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数码科技 > \

无序的微博:尤文女球迷的“死而复生”

原标题:无序的微博:尤文女球迷的“死而复生”

无序的微博:尤文女球迷的“死而复生”

【三分评】搜狐科技评论栏目:三分线外,入木三分

“如果一个人的死,可以换来那些人的良知,那或许是有意义,对吗?“

这是11月6日微博ID为@尤文更衣室保洁阿姨 的最后一条微博,也正是这条由博主弟弟发出的微博,将她的“死讯”公诸于世。

“尤文更衣室保洁阿姨”被人称为尤文图斯球队的“佛系”老球迷,身患抑郁症的她被“极端球迷”冷嘲热讽和不断劝死后选择自杀,但即使在“去世”后,她也还是受到了微博用户的恶语相向。

无序的微博:尤文女球迷的“死而复生”

无序的微博:尤文女球迷的“死而复生”

截止到11月13日中午12点,#万人请封都灵体育报#的标签下已经有近千万的阅读和1.5万的讨论。一个简介为“都灵体育报这种害死人的博主,应该全家偿命”的微博ID也在短时间内迅速累积了超过2万粉丝。

但与网上评论、用户响应的热烈程度相比,微博的回应则显得冷淡了许多。在事件发生长达3天后,微博方面才在众人呼吁下封禁@都灵体育报,且并没有任何形式的官方声明。

然而,就当大家在为“阿姨”之死极力声讨、奔走呼告之时,不少媒体和警方也介入到了事件调查。但调查的真相却令人大跌眼镜:@尤文更衣室保洁阿姨人没事,并不像微博中所说的那样已经自杀。@尤文图斯北京球迷会也发表声明称“见到了‘更衣室保洁阿姨’本人,球迷会在此前核实信源时不够细致,向大家道歉。“

事件的反转令人咋舌,不少网友反向“倒戈”,称自己被耍了,舆论的枪口很快再次指向“尤文更衣室保洁阿姨”:“如果连生死、抑郁都可以拿来开玩笑,对不起,我真的不能原谅”、“这件事已经扩散到了各个圈子,不仅仅是消耗了球迷的善良,造成了反向网络暴力。”

事件的真相仍待进一步观察,涉及到的双方也都难辞其咎。但从整个事件的传播过程来看,微博,似乎已经变成了网络暴力的发源地、引爆及制造对立情绪的聚集点。

微博的“价值观”

单就活跃用户量来看,称微博为“国民舆论场”并不为过。根据2018年Q2财报,微博的月活跃用户为4.31亿、日活跃用户1.9亿,是全球第7家活跃用户数量超过4亿的社交产品。

但财报数字的“好看”并不能掩饰风评的糟糕。

先是年初热搜榜因为持续传播“导向错误、低俗色情、民族歧视“等违法违规内容而被下架一周,后是11月12日因“主体责任缺失、疏于管理、放任野蛮生长,造成种种乱象”被网信办提出严重警告。

那么,接连遭受下架和警告的微博,为何“放任野蛮生长”?

从盈利模式开看,广告收入是微博的营收大头,而广告收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数量。财报数据显示,微博Q2月活同比增长19%,相比上季度的同比增加21%,以及之前季度的同比增长25%,增速开始放缓。

微博CEO王高飞以“移动用户的增长开始放缓”做解。

微博,在用户规模增长上的天花板已经显现。因此,微博需要通过更多的热点事件来维护既有用户的粘性,对于能够“聚集注意力”的此起彼伏的骂战、谣言和攻击,显得有些“放任”。

除此之外,为了保持用户粘性,微博进行产品逻辑的改造。从头到脚都在传递着“快来围观这个内容“、“快去关注那个博主”的信号。无论是内容推荐还是用户推荐,都放在APP内的显眼位置。普通用户时每隔几天会发现自己“被关注”了一波营销号,收获了几枚僵尸粉,“手动移除营销号”、“随手屏蔽不感兴趣的内容”是大多数人的微博使用常态。

“流量为王”的生存逻辑自然不能放弃天生自带流量的争议性话题,而争议性话题中又因用户素质问题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人身攻击和造谣行为,因此微博的“取”和“舍”就显得十分关键。

同样作为舆论社交平台的Facebook在处理谣言问题时也面临了相同困扰,而且还“闯了大祸”。

2016年,Facebook被指责未能有效遏制虚假消息的传播,因而对美国的大选结果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同年,事实审核机制Fact-Checking上线,主要的应对谣言措施在于选择Snopes、ABC新闻和美联社等专业机构记者对举报不实消息次数较多的内容进行审核,如专业人士判定该内容为假新闻,那么该条信息将会被标记为“第三方审核机构认为存在争议”,用户如果坚持分享,将会被提醒“确定要分享这条信息吗”,同时Facebook也会利用算法,将减少被标记的信息的曝光度。

实际上,早在2012年,微博就上线了类似功能:标记不实信息并设立不实信息曝光专区。但单就“更衣室保洁阿姨”这篇微博来说,在多方甚至警方录音的辟谣消息已经出现,博文下评论已然反转的情况下,该条微博仍未作出标示不实的标记,微博辟谣上也没出现相关内容。显然,对于引起轩然大波的谣言,微博的处理机制明显滞后。

“逃离微博”

除了谣言外,网络暴力是微博的另一个标签。

“尤文更衣室保洁阿姨”舆论反转后,大批网友再次聚集在评论区,甚至说出比以往更加恶毒的言论,“劝死”的评论再次且多次出现。

或许有人会说,微博只是提供一个平台,维护用户的“自由发言”是其作为平台的基本要求。至于用户过激言论是其本身素质问题,与微博无关。

但问题是,“网络暴力”的言论真的可以归到“自由发言”的范畴中吗?

对于微博上充斥的“网络暴力”,深受其害的不仅有此次事件双方的主人公,众多微博精心维护的明星大咖也不堪其苦:关闭评论、拉黑喷子,甚至退出微博。

娱乐圈“老干部”霍建华、华语乐坛天王级周杰伦、著名喜剧片导演周星驰从未开通过微博。

而早些年在微博上火起来的“奶茶妹妹”章泽天因与刘强东的恋情波折,在2015年初发微博称因遭到“少数造谣者的诽谤、侮辱”,所以决定“打破保护圈,维护作为成年人最基本的权利”,清空了之前所有的微博,并在接下来的3年里在微博上没留下只言片语。

2016年,同样也罹患抑郁症的乔任梁因自杀事件诱因被卷入风口浪尖时,与他一同从《加油好男儿》出道的好友因井柏然发了“请大家尊重他”的微博,遭到网友攻击,几天后便正式告别,发了内容为“微博再见”的图片,至今仍未回归。一直成为广大网友谈资的郑爽也同样因为网络暴力选择离开。

同样因为口舌之争、是非骂战而数次清空微博、关闭评论的还有舒淇、欧弟、张子萱等一众明星。

其实,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崛起,近些年来在微博上“一夜爆红”的网红数量正在骤然下降,有网友评论称:“微博不就是一群舍得扔钱的网红明星的秀场吗?”但今年以来,除了既有明星外,在微博的舆论环境下崛起的KOL屈指可数。

不能折叠的水军评论,无休无止的机器人,随处可见的脏话回复,以及流量明星们可笑的刷量。整体环境的日益恶劣,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微博。

显然,在用户增长趋缓及见顶后,微博尚未找到正确的运营姿势。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