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敕”、“旨”这些皇帝专用语都是什么意思
虽说“诏”“谕旨”一类东西离我们已是相当遥远的事, 可我们今天仍能够在古装戏等一些地方见到它们。
“诏”这种文种始创于秦始皇, 他之前称“命”或“诰”或“誓”。“诏, 照也, 人暗不见事宜, 则有所犯, 以此照示之, 使诏然知所由也”, 意思很明白, 类乎现如今的命令与告示, 不过它属于所谓的君命文种, 是君王专用的, 一般人用不得, 另外它也有一些现在见不到的用法, 譬如君王荒唐, 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 玩火烧身, 弄出下台的危险, 不得已下个“罪己诏”;君王有喜事高兴放些无关紧要的犯人有“赦诏”;赏赐臣子叫“恩诏”;君王准备上天国了留个“遗诏”等等。
在古装戏里和“皇帝诏曰”一样常见的还有“谕旨”, 后者有清一代皇帝通用, 宋官员奏准后拟旨叫“敕旨”, 元诏书别称“圣旨”, 时下有的古装戏不管什么朝代都来个上谕“皇上有旨”, 那是编剧先生开我们的玩笑, 考我们历史知识。“谕旨”合一块说并不妥当, “谕”是皇帝直接发的命令或告示, “旨”与宋朝的“敕旨”相同, 为臣子有所请而发。
大体说来, “命”、“诰”、“誓”、“诏”、“谕旨”是同一文种, 只是用的朝代不同。不过得看到, 这些名称有的后来变化很大, 几乎和原来的意思完全不一样。譬如“诰命夫人”的“诰命”与这里说的“诰”或“命”就不是一回事, “诰命”是一种世袭制度, 始于宋, 明成定制。究其缘起, 得追溯到汉初, 高祖刘邦分封功臣, 给他们“丹书铁券”——把分封的内容用丹砂写在铁制的契券上, 为示慎重, 防止假冒, 刘邦还将铁券从中剖开, 与诸侯王各执一半, 诸侯王分封到的爵位和邑地是世袭的。唐人光大了铁券制度, 铁券的内容扩大到了保证生命安全方面, “卿恕九死, 子孙三死, 或犯常刑, 有司不得加责, ”这是《辍耕录》所记吴越王钱镠铁券的内容。当时的皇帝似乎挺有那么点幽默感, “九”、“三”为约数, 极言其多, 这儿也就是免死, 倘若受封者愚蒙, 犯一次死罪在墙上给自己画一划, 那也好玩。
“敕”这个字有点吓人, 古装戏和庙堂多见, 其实它原来仅是一般的训诫, 魏晋以后才逐渐成为皇帝大人的专用文种, 一般人只好用“诫”或“训”, 如“家训”、“诫子书”之类。“敕”的用途是训诫臣下, 逮及有清一代, 这基本作用也没有变, 但它的用途也有扩大的时候, 特别是唐宋两朝。
还有一种文体是今人看书看戏常见的, 那就是“策 (册) ”册封册封, 这是皇帝在重大人事方面有所兴革时使用的。
上面讲的是所谓下行文种, 臣子给皇帝上书的上行文主要有两种, 一曰“奏”, 一曰“表”。“奏”源于商、周, 相当古老, 后来的“奏本”、“奏折”、“题本”都是同一个东西。“奏本”与“题本”为明代区分, 公事称“题本”, 私事或循例奏报的事情叫“奏本”。“奏折”创于清朝, 开始时是“小报告”, 即所谓密奏, 不同于一般的“奏”, 后来“打小报告”的多了, 弄得皇上分不清哪些是“小报告”哪些是“大报告”了, 干脆把它们合一块儿。“表者, 明也, 标也, 如物之标表。言标著事序, 使之明白, 以晓上主, 得尽其忠”, 看来开始时“表”的用途相当广泛, 但凡论谏、劝请、陈乞、进献、推荐、庆贺、弹劾、讼理、陈谢皆可用“表”。六朝以降, “表”逐渐定型为贺书, 国家、皇帝有什么喜事, 下面“表”便雪片般飞来。皇帝马屁给人拍得最多, 自然也有讨厌空话的时候, 明朝时干脆将“表”的格式和用语都固定下来, 各地表文汇交礼部, 礼部弄个目录给老人家过目就完了。
我们知道“诏”“谕旨”之类虽然带着吓人的王气, 可它们大都不是国王本人的手笔, 它们是我们今天叫秘书的人写的。先秦的秘书就是史官, 国王的言行、国家的大事由他们记录, 国王的命令也由他们撰写。当然他们只能算“兼职”秘书, 他们还干着许多超出我们现在理解的秘书权限的事情。比如殷商信奉鬼神, 那时的史官是鬼神的代言人, 国王和卿士商定了什么事情, 做之前要决疑于由史官掌管的龟、筮, 如果史官说兆头不好, 国王再怎么想干, 事情也做不了。周以后敬鬼神而远之, 但那时做史官的要提国策, 还得监察百官。严格意义的职业化的秘书及其机构形成于汉朝, 即尚书。尚书原为管理皇帝文物的小官, 后来渐渐发展为秘书机构, 叫尚书台, 设令和仆射两个类似现在正副秘书长的官, 负责诏书的起草、颁布, 奏章的接受、审核。东汉尚书的权力大得很, 朝臣要参与决策得加上“录尚书事”的头衔, 尚书台 (办公厅) 统管一切, 行政总枢 (国务院) 形同虚设。
相关文章
-
专家在罗布泊找到惊人线索,山海经记载并非神话传说,而是真的
-
古代皇帝如何给官员发工资?
-
秦桧和岳飞之争:宋朝最后崛起的机会在将相争斗中彻底消失
-
邢福来:走进统万城考古
-
微小说:一位年龄造假的局长“驾鹤西去”以后……
-
陈永贵是文盲总理,但是上将许世友就是佩服他,总想坐在他身边
-
千年骗局“孔融让梨”:聪明是一种病!
-
《周翀揭秘》|全国掀起革命热潮,清政府无奈重启袁世凯以保江山,没想到...
-
周总理对我的关怀和教导使我永远铭记难忘
-
解放军班长空手夺机枪,许世友司令员盛赞对越反击战英雄
-
军师曹刿改行当刺客:军师一哥曹刿和刺客一哥曹沫的神秘身份?
-
腹有诗书气自华作者,宋朝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
-
古人都是怎么夸人的?
-
伴公主如伴虎!古代驸马出轨被这样对待
-
子婴和秦二世之间是什么关系:叔侄关系最可信(民间说法不一)
-
野史趣闻:古代称呼有等级“太太”不能乱叫
-
不断砥砺深厚家国情怀
-
元朝之前是什么朝代?
-
张祥同志逝世
-
杨开慧书信1982年被发现,她对丈夫毛泽东这样说:我要吻他一百遍
-
刘备简介:刘备有几个儿子及其死因
-
夏朝无法被证明存在,中国文明史,真的只有3700年吗?
-
以辛亥觉醒年代 以红色赓续未来
-
古代化妆趣闻:古人也有护肤品桑白皮作洗发水
-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桂系军阀三巨头下场如何?一个逃到国外,一个死在台湾
-
未解之谜:越王勾践的青铜剑竟然千古不锈
-
他曾是许世友麾下师长,也是开国上将,成就和许世友不相伯仲
-
历史如何转折:邓小平的7项决议
-
【专稿4】东方天亮时,已是霞满天——纪念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自西柏坡进京七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