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古人越冬趣话

原标题:古人越冬趣话

孟冬时节,天气渐寒,北方人有暖气,南方人吹空调,大家出门有羽绒服暖宝宝手套帽子围巾。不过,古代没有这么高效而便利的取暖措施,我们不禁想问,古人过冬会不会很难熬?

答案是肯定的。历史上中国曾经历过四次寒冷期,其间冰灾雪灾连番侵扰。周孝王七年时一场“雨雹”造成“江、汉俱冻”。唐天复元年入冬后雨雪不止,才十一月便“城中薪食俱尽”。宋元·v二年飞雪连月,至春不止,导致“苦寒,民冻多死”。清顺治十年全国雪灾,被冻受灾者“甚众”……

事实上,“布衾多年冷似铁”在古代普通百姓中是常有的事,那对于古代寻常人家来说,该如何度过漫漫寒冬呢?

火锅并火炉,再添一杯酒

厚实的外套当然是最重要的御寒工具了。在漫长的年代里,古人们的御寒衣物大多是由动物皮毛、麻葛、丝织品等制成的。除此之外,古人们还需要其他的方式来驱寒保暖。比如吃火锅、喝酒。在中国,火锅有着悠久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那个时候还没有锅,所以是用鼎来煮食物,功能有点类似火锅。汉朝时出现了一种类似于今天重庆九宫格火锅的器皿——分格鼎,可以同时煮不同的食物。

据《魏书》记载,三国时代,曹丕篡汉称帝时期,已有用铜制的火锅出现,人们用来涮牛、羊、鸡、鱼等各种肉食。西晋左思的《三都赋》中,有关于四川火锅的记录。到了北宋,汴京开封的酒馆,冬天已有火锅应市。之后的元代,又开创了涮牛羊肉的吃法。清朝的时候,火锅涮肉是宫廷必不可少的冬令佳肴。

和今天相比,古人的物质生产力很低下,火锅食材和烹煮器具运用上会遇到诸多限制,因此也不能总是吃火锅,主要还是在冬天吃。《清诗纪事》中收录有一首《暖锅诗》,对吃火锅做了生动的描写。诗的开篇,先写冬季的寒冷:“涸阴司頊(xù)冥,寒威变俄顷。夜卧衾生稜(léng),晨书笔垂绠(gng)。朔风动地来,攒眉愁齿冷。嚼雪将奈何,水懦济以猛”。

这么冷的天,需要来顿火锅驱走冬日的寒意:“阿奴策火攻,燄燄生秆秉……鱻(xin)薧(ko)侭(jn)收罗,聂切任斜整。沉焉星陨石,浮者桃断梗。”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了吃火锅的浓郁文化和生活气息。

冬天吃火锅,能带来身心的极大温暖。烧得火红的木炭,滚烫的汤汁,丰富多样的食材,再配上一坛好酒,简直是冬日之光了。

的确,酒能让身子暖和,透过历代文人雅士的作品,我们也能看到,酒常常成为冬天的一种象征。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唐朝白居易《问刘十九》这首诗了: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雪天、温酒、火炉,这冬的意境里已陡然有了几分暖色。

椒房殿里温且芳,地炉火炕话家常

古代并没有像今天这样大规模的集中供热,就连宫廷里采暖都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很多措施是无法在寻常百姓家实现的。用花椒保暖便是一例。据《汉书·车千秋传》记载:“椒房殿名,皇后所居也,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而芳也。”“椒房殿”,用花椒和泥涂壁,是汉代时期出现的温室殿,殿内有各种防寒措施和设备。因汉高祖时,椒房殿是皇后的殿室,故“椒房”也成了皇后的代称。

我国是最早用煤的国家,用煤生火取暖是古代最普遍的方式。自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器具烧炭取暖,包括后来的土炕、火墙、竹火笼、炉子等,皆是在极寒天气之下,让人们顺利过冬的神器。

地炉的修建很简单,在屋子里挖出小坑,四周用砖石垫垒,在当中生火取暖。北宋欧阳修为庆祝新修了地炉,高兴地作诗《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五言三十七韵》一首:“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墐户畏初寒,开炉代温律。规模不盈丈,广狭足容膝。”

土炕这种低调简朴的取暖设施,有着悠久的历史。土炕上面铺席,下面有孔道,跟烟囱相通,可以烧火取暖。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鲍丘水》卷六中有记载:“水东有观鸡寺,寺内有大堂,甚高广,可容千僧,下悉结石为之,上加涂塈。基内疏通,枝经脉散。基侧室外四出爨(cuàn)火,炎势内流,一堂尽温。”

炕成为北方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清朝以后。今天在东北、北京、河北、山西等地农村里还可看到火炕,如“转圈炕”、“弯子炕”等。

炉子,也是古时民间百姓冬日取暖的神器之一。炉子多是用陶土和铁制作的熏炉,贮火供暖。白居易有诗云:暖阁春初入,温炉兴稍阑。晚风犹冷在,夜火且留看。独宿相依久,多情欲别难。谁能共天语,长遣四时寒。

宋朝时还出现了一种叫“汤媪”的东西,类似于今天的热水袋,是一种铜质或磁质的扁扁的圆壶,上方开有一个带螺帽的口子,热水就从这个口子灌进去。充满热水后放置被窝以提高温度。它有一个别名叫“汤婆子”,“汤”,古代汉语中指滚水;“婆子”则戏指其陪伴人睡眠的功用。

古时人们没有地暖,却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火墙。火墙是利用炉灶的烟气通过立砖砌成的空心短墙采暖的设备,火墙由三部分组成,炉灶、火墙体、还有烟筒。保暖原理是用炉灶的热气将火墙体填满,带给房间热量,然后从烟筒将烟雾排出去。在严冬积雪季节,有火墙的屋内亦感温暖。

捧炉又熏炉,貂鼠围头镶锦裪

冬日严寒难熬,古人并不是窝在家里不出门。相反,踏雪寻梅、烹雪煮茶都是冬天才能做成的雅致事情。古人冬天出门,有条件的会带手炉。手炉,顾名思义,冬天暖手的炉子,因可以捧在手上,笼进袖内,所以又名“捧炉”、“袖炉”。炉内装有炭火,故也称“火笼”。《红楼梦》第八回中,就有关于手炉的描写:黛玉嗑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因含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手炉会根据个人爱好雕刻成不同的形状,都非常精美。民间一般是用陶土和铁铸成,王公贵族用的是铜制的。手炉里面放上火炭,或者还有余热的炉灰,外面加上一个布的罩子,就能够拿来暖手了。清代的李渔,不但用手炉取暖,还设计了暖椅。在李渔的《闲情偶记》里,专门讲了他如何设计暖椅的经历,椅子下面设计了一个抽屉,抽屉里面放炭炉,这样一来全身都不冷了。

古人冬日出门,还会坐马车,马车外围毛毡,内挂锦绣壁毯、幔帐,铺上毛毯,再放上公共暖气“熏炉”,一种可固定在马车上,用陶土或铜铁制成的贮火器具,这样便不怕寒风暴雪。

当然,冬日出行如果只是衣服穿厚是没有用的,露在外面的手、头如果没做好保暖工作,也会冷。这个时候一双手套就是必需品,古人深谙此道。在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文物中,就有露指短手套,这些手套绣有各种精美的花纹,既美观又实用。

古人对于头部保暖也很重视。有学者研究,汉代,士庶男子冬天在帛巾里用上丝绵,然后裁成长条扎在额头,用作保暖。元代,有地位的妇女保暖之物,比较受欢迎的是抹额,它是包于头额,束在额前的巾饰。除开抹额,还有“卧兔儿”、“昭君套”。“卧兔儿”是一种用动物皮毛做成的女式饰品,戴在头上,在头顶像卧着小兔子;“昭君套”是一种无顶的女式皮帽。明朝时期,抹额非常盛行,上至达官贵人家的女性下至普通百姓家的女子,冬天都爱戴抹额。清人褚人获在《坚瓠集》中描写晚明吴中女子妆饰时云:“貂鼠围头镶锦裪,妙常巾带下垂尻,寒回犹着新皮袄,只欠一双野雉毛。”诗中提到的“貂鼠围头”指的就是“貂鼠卧兔儿”。

至于男子,额头保暖以帽子居多。五代至宋朝,骑马出门的男子会头戴风帽,御寒且挡风沙。元朝,人们爱戴皮暖帽、银鼠暖帽。明朝,每年冬十一月,“入朝百官赐暖耳”,暖耳多用狐皮类制成,和今人所用耳套相似。清朝时的暖帽,多为皮制。

古往今来,人们为了抵御冬寒作过各种各样的尝试。今天的种种御寒措施与经验,也是古人经过千百年实践而流传下来的,兼具物质性和文化意蕴。不知道再过几百年,会不会出现替代暖气的东西和更高效的取暖措施呢?

(原载公众号“中华文化溯源”,作者何靖,本文有删减。)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