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年间的黄培诗案是怎么回事?
作者:雷晓凡,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有清一代发生过不少大案要案,其中“文字狱”这个类别尤为引人注目,“黄培诗案”即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性案件,案情曲折复杂,最后甚至牵连到了大思想家顾炎武,惊动了康熙皇帝,山东巡抚、总督也亲自过问,这个大案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最后又有怎样的结局。下面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
黄培
黄培,字孟坚,号封岳,山东即墨人,按今天的行政划分属于青岛人。16岁史荫袭了锦衣卫指挥佥事,这在当时属于正四品的官阶,是可以接触到皇亲贵胄的政治地位。但是不久明王朝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宣告灭亡,黄培失去了官职,回到故乡,绝不仕清,蓄发明志,做起了大明的遗民,以创作诗文养活自己,据说还曾接济过反清义士的武装抗清活动。1663年,黄培出版了自己的诗集《含章馆诗集》,此诗集一开始只是在同黄培志同道合的“遗民”中流传,后来逐渐传阅开来,落入了与黄培家有宿怨的姜元衡手中。
《含章馆诗集》书影
姜家曾是黄家的家奴,一度也改姓黄。明清鼎革之后,姜家后人黄元衡潜心读书,后来还考中进士做了翰林,并且恢复了本姓。但这个满腹诗书的姜元衡看见黄培失去官职无依无靠,心生为祖宗“报仇”的歹意,就在《含章馆诗集》上“下起了功夫”。
姜元衡“苦心研读”,使用断章取义、主观发挥的“解读方法”,终于在黄培的诗作里找到了不少“反动”言论。黄培诗句中有“一自萑符纷海上,更无日月照山东”、“杀尽楼兰未肯归,还将铁骑入金徽”、“平沙一望无烟火,惟见哀鸿自北飞”这样的说法,在常人眼中这些诗句不过是直抒胸臆的私语而已,但姜元衡却认为“更无日月照山东”是黄培怀念大明的铁证;姜元衡还指出,“杀尽楼兰未肯归”,是黄培暴力反对清政府的号召。经过这样一番扭曲,姜元衡将此事诉至公堂。
黄培自然不会承认这样的污蔑,姜元衡被激怒,于是想把事情闹大,称明朝遗民顾炎武曾经与黄培多有交往,还一起创作并印制了反清刊物,其背后的“团队”可能有数百人之多。聚众谋反,这对于满清统治集团而言,触及了最敏感的神经。康熙帝亲自下旨追查,提审顾炎武,山东总督、巡抚亲自询问案情。、
顾炎武雕像
康熙七年(1668年)二月,顾炎武再三权衡,决定到山东投案,被投入大牢达七个月之久。在名士朱彝尊等人多方奔走营救之下,他最终在九月得以保释出狱。但“主谋”黄培就没有那样好运,次年被清廷处死。
参考资料:
陆月宏:《顾炎武》
王春瑜:《明清史散论》
陈益:《钥匙桥:江南人文手记》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即墨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即墨文史资料 第9辑》
相关文章
-
古代打仗为何会有那么多人愿意站在前排冲锋,其实原因很简单
-
商鞅是谁 商鞅变法内容及影响
-
虞允文墓的守墓人,祖辈已经看守八百年,还有不一样的待遇
-
蔡元培简介: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
三苏是指哪三个人?
-
古代皇帝皇后如厕也奢侈,赵匡胤见蜀皇宫豪华便器差点盛酒喝
-
科举制度: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因一篇文章被后人贬低
-
《女诫》一书究竟是三从四德的卑劣还是班昭的政治良谋?
-
地主恶霸刘文彩,子孙众多,后代回来祭拜,光饭菜就准备200席
-
他是早于黄继光堵枪口牺牲的战斗英雄,却鲜为人知
-
一代巨星李小龙:他走了,他一直没走
-
人类历史上最残暴的人,斯大林害死2000多万/伊凡大帝每天杀1000
-
各民族人民的团结
-
后梁的建国之路 朱温登基之谜
-
为何古建筑檐角都翘起?古人道破玄机
-
刘备与诸葛亮亲密如鱼水他们就没有分歧吗
-
见证“楼兰路”!新疆沙堆烽出土大量唐代汉文木简
-
辍学少年竟成最强纪检委,给江青、林彪定罪!中央还采纳了!
-
魏丑夫强迫芈月行房是真的吗
-
历史上最厉害的县令家族,掌管地方六百年,朝代更换县令不换
-
从一副对联看周恩来的协调发展观
-
龙是否真实存在?6000年古墓有新发现,刷新人类对龙的认知
-
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时代力量
-
晋中故事|郭家堡、源涡、近城……这些村名的来历你了解吗?
-
无意间挖出玉龟,专家鉴定后说了一句话,农民立即不乐意了
-
【党史上的今天】10月27日
-
夷陵|4处文物点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原本属于安阳的鹤壁地区,1986年,为何要与安阳市分家?
-
想当年第一大将粟裕手下强将如云,这4员虎将更是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