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犬八公
能触及心灵最深处的可能是一件事,一句话,一部电影,也可能是友人的帮助,爱人的眼神,孩子的表情。人大多数每天都浑浑噩噩是活着,很少去思考人性最柔弱,最纯真,最古老,内心最深处的那抹温情,直到某件事触动你的神经、你的心灵。悲剧、痛苦本是的一部分,就像欢乐、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是有生具来,无法摒弃的。
我们遇到小狗欺负小猫,会同情小猫,碰到一条肚子瘪瘪的流浪狗,又会怜悯狗,假如你遇到即将死去的乞丐同时还有一条马上死掉的狗,你只能救一个,你会救哪个?有人说救人,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佛还说了,人和狗都是有生命的,生命面前人狗平等,所以人和狗都一样,都要救。但中国人又说了,哪个都不救,救人了怕讹,救狗了怕反咬一口,悲哀啊!这何尝不是中国人的困惑,见死不救几乎成了少惹麻烦的“教育”信条。我们被恶人影响着,熏陶着,改变着。
中国人很少能拍出人和动物的电影,像电影《忠犬八公》,《南极大冒险》,《导盲犬小Q》,因为中国人一旦成人或者还没来得及成人,心灵就不在纯净,在国外四五十岁的人都可以活的很单纯,不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照样能活的精彩,这大概是最根本的原因。此外国外对待动物的平等也远超国人。
朋友推荐影片《忠犬八公》,(由真人真事改编)看完后不能平静,在这里我也极力推荐一下,不过看影片前,请准备好最够的纸巾。影片讲述的是大学教授帕克在小镇的车站上偶遇一只可怜的小秋田犬(起名八公),教授对孤苦的小狗产生怜悯之心,决定帮它找到主人,多方寻求主人未果,只能寄养自己家中,最开始妻子极力反对,到后来妻子看到丈夫甚是喜欢八公,甚至趴在地上自己用嘴示范捡球动作给八公看,丈夫的由衷喜爱让妻子终于决定让它成为家庭一员,八公每天准时陪伴教授上班,傍晚五点准时出现在火车站门口迎接教授下班,一天,教授在大学演讲时突然因心脏病发作而死亡,再也没有回到车站,然而,八公却一次次从家里逃出来,它望眼欲穿的一直守在那里车站的出口,无论酷暑严冬,每天傍晚五点,八公都来到火车站里等候着、凝望着,虽然每次都看不到教授的身影,但它每天还是期望着、等待着,它是那样的坚定,它是那样的有耐性,它是那样的忠诚,它是那样的有毅力,一直等到自己慢慢衰老,一年,三年,五年,十年,终于在1935年老死在车站的北侧,从1925年开始一直等到它生命结束的那一刻,它用十年,十年是人类生命中的一部分,而对于狗来说是一生的等待啊!让人看了不得震撼、感动,内心克制多年的柔情破裂、泪水肆虐的迸放,抑制不住的如洪水决堤,泛滥,挡不住,也不想、不愿去挡,任他流放,毕竟这样的心灵触动为之不多,有这样的机会就敞开心扉,自然的去流露原始、纯净的心灵,你需要心髓洗礼、净化,你需要释放、舒展、什么都不去想,静静的感受影片给你带来的触动。
此时我不愿总结讨论什么,我只想静静的回想八公,那憨憨的表情,那乞求的眼神,那离别时的低鸣声,那等待主人的怜惜楚楚,为了一个信念而耗尽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