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奇闻趣事 > \

走进贵州苗族 体验洞葬风俗

走进贵州苗族 体验洞葬风俗

当地苗族作品

在距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城北21公里处的齐伯乡桃花村,草木葱郁,群山环绕。而在一座名为"老熊山"的陡峭半山腰上,一座天然的喀斯特岩石溶洞将山活生生地劈开了一个天窗,但洞内却显得格外森严与神秘。

同样,该洞有一个森严肃穆的名字-;-;棺材洞。

提及棺材洞,其历史可追溯到1200多年前,是附近5个民族村寨中的刘姓苗族墓葬。千百年来,山寨刘姓苗家按血缘亲疏将死者棺木叠放洞中,不分死亡先后,也不分男女老少,抬进洞就一层一层往上垒叠。时至今日,该洞尚存有500余具棺材,是目前贵州省数十个棺材洞中存放棺材最多的棺材洞。

走进贵州苗族 体验洞葬风俗

走近棺材洞,洞外树蔽藤挂,甚为肃穆,一条东西向的季节河流从山前奔啸而过。洞内厅堂宽大无缝隙,干燥凉爽。洞口向南,分大小两洞,大洞口宽27米,高21米;小洞口宽10米,高15米。洞口距平地高约17米,东西长45米,南北宽24米。

环顾岩洞,存放的棺木均靠近洞口,置于通风、见光、干燥处。或叠置、或单层陈放,依地形分成4组,形制有船形棺、圆木棺、方形棺、梯形棺、长方形棺、现代棺6种,大多保存较为完好。

事实上,正是洞口宽敞、空气流通、洞内干燥的自然环境,成了棺木置放的理想场所。加之苗族同胞代代传承的民风民俗,这个大山深处的岩洞俨然成了一个天然的"棺材博物馆"。

走进贵州苗族 体验洞葬风俗

在棺材洞里,曾出土了宋代的部分文物,其中两件鹭纹彩色蜡染折裙,更是难得的珍品。该折裙融蜡染、挑花、刺绣、填彩为一体,对研究彩色蜡染的历史有着极高的科研价值,并首次进入了中国文物精品展的殿堂,目前已被收藏在贵州省博物馆。

关于棺材洞的来历,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凄美的"勿概港"的故事。

"勿概港"为苗语,意即跳起来。相传很久以前,一个当地的苗族后生与桃花冲一个刘姓的苗家姑娘在跳花场相识,两人一见钟情,便很快产生了爱意。后生给美丽的姑娘戴上一只精制的铜手镯,作为相爱的信物。

走进贵州苗族 体验洞葬风俗

由于刘姓姑娘生母早逝,后母待她非常刻薄,刘姓姑娘常常吃不饱穿不暖,受尽了折磨。一次过节,家里打粑粑杀鸡庆祝,但狠心的后母仍然不给姑娘吃。嘴馋的姑娘趁后母不注意,抓起一块炒好的鸡就送进嘴里,然而还是被后母当场发现了,并被狠狠训斥了一顿。姑娘不敢咀嚼,喉头被整块鸡骨头当即卡死。

以为姑娘已经断气了,狠心的后母便将她丢在村寨后的一个山洞里,也不用任何东西掩埋。后生知道此事后,赶来向姑娘后母索回铜手镯信物,但后母说姑娘戴的手镯太紧了取不下,要后生自己去岩洞里取。后生寻到山洞看见姑娘后痛哭了一场,尔后拉着姑娘的手取手镯。突然,姑娘苏醒过来了,后生转悲为喜,将姑娘接回家成了亲。

走进贵州苗族 体验洞葬风俗

从那以后,桃花冲苗家死了亲人后都将棺材安放于此洞中,希望死者都跳起来,复活再生。而这个山洞就是现今的棺材洞。

但是,并非所有的苗家刘姓死者都能安置在洞中。在当地人的习俗里,死后棺木存放洞中叫"进城",土葬田野叫"下乡"。非正常死亡的就不能"进城",只能"下乡"了。而每年清明时节,死者亲属入洞漆棺,则称为"上坟"。

如今,棺材洞作为研究民族历史、葬俗传统工艺的重要"标本库",也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走进贵州苗族 体验洞葬风俗

洞葬,民间有民间朴素的说法,但在学者眼中则有其浪漫的解释。比如,一位高坡的苗族学者认为:"他们(指苗族)的祖先居住在黄河流域,神农氏就是他们的老祖宗,由于战争失败的历史原因,祖先们被迫迁徙到南方大山之中。甲定,苗语念‘翁勒翁咒’,意思是‘洪水黄河’。他们的先人一代一代梦想重返故土,以便扶柩还乡,故有‘洞葬’之习。"

通常认为,苗族的先民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即距今5000多年前的"九黎"部落,蚩尤为其首领,在争夺中原的涿鹿大战中,不敌黄帝部落,败走南方,盘踞长江中下游一带,形成新的部落联盟,史称"三苗"。在新一轮的争夺中,他们再一次败给了尧、舜、禹领导的部落,被迫迁徙,其中有一部分辗转来到贵州境内定居。

走进贵州苗族 体验洞葬风俗

迁徙是苗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贵州很多地区的苗族古歌里,都有关于苗人祖先迁徙的歌咏之辞。把洞葬之俗与历史联系起来,聊备一说,也许并不全是臆造。

很多专家提出,洞葬不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亦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加之洞葬周边自然风光均较优美,周边苗寨多保存有完好的节庆、服饰、饮食、建筑等传统文化,是贵州进行民族文化遗产宣介、展示并使之产生社会效应的理想场地。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