
-
公元741年的那场大雪,真的拉开了大唐王朝衰败的序幕了吗
-
趣闻!古代的帝王为什么一生只能大婚一次?
-
唱歌跳舞、穿衣打扮现在人都喜欢,但你可知道它们的来源吗?
-
为什么在天庭里玉帝的地位最高,而“佛”的势力最大?
-
笑中带泪70年,30张老照片看完新中国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