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丢丢~灯登等灯”的《西游记》片头曲有多厉害?
说起中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西游记》绝对榜上有名。
从小大到,它陪伴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暑假期,百看不腻。
一个摄影师一台摄像机,25集戏拍了整整6年,为了节省拍摄成本,几位主演们还要去客串其他角色,我们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更是客串了将近20个角色,即使资金缺乏,拍摄条件简陋,但《西游记》的收视率依旧创下了89.4%的佳绩。
每当我们谈论起如何用一句话证明自己看过《西游记》?相信很多人脑子瞬间反应的是:
“啾啾啾啾 ~灯登等灯瞪灯等灯~”
没错,《云宫迅音》是西游记里大家最熟悉的一首bgm了,只要前奏一响起,就会立马让我们穿越到剧中。而《西游记》之所以能几十年经久不衰,除了演员们对剧本的精雕细琢之外,还离不开它的配乐,其中最经典的《云宫迅音》放到今天都可以算巅峰之作,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它到底有多牛?
我们先来重温一下:
这段音乐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没有标题的,大家后来为了方便记住取名为《云宫迅音》。
《云宫迅音》的主旋律是经典的七声清乐调式,结构为A-B-A-C的回旋曲式,虽然音符看起来没有那么华丽,但它的编曲丰富到像灿烂星河。色彩和弦和配器也相得益彰,融合度极高,给人很强的代入感。(没有找到许镜清原谱,分析只做参考,如有错误,欢迎一起探讨)
首先它基本用到了所有你认识的乐器,电子合成器、小号、小提琴、琵琶、古筝、打击乐器有中国的编钟、非洲鼓(邦戈鼓)、康佳鼓、架子鼓;电吉他、贝斯、电子鼓,除此之外还有女声吟唱。
民族乐器的运用保留了《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的传统韵味,电声乐器的加入又赋予了《西游记》神话和魔幻的气息,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的碰撞、现代音乐和传统音乐的结合,所有乐器的音色都被赋予了很高的可塑性,各自闪耀,但又不会闪着对方,整个乐曲层层递进,大气又具有氛围感。
(*其中电子合成器的运用在《西游记》之前的影视作品中是史无前例的,这个我们在后文中会详细提到。)
整个片头曲虽然没有一句歌词,也只有短短不到三分钟,但它却把西游记里孙悟空腾云驾雾上天入地、师徒四人一路艰难险阻降妖除魔、以及天庭那种蟠桃盛会地感觉用音乐表现的活灵活现。我们都说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表现,需要有目的性的结构,《云宫迅音》就是这样,它像文章一样有起承转合,不仅有精彩的“语句”,还有完整的“结构”和自己的“思想”在里面。
00:00秒
乐曲一开头合成器“咻咻咻~”的音色开门见山,烘云托月,紧接着“咚~咚咚~” 让我们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了孙猴子从海里蹦出来的场景,还带着一股童真的俏皮感。
这时候小号带出旋律“灯登等灯瞪灯等灯~”,仔细听这里你还会发现小号下面还有一层类似吉他失真效果的音色,氛围感极强,迷幻中又带着一种神秘感。
00:16秒
合成器“丢丢丢 ”之后bass的加入让旋律更加有线条,整个节奏听起来也更加有律动。之后古筝的旋律出现,同时还伴随着民族打击乐的铺底,中西碰撞的毫无违和感。
00:37秒
小号的主旋律进入,非洲鼓和bass line相互映衬,一点也不拖沓,充满律动感。
00:53秒
女高音开始吟唱,再加上编钟和古筝琶音的润色, 天庭仙气飘飘的氛围被营造了出来,特别要强调一点,编钟是古代上流社会的专属乐器,音色端庄又清脆悦耳,孔子曾经感慨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这部分旋律运用编钟的点缀来描述天庭生活,非常妙。
之后三角铁“叮叮叮”使整个旋律又充满灵气。嫦娥的舞蹈和音乐相互映衬,太美了!小时候看《西游记》时候曾一度认为天上住着神仙。
01:10秒
回到主旋律。
01:24秒
西洋交响乐出现,小提琴的音色给旋律烘托出一种天廷里端庄和大气的氛围,蟠桃盛会既视感。
01:42秒
女高音继续吟唱,但不同的是背景音乐由交响乐变为了民乐的编配,像是嫦娥下凡到了人间,依旧带着仙气的女声变得比之前多了份温婉,虽然旋律是一样的,但这里给人的是一种虔诚又荡气回肠的感觉,再配合上唐僧迎着夕阳独自骑马西行的画面,可以说十分应景了。
02:09秒
再次回到以西洋管乐为主旋律的段落,小号的音色在此刻显得非常宏伟,师徒四人翻山越岭坎坷前行,充满使命感。
02:25秒
电子鼓和非洲鼓的solo,通过音符展现出了狡猾的妖怪,斩妖除魔的孙悟空,桀骜不驯又充满神气。
02:42 秒
这个乐曲进入了尾声,竖琴的琶音给人一种拨云见日,拉开序幕的感觉,最后的海浪声和最开头相呼应,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开始了。
只有短短不到三分钟的《云宫迅音》,编曲却细节到了每一帧上,所有音符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生命。
一首真正优秀的音乐作品,它带给我们的“美”远远超过了“感觉”上的范畴,而更多地是“感受”。“感觉”只是 人脑对直接作用复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和感官系统的察觉情况,而“感受”中有“看见”,是可以触动到人们内心深处的。所以每当我们听《云宫迅音》的时候,它带给我们的“感受”非常立体,听觉、嗅觉、视觉,即便没有歌词脱离开画面,依然能感受到剧中角色一颦一簇的变化,而我们则带着自己的思考沉浸在音乐的情境中。
尤其对于影视作品来说,好的配乐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消除人们认为荧幕是哑巴的感觉,让画面更加具有感染力。
那么这首伟大的作品是什么诞生的呢?
这要归功于我们伟大的作曲家—— 许镜清。86版《西游记》中所有的配乐都是他所创作。
1942年,许镜清出生在东北黑龙江,那个年代吃饱穿暖就不错了,哪有什么艺术氛围,二人转是老百姓所能接触到的唯一“娱乐项目”,许镜清也是因此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买不起票大冬天只能扒在棚子的缝隙看,当时县城里只有两台钢琴还没有一个人识谱,想学音乐那简直天方夜谭,于是他只能自己慢慢摸索,一次偶然机会许镜清听到了二胡版的《四小天鹅》,他就自己做了把二胡,跟着乐曲模仿着拉了起来,到了中学时期,他终于有机会进琴房接触钢琴了,而当时的音乐教室由于室外长期没人,玻璃残破不堪还透风,他就这样在破旧的钢琴前面自学大一的课程,备战高考。
最后他从100个考生中脱颖而出,考上了音乐系学作曲,当时考官问他为什么选择作曲,他说 “那是音乐的最高境界”。
大学毕业后许镜清被分配到了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为记录片作曲,许镜清这样描述他在电影制片场的工作:“画面是两只鸟儿,配乐要能够体现它们之间从求偶、到相爱、到共筑巢穴生活繁衍中的情绪变化。”
许镜清对音乐总有着天马行空的大胆想法,他觉得只用两三种乐器做音乐太单调了,尤其在听到纪录片里庄稼丰收伴随的交响乐的时候,他决定开始尝试用更多的乐器来创作音乐。
83年许镜清接到了《西游记》剧组的邀请,而在此之前,已经有七位作曲家无功而返。导演杨洁说: “给《西游记》写个两分钟左右的片头曲,年底播出时候用,尽快完成,你怎么写就怎么配画面”
在没有任何画面的情况下配乐难度可想而知,《西游记》中天上的、地下的、海里的、降妖除魔,西天取经,还有佛教,这么元素怎样才能用两分多钟的音乐表现出来?刚开始的三天,许镜清一个音也没写出来。
我们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于是就在某天中午睡醒来后,许镜清迷迷糊糊听到了音乐声:“噔噔...叮叮...当当…”
当时窗外有两三个农民工正在敲打着饭盒边走边哼着调调,虽然不知道他们在唱什么,但是这种油腔滑调瞬间激发了许镜清的思路,他觉得这个音色非常像孙悟空挥舞着金箍棒那种充满力量的感觉,于是赶紧拿笔边哼唱边写了下来。就这样,经典的“灯登等灯瞪灯等灯”诞生了,我们仔细听乐曲的25秒至35秒这10秒的旋律,还真像是敲打饭盒的声音。
“这样一来,开头有了强劲有力、充满力量的主旋律,基本上,把象征唐僧的坚韧、孙悟空降妖除魔的正义表现出来了;后面这段,我请来歌手,用细腻柔和的女高音唱出“啊”的合唱旋律,互相交替,反复出现,高低起伏,悠扬抒情,与主旋律形成鲜明对比,也有了神仙世界的虚幻缥缈。两种主题,两种感觉,都具备了,这段音乐的描述性基本上达到我的目的。就这样,我围绕两段旋律不断变化,两三天时间,把整首曲子创作完成。”
就这样,从民工饭盒里迸发出的经典旋律“灯登等灯瞪灯等灯”就此酝酿而出,一首伟大的作品诞生了!
那段时间,许镜清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脑子里都是《西游记》里的各种人物形象,有次突然远处飘来了一个女生的感觉,许镜清就赶紧写了下来,小号和铜管的音色显得音乐很雄壮,有力量又充满了正义感。
“我们那时候,对音乐的理解,那就是说一种向前的,一往直前的那种感觉,它有一定的力度。那么那个女生一出来飘的声音,那就是一种幻想的东西,一种神话的东西,一种美的东西,让你产生无限的遐想,只要你可以想,给你一个充分的想象空间,那么就是这两种东西在里边交叉着应用,就形成了现在《西游记》的前奏。”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反常的艺术叮能是人民所不理解的,但是好的艺术永远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的。"《云宫迅音》在许镜清对音符的精雕细琢下,把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以及天庭神仙们的生活灵活现的展示给了观众。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首不论老小都能听得懂的音乐,没有任何距离感。
除此之外,《云宫迅音》所展现给我们的还有许镜清领先于时代的音乐审美。
80年代初,我们的整个文化氛围是偏保守的,大众接触到音乐大多还是通过广播和录音机,那会儿欧美的音乐文化对于我们来说是小众中的小众,甚至会有些排斥,大部分人对电子音乐的印象就是舞曲,觉得呜呜喳喳的也不能算“正经"音乐。而直到1985年,英国的威猛乐队来北京工体开演唱会,这是外国乐队首次在中国举办演唱会,也正是这时候,我们才第一次在家门口接触到摇滚音乐,感受电声乐器的氛围。
86版《西游记》82年开拍,83~84年间许镜清完成了全部的配乐,而且《西游记》是先有的音乐才后剪辑的画面,许镜清对电子合成器的运用可以说是中国电视剧史无前例的操作。
(*补充个知识点,由吴应炬作曲的动画版《西游记》插曲《人参果》,是第一部完全运用了电子乐器的音乐影视作品)
“有了电声,孙悟空会更神,妖怪会更恐怖”
《云宫迅音》中使用的是电子合成器是YAHMAHA DX7,YAHMAHA DX7是合成器历史上的里程碑, 而且它是世界上第一台拥有LCD显示屏和可为音色更名的合成器,在当时的欧美音乐圈非常火爆,它在全球的 总销量达到了六位数。
DX7不仅可以被任意编辑,而且它的音色采样非常广泛,从传统乐器到现代的锣和钟声,在当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音色时代。
DX71983年才被YAMAHA公司生产出来,而我们的许镜清在同年就运用了此型号的电子合成器做音乐,不仅自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还让大众第一次听到了这么新鲜的”玩意儿”,再加上用电声乐器描述经典名著的故事,是一次非常前卫又大胆的尝试。
YAHMAHA DX7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最终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而许镜清的音乐路依旧坎坷。
在当时的年代,有人认为用电子音乐这种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来歌颂中国传统四大名著是一种精神污染,如果不是导演杨洁的大力支持,很可能就没有现在的《云宫迅音》了。
许镜清为《西游记》剧组写了整整15首作品,上百段配乐,除了《云宫迅音》之外,《敢问路在何方》,《天竺少女》,《女儿情》、《猪八戒背媳妇》等都是非常经典的作品,但许镜清只收到了8000元彩铃费和某网站的2.7元的音乐版权费,他几十年来最大的愿望就是办一场《西游记》音乐会,却屡屡碰壁。
2016年,74岁的许镜清因为心脏问题在鬼门关走了一趟,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要把音乐会办起来,最终他接受了“众筹”的方式,再加上自己毕生的积蓄,终于在人民大会堂实现了自己《西游记》音乐会的梦想。
“作曲先做人,诚实、谦虚、追求,应该是人生的坐标。我在作曲前,首先要净化心胸,作曲时从不去考虑这个曲子会赚多少钱,能出什么名。如果抱着这样的目的,肯定不会作出人民大众欢迎的曲子。虽然音乐也市场化运作了,但每当我有创作任务时并不是计较报酬,而是看看这歌是否适合自己创作。”
86版《西游记》距今已经过去34年,但它依然有着蓬勃的生命力,《云宫迅音》 放到今天都是一首非常值得考究和学习的新民乐作品,丝毫不落伍。
可为什么在音乐资源越来越好的今天我们反而很难再创造出经典的音乐作品了?
在这个急于娱乐化和商业化的年代,很难再有那种对每一帧都“精雕细琢"的劲头了,我们缺少的是不被音乐理论束缚的“天马行空”,以及对音乐的那种“匠人”精神。
我们不能忘记经典,更要反思自己。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部分参考资料:
86版《西游记》背后的故事;
许镜清专访;
策划:达达
作者:YY
编辑:YY
相关文章
-
世界上有没有十尾狐狸?九尾狐能不能变成十尾狐
-
无天佛祖是如来佛祖的恶性面么?无天佛祖是谁?
-
被骗了!西游记中的红孩儿并非孩子
-
西游记七大圣都有谁 西游记七大圣谁最厉害
-
世人会因何事坠入泰山王所掌控的地狱
-
影迷们,好久不见!直击巴城部分影院复工首日!
-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 西游记的作者之争
-
目中无物的美猴王
-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
-
西游记中每次唐僧被妖怪抓住,为什么每次只有白龙马能逃过一劫?
-
唐僧之母与水贼刘洪,两人之间道不明的关系
-
经典话剧盛大开场!门票免费抢!『保利西海岸』为国潮文化狂打call!
-
记得当年被推下海的宋祖儿?湿身后身材尽显,明明很瘦却能看到肉
-
妈祖生前究竟是谁?妈祖的传说
-
翻拍的四大名著,没一个对得起原著
-
《西游记》新片来了!张馨予主演,特效大胆,妖怪形象可怖煞人
-
玉帝和如来哪个大?咱这集就来查查玉帝的底细,他究竟是什么来头
-
八戒不识观音,沙僧不识菩萨,秘密就在如来对悟空说过的四个字里
-
生肖猪的象征意义!
-
“清凉解暑剂”已送达,拯救你的小情绪
-
九天玄女的含义 为什么叫九天玄女
-
关于第八殿阎王 都市王简介
-
猪八戒白胖形象错了:明代中国没白猪(八戒形象实为黑胖)
-
金童玉女的由来 金童玉女斗法的故事
-
孙悟空不可能和白晶晶谈恋爱,因为白骨精根本不是女人!
-
孙悟空打死六耳猕猴后,唐僧为何不再念紧箍咒?你看他的真身是啥?
-
西游记中的11大神兵利器,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会选哪种兵器?
-
“真假美猴王”到底争的是啥?观音说出真相,颠覆你的认知
-
《西游记》四圣试禅心:巧用“岗位建模”选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