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怎样变成后世传说中圣贤的?

原标题: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怎样变成后世传说中圣贤的?

一、“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这句话,有人说这是刘禅的恢弘大气。

那我们换个场景,康熙有一日对索额图说,“政事你处理,朕就负责祭祀。”索额图肯定是冷汗直流、立马跪下,口称:“奴才罪该万死。”回家后一年睡不着觉。

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怎样变成后世传说中圣贤的?

再换个场景,李世民有天在宫中讲:“政由魏征、祭则寡人。”你猜魏征听说后会怎么样,是不是也吓个半死呢?

再换个场景,任正非有天突然来句,我就是个橡皮图章,其实公司的事我啥都管不了。恐怕市场都会抖上三抖。

一个当皇帝的,一个当领导的,说出分量这样重的话。是个明白人都知道怎么回事。

偏偏到了刘禅和诸葛亮这里就成了君臣和谐,恢弘大气,真是奇怪也哉。

此处我看值得商榷。

二、有人说,秦汉士人有虚君实相的政治理念。这句话我就直说了,压根就没这回事。

这里就来讲讲整个的来龙去脉。

1、我们先来讲讲虚君实相的由来。根据儒家中程朱理学的说法,

这是上古三代的优秀制度,后来没了,到了程朱,又重新开始了。

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怎样变成后世传说中圣贤的?

所以,他们有句话叫做“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

这“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是个什么道啊?这个就是虚君共治之道,所以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论语•泰伯篇》:“无为而治者,其舜也舆!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

这个就是“道统”,而先秦之前,“道统”和“政统”是合而为一的,也就是所谓的“内圣外王”,什么意思呢?就是有德有位。按照儒家程朱理学的说法,从孔子时代起,天下道术渐趋分裂,“内圣”与“外王”一分为二,所以“道统”的代表者只能是有德无位的孔子与孟子,而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后的那些君王们无德有位,这些政统的代表者,不能继承“道统”。

所以,后世的儒家中的程朱这帮人是这么解释的:“二帝以德治天下,三王以礼治天下,孔子以学治天下”, “及至于秦,焚《诗》、《书》,坑儒士,尽灭先王之法,然而齐、鲁之间独重学,尚能述二帝、三王之事。汉兴,访求遗经,表章圣学,天下咸知诵法孔子,以故帝、王之道得以不坠,至于今二千余年而贤人君子不绝迹于世,人心风俗尚不至于大坏。假使无孔子以承帝、王之后,则当杨、墨肆行之后,秦火之余,帝、王之道能有复存者乎!”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啥叫道统啊?二帝的“德”,三王的“礼”,孔子的“学”。

程朱理学,已经被批的不能再批了。所以我们可以惊奇的发现,最早批评程朱理学的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都是硬骨头的爱国知识分子。

但是,首先我们要注意,孔子的思想和程朱理学不是一回事。程朱理学的那一套,其中有这么个意思,我们是有德的,把治天下的权力给我交过来,我们才是帝王师。

其次,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在西方也有这么个玩意,名字叫做梵蒂冈。

再次,有些人认为孔子之道即古代圣帝明王之道关系甚大。因此历史上争执不少,这个“道统”其实也只是个幌子,骨子里所争的还在禄位与权势。

这个虚君共治的事咋会跟诸葛亮扯上关系的呢?来源在于朱熹。他是这么说的:“论三代而下,以义为之,只有一个诸葛孔明。若魏郑公,全只是利。汉唐之兴,皆是为利。须是有汤武之兴始做得。太宗亦只是为利,亦做不得。曰汉高祖见始皇出,谓大丈夫当如此耳,项羽谓彼可取而代之也,其利心一也。”

而三代以下的“政统”少德寡义,而正是缺少了他们始终坚持的第一义的“道统”。

于是,诸葛亮就莫名其妙成了“道统”中人物

于是,到了易中天的笔下,诸葛亮就有了虚君实相的政治理论。

甚至被有些人说成,汉初的士人就有这种政治理念。但是,所谓“虚君实相”这个事的关键并不是一个学术问题。关键点在哪呢?

前面已经说了一个关键点了,《孟子·万章下》里怎么说的: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之国以友士,何如?” 子思很不高兴:“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说的多清楚,以师自居啊,他这么说所依仗的所谓“资本”,就是我子思虽然无“位”但我有“德”。

还有另外一个关键点,有人说,虚君实相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政治制度。大家自行体会。

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怎样变成后世传说中圣贤的?

2、关于上古时期的虚君共治,被后世程朱儒家说成是起源。我不认同,一来后文已述,原始部落联盟,其首领没有那么大权威,凡事都是商量着办,这跟虚君共治没关系。

二来把后人作伪的古书,当成上古时期有虚君共治的依据,实在不是做学问的正道。哪怕姚中秋先生这么写,我还是这么说。《尚书》里大部分东西都是后人弄的,借古人之口夹带私货,这能算数啊。

但是人家既然要弄“道统”,不作伪,哪来“道统”呢?为避免误会,先说一句,此事跟姚中秋无关。我看过一个公知的文章,此人是新儒家,文章怎么说的呢?大意是,我们要把孔子塑造成先知,儒家应该叫儒教。啥意思,大家自己体会。

3、秦汉的儒家到底有没有这个理念?前面说过了,以前他们是有这个理念的,也就是“道统”。要想知道秦汉儒家是否还坚持此点,先得知道道家和法家是怎么说的。

第一、先秦诸子并不是只有一个儒家。

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怎样变成后世传说中圣贤的?

比如老子说:“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说的这个圣人是谁呢?治天下的君王。

道家又这么说的:“二道之邦,长诤之李(理),辨党长争……主轻臣重,邦多私门……以命破威(灭)。”啥意思呢,就是说还存在着另一个“道统”的话,那么就会造成争议,引起党争,结果就是“主轻臣重”,政权不保。

所以道家还说:“得道之君,邦出乎一道,制命在主,下不别党,邦无私门,诤李(理)皆塞。”

相关论述《黄帝四经》里也有,这里有不写了。至于为啥要提《黄帝四经》,只不过是为了说明,道家和儒家也一样,都会托古伪作,拿出三代以前的那些帝王说事。对于我们来说,一个原始部落联盟首领,还真当他们是圣贤啊。

第二、那么法家是怎么说的呢?

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怎样变成后世传说中圣贤的?

《管子》这么说:“所谓治国者,主道明也;所谓乱国者,臣术胜也。夫尊君卑臣,非亲也,以势胜也。百官论职,非惠也,刑罚必也。故君臣共道则乱,专授则失。”

尊君卑臣,这就是法家要说的东西。

韩非子这么说:“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而君因以断事,故君不穷于智;贤者敕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穷于能;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故君不穷于名。是故不贤而为贤者师,不智而为智者正,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此之谓贤主之经也。”

韩非说的就是更清楚明白了,当君王能不喜欢他么。

秦用的是什么思想啊?法家。

汉用的是什么思想啊?法家。

司马迁看得很明白:老、庄、申、韩一个列传,叫做《老子韩非列传》。有句话我们都很清楚,我们的封建王朝都是“外儒而内法”,“假仁义以行私欲”,“貌王道而实霸道”。

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怎样变成后世传说中圣贤的?

3、秦的时候,儒家是个什么地位?这个大家都知道,没地位,没发言权,既然没发言权,历史上也有没啥痕迹。所以秦代的儒家不必讨论。

那么在汉初,儒家是个什么状况啊?

儒家自己看到很清楚,“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秦火以后,其道一度不得其传。”

咦,不是说董仲舒“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于是汉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么?

其实在董仲舒之前还有一个叔孙通,他向刘邦提议由他到鲁地去征召他的弟子来“共起朝仪”,这个“共起朝仪”是个什么东西呢?就是把“秦仪”拿出来,大家守规矩。

朱熹愤怒的说:“叔孙通为绵蕝之仪,其效至于群臣震恐,无敢失礼者。比之三代燕享,君臣气象,便大不同。盖只是秦人尊君卑臣之法。”

之后,叔孙通进一步发展,说道:“人主无过举。”看看这马屁拍的。所以给他的评语是“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

再看董仲舒,他干了什么事,会让汉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呢?他弄了一本书叫《春秋断狱》,于是“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

他一样很会拍马屁,说“人主立于生杀之位,与天共持变化之势……天地、人主,一也。”

人主,就是天地,就是道统。这样就很清楚了,秦汉儒家完全抛弃了“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转向宣扬道家和法家的“尊君卑臣”。

也就是从此起,儒家不再受汉朝打压,当然不会受统治者打压啦,你现在是跟着我干了,还打压干嘛。其实考察基督教的发迹,也是这么回事。但是在程朱理学眼里,叔孙通、董仲舒可不在“道统”继承人的行列里。

这说明啥?在学术界,这个事叫做“儒家的法家化”,都法家化了,哪里还有什么“道统”,“道统”“政统”又合一了,皇帝就是“道统”。其实就是说,秦汉儒家根本无虚君实相理念。

最后用最简单的话总结一下,按照程朱那帮人的说法,虚君实相的起源在于上古时期,因为那时“道统”和“政统”是一致的,所以说不上虚君共治。但三代之后,礼崩乐坏,所以孔子继承了“道统”。但是孔孟之后,大道不传。一直到了程朱,他们才接过“道统”,这才是虚君实相成熟的时候,这时是宋朝!

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