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族内婚制度:古代大伊朗的特殊祆教文化

原标题:族内婚制度:古代大伊朗的特殊祆教文化

族内婚制度:古代大伊朗的特殊祆教文化

唐朝时,有一名在中原修习佛法的僧人慧超,曾经不远万里去印度修习佛经。在他的回忆录里,曾经提到过西域的奇特婚姻风俗:在大食国的东面,是安国、曹国、石罗国、米国、康国、史国这些国家。这些国家不信佛法,都信仰祆教。有一种极恶的风俗,就是纳母亲和姐妹为妾,波斯国也是这样。

族内婚制度大概是古老的祆教留给现代人最鲜明的印象之一。以至于有很多人半开玩笑的把祆教称为妹神教。

族内婚制度:古代大伊朗的特殊祆教文化

在古波斯雕像复制品前合影的祆教母女

其实,早期的祆教经典并无要求教徒进行族内婚姻的条款。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经记载了阿契美德王朝君主冈比斯的事迹。他想娶自己的妹妹,但与传统习惯不合。冈比斯就招来王家法官,询问是否有一条法律规定兄妹不能通婚。这些法官虽然熟读祆教经典,但畏惧冈比斯的权力,就声称并无明文规定兄妹不能结婚,又说有条文规定国王可以做想做的任何事情。冈比斯就和自己的两个妹妹结了婚。

族内婚制度:古代大伊朗的特殊祆教文化

征服埃及的冈比斯 为了娶妹妹还要先询问宗教法官

但与希罗多德同时代的历史学家也提到过,祆教教徒多和母亲、姐妹及女儿同居。这是流传于西伊朗地区的古老婚姻传统。

到了亚历山大东征的时代,这种族内婚姻更加普遍。波斯的粟特总督就娶自己的母亲为妻,并生有两个女儿。他的做法正是遵循了当时的粟特传统习俗。在尊崇希腊文化的亚历山大看来,组内婚制度是不道德的。他对此严加抵制,要求波斯人尊重自己的母亲,不要与她们结婚。

族内婚制度:古代大伊朗的特殊祆教文化

希腊化时代 祆教的族内婚姻制度得到了一定限制

到了文化趋于保守的萨珊王朝,族内婚制度已经成为被波斯人广泛接受,并受到祆教上层鼓励的婚姻制度。包括开国君主在内的许多君王,都娶自己的姐妹或女儿为妻。祆教的祭司们不但自己遵行族内婚制度,而且将这种婚姻视为一种虔诚的功德。

在祆教的经典《亚斯那》里就有提到:我向崇拜马兹达(光明神)的宗教效忠,放下武器,遵行族内婚姻,这是正当的。

另一部经典《阿维斯陀经》也提到过:正直的人应该遵守近亲结婚的规矩。并且认为族内婚姻有助于对抗黑暗之神的侵袭。

族内婚制度:古代大伊朗的特殊祆教文化

唐朝时期 西域地区的粟特人手稿

随着波斯文化的向东传播,族内婚姻制度也伴随着祆教一起在西域国家扎下根来。有一些到中原贸易或做官的中亚人,也遵循这种族内婚制度。但在已经奉行“同姓不婚”原则的汉文化圈看来,族内婚制度有违人伦天理。遵循此法的胡人是”诸夷之中最为丑秽”之人。

那么,为什么祆教地区会流行族内婚姻制度?有一种看法是在亚美尼亚和小亚细亚地区,存在着很强的母系社会残留,伴随母权社会的是血缘婚制度。可能是波斯在崛起时大量吸收了伊朗西部的异教文化,并将其融合入祆教经典中。族内婚姻在母系社会对强大母系神明崇拜的一种体现。

也有学者认为,祆教的族内婚姻和波斯的种姓制度密不可分。波斯文化将所有人都划分为四个种姓:祭司、武士、文士和平民。在四大种姓之外即为贱民。四大种姓及从事的职业严格遵循世袭制度,严禁种姓僭越。萨珊王朝的创立者阿希达尔一世就说过:没有任何事情比维护人们之间的等级更为重要。

萨珊王朝不但保持种姓阶级的世袭,甚至连种姓内部的职业都要实施世袭化。如主持加冕礼的家族、指挥军队的家族、管理军队后勤的家族、管理国库的家族,其名字都被国家登记造册,代代传承。平民也被国家束缚在自己的耕地上,代代耕作,不能随便迁徙。

为了维护家族血缘的纯洁,防止种姓阶级的随意变更,波斯人严格奉行族内婚姻。这被看作是保证种姓纯洁的最稳固手段。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君王特别热衷此道。萨珊王朝的阿希达尔一世、白赫兰二世、沙普尔一世,都娶姐妹和女儿为王后。用以保证王族血缘的纯化,强化政权的合法性。君主们也鼓励祭司阶级和武士阶级广泛实行族内婚姻,并出台法律保障族内婚姻的财产继承权。

族内婚制度:古代大伊朗的特殊祆教文化

5-6世纪时的粟特宗教游行

为了配合种姓制度和王权强化的需要,祆教也赋予族内婚姻以极高的宗教评价。族内婚姻被说成是创教者琐罗亚斯德,给予人类的十大神启之一。族内婚姻的那些最极端形态,如母子、兄妹、父女的血亲婚姻,更被认为是可以洗消罪孽、直升天堂的伟大功德。

随着阿拉伯人征服伊朗高原,原来的波斯人贵族大都被消灭或逃走。波斯的种姓制度在伊朗地区也随之被瓦解。不过作为一种波斯风俗,族内婚制度至少沿袭到了11世纪早期。一直到14世纪,堂兄妹、表兄妹的旁系血缘婚姻,才完全取代直系血亲婚姻,成为祆教社区的主流。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