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老子是否化胡?佛、道二教争辩千年后,忽必烈帝师八思巴一锤定音

原标题:老子是否化胡?佛、道二教争辩千年后,忽必烈帝师八思巴一锤定音

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佛教自天竺、经西域传入中土后,并逐渐在中原流传起来。面对这种来自异域的文化,道教于西晋初期,提出了“老子化胡”之说,对于道教的这种挑战,佛教奋起反击。于是,佛、道两教争辩遂起,绵延时间竟达千年之久。

当初佛教传入中原时,道教还未产生。当时,自汉初奉行的黄老之学仍在流行。为了适应汉文化的环境,佛教便攀附黄老,开始先在皇室与士大夫之久传播。

东汉后期,张道陵创立道教之后,经过魏晋士族的提升与改造,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老子是否化胡?佛、道二教争辩千年后,忽必烈帝师八思巴一锤定音

西晋惠帝(290-305年)时,天师道祭酒王浮在与僧人帛远的争辩过程中,根据东汉以来流传的“老子化胡”传说,作《老子化胡经》,说的是老子西出阳关,经西域至天竺,化身为佛,教化胡人,因此产生佛教,借此宣扬道在先、佛在后,道是老师、佛是徒弟,道教的地位应在佛教之上的自我尊大思想。

南北朝时期,道教根据《老子化胡经》,与佛教互争长短。

南朝宋泰始三年(467年),道士顾欢作《夷夏论》,认为东晋是夷狄之教,又将宗教问题上升为民族问题,进行论争。

为此,佛教方面的人士纷纷作文进行争辩,僧绍作《正二教论》、谢镇之作《与顾道士折夷夏论》、朱昭之作《难顾道士夷夏论》、慧通作《驳顾道士夷夏论》等,展开了“夷夏之争”。

此次论战,上至朝臣奏疏,下至世俗百姓,皆时有辩论。北魏孝明帝时,昙无还与道士姜斌在宫廷辩论《老子化胡经》真伪,最后道士姜斌被崇信佛法的孝明帝发配马邑,道教暂时受挫。

老子是否化胡?佛、道二教争辩千年后,忽必烈帝师八思巴一锤定音

隋唐时期,“老子化胡”之争仍在进行。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沙门彦宗撰《辩教论》,斥老子化胡之说。

唐朝建立后,以老子与唐室皆为李姓,予道教以特殊礼遇,唐太宗更明诏道教居于佛教之上,定道先佛后之席次,成为唐朝一贯方针,道教得到蓬勃发展,佛教遭到压制。

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沙门静泰、道士李荣等奉诏聚集于洛阳宫内,辩论《老子化胡经》真伪。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诏僧、道集于内殿,定《老子化胡经》真伪,沙门明法抗争,下诏禁毁。洛阳大恒观主恒道彦等人上表争辩,敕曰:“道、德二篇,空、有二谛,莫不敷畅玄门,阐扬妙理,何假化胡之为,方盛老君之宗?”不许所请,但其后仍有流传。

老子是否化胡?佛、道二教争辩千年后,忽必烈帝师八思巴一锤定音

到了宋代,宋真宗赵恒崇信道教,又使老子化胡说兴盛一时。王重阳创全真教,使道教成为精英流派,并国教化。后全真道士根据“老子化胡说”,画出“八十一化图”,以图像的形式,诠释了“老子西出化胡”的故事,成为老子化胡说新的传播形式。

进入蒙元时期,佛、道争论更甚,老子化胡之说,仍是争论的重点。

蒙古宪宗五年(1255年),蒙哥大汗命阿里不哥在和林主持了一场宗教辩论会。在会上,以少林长老福裕为首的佛教,联合伊斯兰教、基督教一起向道教发起进攻,最终以李志常为首的全真道败北,判定《化胡图》为“伪经”,焚毁经文及印版。

宪宗八年(1258年),蒙哥大汗再次命令忽必烈在开平府大安阁举行一场规模空前的佛、道教大辩论。

老子是否化胡?佛、道二教争辩千年后,忽必烈帝师八思巴一锤定音

佛教方面,以那摩国师为首,另有萨迦派教主八思巴(后为忽必烈帝师),共有三百余僧人参加;道教方面,以张志敬为首的全真道士二百余人参加;忽必烈尚书姚枢等二百余人被聘为总裁判和公证人。

佛、道两教各派十七人参加辩论,辩论会上,主要的辩论焦点就是《老子化胡经》和《八十一化图》。

据史书记载,在会场上,道士们当时要么是回答“无答”,要么是“不曾闻得”,要么是“不敢持论”。当被逼无奈时,道士引证《史记》来回答。

八思巴即抓住道士的漏洞,问:“汝《史记》有化胡之说否?”

道士回答:“没有。”

八思巴再问:“你们那位李耳先生所写的经书叫什么?”

道士回答:“《道德经》。”

八思巴三问:“除了《道德经》之外,李耳先生还写了什么别的经书没有?”

道士回答:“没有。”

八思巴四问:“《道德经》中,老子提到过半点有关自己化胡的故事吗?”

道士回答:“没有。”

八思巴五问:“最有权威的历史书籍《史记》中,没有说过化胡这么一回事;你们李老君自己写的书里,也是连个影子都没有提,其为伪妄明矣!”

老子是否化胡?佛、道二教争辩千年后,忽必烈帝师八思巴一锤定音

辩论到这里,“道者辞屈”。总裁判姚枢当众宣布:“道者负矣!”并判定四十五种伪经名目,焚毁伪经文及其印版。

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忽必烈诏令:《老子化胡经》、《八十一化图》列在焚毁之首,并派员查验《道藏》,最后裁定仍有三十九种伪经,集中焚毁,立碑为证。自此,历经千年的佛、道二教关于“老子化胡”之说的争论才告终结。

进入明代之后,“老子化胡”传说,主要以壁画的形式,出现在明代诸多道教宫观内,使“老子化胡”传说遗留下来。而这,尤以崆峒山老君楼“八十一化图”为典型代表。

本文参考自:《中国宫观故事》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