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其实并没有那么差,他面对的难题即使开国皇帝都解决不了
崇祯帝朱由检可谓是最令人同情的亡国之君,他一生勤政节俭,如履薄冰,却难挽大厦将倾,面对李自成进军北京,没有南迁而逃,最终是城破而自缢以身殉国。
可以说在这位亡国之君身上,有着太多令人惋惜的遗憾之处,那么这位皇帝若是生于平世,会不会有一番作为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
以历史来看,崇祯帝朱由检的风骨值得肯定,但是他的能力的确太差劲。再通俗点来说,这位皇帝就是人品可以,但是治国理政能力太差劲。但其实崇祯帝颇有一些生不逢时的无奈之感,若他生于平世,其实也是会有一番作为,不说会成为一代明君,但成为合格的守成之君还是没问题的。
一、换角度来看,崇祯帝面对的最大难题即使开国皇帝都解决不了。
崇祯帝继位以后,面对的最大难题不是明面上的内忧外患。而是政令难以实施下去,并没有掌握实权,而且下面的文官集团可以隐然对抗皇权,甚至皇帝都要受其蒙蔽。
纵观崇祯帝上位之初铲除魏忠贤之举,可谓是有板有眼,先是将魏忠贤的各种阴招一一应付过去,再以魏忠贤的死敌文官集团压制魏忠贤,自己坐收渔翁之利,轻轻松松就收拾了魏忠贤这个权倾朝野的大太监,连一点风浪都没有,过程干净利落。
崇祯帝通过铲除魏忠贤之举,被当时人视为圣明之主。在今天单就这件事来看,其实也是相当高明,当时崇祯帝不过17岁而已,这个年龄,在今天也不过是学生罢了,能有如此之举,一般人真干不了。
但铲除魏忠贤以后,崇祯帝就太过理想化了,认为魏忠贤恶贯满盈,掌握的厂卫系统也是畸形存在,于是连厂卫系统的实权都给剥夺了,是“诏内臣非奉命不得出禁门”。
就跟很多人认为杀了奸臣,天下就会好了,就会众正盈朝一般的道理一般。其实杀了奸臣,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进行改变,天下依旧是那般乱套,局势也依旧会越来越恶劣的。
更何况崇祯帝还是做错了改变,是从根本上自废武功,使得可以制衡文官集团的厂卫系统成为摆设,自己可谓是没了耳目,任由文官集团蒙蔽了。
这时候所谓的积重难返,最大的积重其实就是历经二百多年的时间,明朝的文官集团,太老油条了,权力太大了,而且已经变质。
打这么个比方,比如说新成立一个部门,刚开始大家彼此之间都摸不清楚,对于各项事务也是摸不透,都是兢兢业业,还不会拉帮结派什么的,但是时间越久,了解越深,老油条就出现了,拉帮结派情况也出来了,越往后,这种情况就越严重,对于领导的个人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有能力才能管理住,没能力的话,那就真的只能是摆设了。
明朝当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此,文官集团权力越来越大,是你中有我我只有你,虽然斗来斗去,但是皇权也是他们一致对抗的目标。更要命的是,忠心于国家和皇帝的官员太少了,大多是以私人利益为先,甚至心中没有国家利益,不然李自成攻破北京以后能有那么多投降大臣排队等着当从龙之臣?
在这种情况下,崇祯帝这个看似最有实权的亡国之君,其实并没有多少实权,对于朝局根本做不到真正的掌握。
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崇祯帝只能再度起用宦官,以制衡文官集团,同时使得自己不受蒙蔽。
像在崇祯四年,崇祯帝起用“太监李奇茂监视陕西茶马,吴直监视登岛兵粮、海禁”。
当时“群臣合疏谏”,崇祯帝是“不听”。之后廷臣再次提及此事,崇祯帝气愤而无奈地说道:“诸臣若实心任事,朕亦何需此辈”。
可以说这时的官僚体制从上到下已经烂透了,除非是推倒重来。开国皇帝来了,都不一定能解决,最多凭着高超的政治手段,压制住群臣,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让这些开国皇帝,从头再来,从北打到南,甚至从南打到北,都不是问题。但是让他处于一个垂垂老矣的政权之中,政不通令不达,有力无处使,自己还没有办法抛弃这一切,是另起炉灶重新培养势力,只能想办法先控制朝局,然后再解决各种内忧外患,那难度其实更大,至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不要想了。
这也是开国皇帝很多,中兴之主却寥寥无几的原因所在。虽然从无到有,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推倒腐朽的墙,重新再建,只需要推倒。而到了王朝后期,皇帝就相当于腐朽墙上坐着的人,不解决问题,有一天墙就会塌,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是破而后立或者推倒重建,但这不是革自己的命吗。只有少数聪明人,利用炉火纯青的政治手腕,在不推倒墙影响自己的前提下,进行局部改变,进行墙体加固罢了,是为中兴之主。不过这也只是减缓墙倒塌的时间罢了,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只是短暂的,如果后继无人,那么中兴的成果会很快消耗殆尽,诸如汉宣帝与汉元帝这对老子英雄儿平庸的父子。
平心而论,这样的局势对于皇帝个人能力要求太高了,开国皇帝都不一定可以,必须得是中兴之主那样的人才可以,而且只是稳住局面,不是彻底解决问题,时间还不能太短,毕竟政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以崇祯帝的水平,应对这样的局势,出现这种情况也属正常,不能太过苛刻他,换成一般人恐怕连魏忠贤那关都过不了。
二、崇祯帝“生性多疑”的另一面体现,同样值得人深思。
关于崇祯帝的评价,一般评价最多最普遍的是“刚愎自用”和“生性多疑”。
客观来说,崇祯帝能有如此评价并不冤,他在位时期的确是如此,是疑心太重,动不动就诛杀大臣。根据统计,崇祯帝在位17年,总督级别高官,被诛杀7人,巡抚级别大员,被诛杀11人。
但换个角度来看,其实也可以看出崇祯帝已经是有点破罐子破摔,以为杀了魏忠贤,文官集团会全力支持自己,局势会越来越好,结果没想到受制于文官集团,还被蒙蔽,自然就开始是不信任任何人,疑心越来越重,因此是对大臣越来越苛刻,乃至是大开杀戒。
可以说崇祯帝的用人是一塌糊涂,但并不能将过错都归于他一人身上。从另一面来看,这是他对于文官集团的无力反击,甚至可以说是不知道集中在哪一点,只是愤怒而无差别的反击罢了。
当然也不能说崇祯帝就没有问题,他的问题其实最大,是识人不明忠奸不分。诸如竟然重用温体仁和周延儒这两大奸臣,不仅于国事无补,反而使得内部倾轧越来越严重,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像那些盛世,为什么皇帝圣明不说,贤明大臣也是层出不穷?
这不是凑巧,而是正因为皇帝圣明,所以才会使得有能者上位,会挖掘出人才,而小人得志不了。
而且像卢象升之死,还有孙传庭之死,崇祯帝的处理太差劲,可谓是寒了天下人的心。
崇祯帝就如同拿到一手不算烂的牌之人,虽有内忧外患,要能臣有能臣,要名将有名将,如果可以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那么自然是赢家。可惜他没有发挥出好牌的作用,面对庞大的文官集团,是控制不了也跳不过,因此是屡屡出错牌,最终不只是输了江山,更是搭上身家性命。
最后客观来说,崇祯帝虽非雄才大略之主,但也不是昏庸之主,不然不会轻轻松松过了魏忠贤那关,他的水平其实可以说是一般,只不过面对王朝末期积重难返的局势,显得是一事无成还屡出败笔,他有责任心,但方向却不对,政治手腕却不高,所以根本控制不了历经二百多年,已经变质的文官集团。
不过若是他生于平世,如果王朝没有那么多内忧外患,文官集团也没有经过长时间拥有那么大实权的话,没有这一大阻碍,可以政通令达,可以不受蒙蔽,以崇祯帝的责任心和勤政,虽说当不了明君,但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还是没问题的。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中国大历史,更多独特视角,原创文章请持续关注~
相关文章
-
民国的绝唱,为何她会选择“离开”?
-
蚩尤的坐骑“食铁兽”到底是啥动物?难怪他最后会输给黄帝和炎帝
-
银牌天使、宇宙大将军,古代这些奇葩官职都是干什么的?
-
雷峰塔为什么会倒了,还真和白娘子有关
-
猪八戒用鼻子开路唐僧许下头功,到了西天如来为何不认账?
-
毛主席特批的两位开国将军,都立下怎样的战功?竟被破格晋升
-
战功赫赫的开国上将被儿子拖了后腿,让主席彻查高干子弟
-
张国焘叛逃后,最后为何去了加拿大,他的晚年又是如何度过的?
-
关于赵云的故事有哪些 从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什么来
-
金箍棒一共有四届主人,难怪孙悟空是最差的一届,看看它的逆天来历
-
一物一故事丨密云区水库中学曹宇航:青花瓷,让我心生敬意
-
红楼梦王家结局是什么:王家后继无人(王子腾病死任上)
-
霍去病杀李敢之谜 揭秘霍去病为什么杀李敢?
-
每天学党史(第124期)
-
就这货,波斯第一美女,还有13名男子为她自杀
-
太监为了夺权将一个傻子推上皇位谁知此人成了一代明君
-
《人民的名义》:汉东省组织部部长吴春林和高育良是一伙的吗
-
今日渤海网,沧州职院200名师生义务参演《人民的选择》
-
管仲协助齐桓公治理国家,做了一件事,竟成为后世青楼祖师爷
-
中国古代智商排名前5,诸葛亮垫底,第2名每晚都会梦到
-
我国是怎么从一夫多妻到一夫一妻的
-
平定七国之乱的将军是谁:周亚夫(最终因绝食吐血而死)
-
古代皇帝死后,为何遗体要摆放几个月才入土,尸体腐烂了怎么办?
-
古人衣服那么长,都拖在了地上,难道不怕把衣服弄脏吗
-
古代采花贼怎么作案?别被电视骗了,其实根本不用悄悄进门
-
猪瘟毁了李世民的凌烟阁,也毁了十三朝古都长安城
-
真实历史的大理段氏和姑苏慕容,竟相爱相杀了几百年
-
看似疯癫实则神仙,有人想迁移祖坟,他一席话助人于无形
-
中国当代“教父”——土皇帝禹作敏的江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