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北大荒夜读|《用北大荒精神锻造农业航母》(二)

原标题:北大荒夜读 | 《用北大荒精神锻造农业航母》(二)

北大荒夜读|《用北大荒精神锻造农业航母》(二)

北大荒夜读|《用北大荒精神锻造农业航母》(二)

播音 | 姚姝娟

《用北大荒精神锻造农业航母》(二)

王守聪

北大荒夜读|《用北大荒精神锻造农业航母》(二)

因担负党的使命而生

因适应民生需要而兴

黑龙江垦区因国家战略而创建,在承担国家使命中成长,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在北大荒的光辉实践,是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真实写照。

北大荒夜读|《用北大荒精神锻造农业航母》(二)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农村开辟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到达延安,为减轻人民负担,“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把没有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1947年春,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按照“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战略部署,点燃了开发建设北大荒的星星之火,“粮食工厂”扎下根,以老八路周光亚为代表的革命军人成为电影《老兵新传》的原型,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作为原型印在了一元人民币上,成为保持发扬革命光荣传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象征。

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开发建设北大荒。引进苏联全套农业现代装备、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创办了友谊农场。王震将军率领十万官兵开赴北大荒,北大荒先后迎来了20万支边青年、10万大专院校毕业生、54万城市知青,“马架子”、“地窨子”成为北大荒精神诞生的摇篮,实现了“千里沃野变良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祖国边陲亘古荒原变成了世界最大的国有农场群,创造了沧海桑田的人间奇迹。

改革开放时期,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大胆引进国外先进农机、技术、管理,快速提高农业现代装备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推行“以稻治涝”等战略,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跨越式发展,每年所生产的商品粮能够满足1.6亿城乡居民一年口粮供应,有力回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建成了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大农场套小农场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粮食单产超过了美、英、德、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跻身世界第一阵营,打破了西方农业现代化不可超越的神话。大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打造了九三集团、完达山乳业等一批具有引领和支撑能力的农业产业化头部企业。大力实施农垦小城镇建设战略,城镇化率达到85%,实现了“耕作在广袤的田野上、生活在现代化城镇里”的梦想,展现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

北大荒夜读|《用北大荒精神锻造农业航母》(二)

进入新时代,牢记“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努力形成农业领域的航母”的嘱托。北大荒集团党委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方面在经营体制上转型升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党领导的国企运行机制。一方面在经营战略上,做实大基地,夯实中国粮仓,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强大企业,增强竞争力,打造农业生产商、制造商、服务商和国际化大粮商;发展大产业,从开发农业自然资源为主转向资产资源整合、全产业链拓展优化升级为主。全面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从“大粮仓”迈向“大厨房”“大工厂”“大市场”,做大了以九三粮油、完达山乳业等为主体的综合加工企业,形成了生产经营向基地和市场两端延伸、具有市场覆盖和行业技术领先优势的“一体两翼”经营体系;探索了“农服集团+区域农服中心+农(牧)场综合服务总站+规模经营主体”的市场化新型农业服务模式,形成了覆盖垦区、面向全国的“双控一服务”经营格局;组建粮食收储集团,推进粮食物流、冷链分销库等项目建设,构建覆盖全国的经销网络,形成了“三库一中心”市场布局。

往期回顾

北大荒夜读 | 《用北大荒精神锻造农业航母》(一)

策划:北垦融媒 北大荒融媒体

播音:姚姝娟

平面编辑:迟慧 钱泊羽

统筹:张永刚

监制:韩志营

获取更多信息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