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老俞闲话 | 中国人文精神的艰难和不屈

原标题:老俞闲话 | 中国人文精神的艰难和不屈

老俞闲话 | 中国人文精神的艰难和不屈

(2018年11月1日在子牙学宫上的演讲)

我不知道为什么冯仑要把商学院叫“子牙学宫”,可能跟姜子牙有关系?我觉得如果有关系倒也说得过去,因为姜子牙差不多是中国商人第一人,而且是举国家之力来推动商业发展的第一人。

从姜子牙身上可以学到两点:第一,不管年纪多大,不管多没希望,都要把自己的“希望”坚持下去。因为姜子牙被周文王发现的时候已经70多岁了。老头子在渭河边上钓鱼,周文王走过去说这老头钓鱼怎么鱼钩不下水,而且钩还是直的?姜子牙就说了一句,这是愿者上钩。

老俞闲话 | 中国人文精神的艰难和不屈

古人觉得,凡是说听不懂的话,这人就是高人。所以周文王就下车请教,觉得遇到了高人,就请他上车回去聊。姜子牙就开始卖关子,说,让我去跟你聊可以,但是不能用马拉车,你必须亲自拉。周文王求贤若渴,说:好,我亲自拉。周文王就开始拉车,拉了800步,实在拉不动了,停下来告诉老头,你下来走吧,我真拉不动了。老头子走下来说,蛮不错的了,你们周朝会有800年的天下。周文王一听急了,说赶快上车,我接着拉,800年不够啊,结果姜子牙说任何事情中断了,再开始就不算了。

所以给大家一个启示,你一旦创业了,什么都可以断,创业不能再断。后来周朝果然是有800年的天下。当然这个故事可能是后人附会的,但姜子牙确实帮着周文王打下了周朝的天下,后来被封到了齐国这么一个地方。

姜子牙有一个特别厉害的意识,这个意识就是要想让老百姓富起来,做农业是不管用的。齐国在山东沿海那一带,到处都是丘陵和山地,农业也没得做,他的脑袋特别聪明,说我这个地方就要做商业。

齐国的商业繁荣到什么地步呢?当时齐国首都临淄最繁荣的时候,人口能够达到10万户,按照每户4到5个人计算的话,相当于50万人口,这还不算流动人口。当时有一句话,叫做“举袂成幕,挥汗如雨”,这句话意思就是人只要把衣服袖子举起来,天就看不见了,大家只要挥一下汗,就像下雨一样,你看人口多密集。

姜子牙还是国家治理商业的创始人,他实行了专卖制,把老百姓要用的东西,粮食还有盐铁等,实行了专卖,从此就开启了中国政府管理商业的先例。 姜子牙实际上也开辟了中国投机倒把的先例,他做了很多让周边国家变得贫困、让自己国家变得富有的事情,比如他用很便宜的价格把周边国家的粮食全部买断。给他们输送很多表面上很值钱但就是不能吃的东西,金银铜珠宝这类的东西。

最后其他国家发现没粮食了,为了不让老百姓饿死,只能用卖粮食成倍的价格,重新把粮食买回去。结果其他国家的人勉强活着,但所有的好东西又重新回到了齐国手中。我觉得姜子牙还是蛮伟大的,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以农业为核心的大人物。

刚才我走进这个关中书院的时候,看到了张载的碑,说张载在这个地方讲过学。这我还有点怀疑,我觉得张载一定不是在关中书院讲学的,但他一定是在西安,当时叫长安,讲过学的。这个毫无疑问。

老俞闲话 | 中国人文精神的艰难和不屈

张载是宋朝人,而关中书院是明朝建立起来的,所以我说他不会在这里讲过学。他被人们记住,主要是他说了如下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本人在这四点上是否真的做到了,是存疑的。因为他是一个学者,学者的本质就是说得好听,真正践行的人很少。但这四条确实是从宋朝到今天,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或者有志之士的最高做人标准。

但实际上,中国历朝历代,有哪个知识分子改变了中国的命运的?中国的命运历来就是遇到好皇帝就好,遇到不好的皇帝就差,跟知识分子一点关系都没有。张居正辛辛苦苦想把万历皇帝培养成一个伟大的皇帝,培养了半天,没想到死后万历皇帝把他的坟墓都给挖了。知识分子对皇帝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张载其实说出了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但是背后其实也说出了知识分子的无奈。你就算有这颗心,你怎么做、靠什么做?很难做到。

老俞闲话 | 中国人文精神的艰难和不屈

西方思想史发展的过程,是逐渐皇权王权、贵族权力越来越少,平民百姓的权利越来越多,知识分子说的理论会变成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的一个过程。比如说霍布斯的《利维坦》,他认为我们之所以要成立政府、成立国家,是因为我们互相之间要有一个依赖,老百姓部分的放弃权利,让国家和政府有权力使整个国家能够处于和谐状态,但同时老百姓有些权利是坚决不放弃的,比如平等权,我们互相之间,任何人不能超越法律的权利。

老俞闲话 | 中国人文精神的艰难和不屈

一直到后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表明了人与政府之间,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任何一个人,不管是有权还是有势,还是有钱,都不应该超越任何一个人之上。人生而平等,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但你不能把你的枷锁套在我身上!

这就形成了每个人互相之间建立的平等原则,但是每一个人由于互相建立平等原则,不可以随便侵犯别人,每个人的自由度反而会越来越大。

回到张载。张载是宋朝人,宋真宗时代的人,那是1000年前了。宋朝是对待中国知识分子最宽松的年代。当时赵匡胤有一个规矩,就是任何皇帝都不允许杀知识分子,这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朝代,知识分子几乎从来没被杀掉过,除非你犯了叛国罪。出了问题或者皇帝不喜欢你,最多给你流放。

这么一流放,中国知识分子有了两个心态,进儒家,退道家,后来还变成了道佛相连,因为道家佛家都是往后退的那种精神状态,所以就出现了一大批像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等这样的人。

进为国家做事,退而修身养性。由于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化功底都很深,所以就有了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出现,“大江东去浪淘尽”以及前后《赤壁赋》。很多文人流传下来的大量诗歌,都是被流放以后写的。中国有两个朝代,算是对知识分子不怎么压迫,而且宽容度还比较大的,一个是唐朝,一个是宋朝。

这两个朝代,赵匡胤应该是汉人,但唐太宗其实不是汉人。唐太宗是鲜卑族,当时在西安,胡人加起来有30多万人,和汉人完全融为一体。胡人在朝当官的人数不胜数,后来造反的安禄山、史思明,也都是胡人。

到了明清两代,大家会发现,要么就是本民族压迫本民族,尤其对知识分子下手特狠,要么就是外族压迫汉族、少数压迫多数,对知识分子下手更狠。从元朝开始汉人就不被当人看了。到了明朝,朱元璋统一中国,结果朱元璋一农民出身,心理变态的小气鬼,把自己的功臣一个个杀掉,不允许知识分子讲任何话,所以明朝基本上没有产生什么伟大的文人,王阳明算一个,但明显是小心谨慎活着,心学说到底,就是一种如何小心活着的哲学。

张载是宋朝人,所以能这么大口气说话,如果他在明清的时候提出来这些,第二天就被干掉了。你提出这些,那我皇帝干什么?宋朝还是比较宽容的。当然了就算到今天为止,中国的知识分子这种心态也从来没有变,舍身忘己、忧国忧民。

企业家也常常会讲到国家层面上去,这也是中国的文化传统。这样的文化传统是我们中国人,尤其是有点心气的人,都会把自己的高度加高一点,希望为国为民多做点事情,这也是中国文化的最优良传承。

刚才主持人讲,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每60年循环一次,但是越循环文化越强大,接近3000年,我们的文化一直还在,这是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流传到今天的状态。中国历史上确实发生了无数次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最后被我们同化的事例。

刚才主持人说,我们中华文明总是把敌人变成自己人,用文化把敌人同化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理由也非常简单,因为在古代围着中国的这一圈,要不就是草原民族,要不就是南方蛮族,这些民族人数会不断增加,但他们没有组织结构,没有国家机构,没有文化结构,整体文化水平,比中原的差距,不是一点点。

而中国古代帝王社会,不能叫封建社会,是有非常严密的文化结构、组织结构和政府管理结构的。当时的中国跟周边地区相比,文明绝对是先进的。先进的文明同化落后的文明或者消灭野蛮的文明,一般都会发生,当然也有落后文明把先进文明给彻底消灭掉的情况出现。但是中国确实从古代到现在就地大物博,包容性很强,基础很好,所以常常就把蛮夷同化了。这么大的一个中原,外族人一看,发现中国老百姓生活得很好,农业地区又很发达,粮食又够吃,还有琴棋书画。所以元朝入主中原一百年不到,就被这种享受的生活把草原民族的血性给洗得一干而尽,一百年之后就被朱元璋打回去了。

到了清朝的时候,他们非常敏感地意识到,这么大一个民族,要想用草原文化来同化中原农业文明,这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要想把这么大一个国家统治住,就必须要有二元文明。二元文明是什么?就是面对草原和高原,用游牧民族的文化进行统治;面对传统的农业文明,继承原来已经非常成熟的汉人文化进行统治,所以这个二元统治,清朝是做的最好的。

清朝帝王们每年在承德都要接见从草原高原上来的头人,真正打破了长城划定的界限,为中国国土的扩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清朝犯了一个严重错误,这个错误就是他只向内看,拒绝向外看,看到了自己统治中国很有效,但没看到其实西方的文明已经在跟中华文明接触和碰撞了。

我们不能还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来作为我们的骄傲。为什么?因为文明的相融,尤其是你的文明同化别人的文明,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别人的文明层次比你的低。你能够给被融合的文明迅速带来生活水准、文化水准的提高,这样他才愿意被你同化。

日本人侵略中国打的口号就是中国的文明已经落后了,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变厉害了,而中华民族那帮人显得那么笨,我们不“东亚共荣”的话,他们就是“东亚病夫”了。所以你看日本人找了这个理由,实际上如果我们中华文明一直比日本厉害的话,国家实力一直比日本强,日本人不可能也不敢这么想。即使到了明朝,日本看中国还像看亲爹一样。

面对西方文明,如果我们态度还是认为中华文明最厉害,只要我们弘扬中华文明到全世界,别的文化就被我们同化了,这件事情是绝不可能发生的。因为西方文明是一个很独特的,在很多方面跟我们中华文明不同,甚至在对人民的管理上和对国家繁荣富强的治理上更有优势的一种文明。现在这个世界,不是一个谁把谁同化融合的问题,而是互相之间怎样能够尽快把对方的长处学到手、并且跟你原来的文化精华结合起来,最后能够达到最优秀状态的问题。

改革开放40年,我们做了一些这样的工作,但其实没有达到最佳状态,我们往后还要继续努力。比如说现在提倡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这也是努力的一个部分。

刚才有一个节目,吹的是埙。埙发出的声音是一种无奈且悲凉的声音,你说得好听一点是悲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无奈而悲壮的声音呢?因为中国人的生活,一方面大自然环境非常严酷,第二方面人文环境非常严酷。中国人的生存一直是靠天靠大自然,丰收了就多活几天,不丰收就饿死了,实在不行就造反了。即使在最繁荣的年代,也是由皇帝和官僚在主宰人的命运。百姓只能在有限范围内来展开你自己的命运。中国人民一直生活在无奈和不太可以主宰自己命运的状态下。

所以你会发现中国的整个文化延续的,就是这么一个悲凉、无奈的状态。这种悲凉无奈,某种意义上一直延续到今天。改革开放40年,我们总算有点扬眉吐气了,希望这种扬眉吐气,能够再持续40年。

以上是我今天来参加活动的一点感悟。中华民族真的是生生不息,每一个人都极其顽强,每个人都像一棵被劲风疾吹的草,我们连起来就变成了广阔无垠的草原。希望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为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的发展,让我们这一代人无论如何也要为我们后一代人创造更多的财富,更多的幸福和更多的空间!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