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说说《穆天子传》善本掌故

原标题:说说《穆天子传》善本掌故

说说《穆天子传》善本掌故

藏书家每以自己得到一部善本而沾沾自喜。清嘉庆间,藏书家黄丕烈,曾得到一部明代翻刻的《穆天子传》。他在重病时以校对书中的文字自娱,心情由此好起来,病也痊愈了。这是比较典型的古代藏书家。清洪亮吉曾把藏书家分几个等次:“钱少詹大昕、戴吉士震为考订家,卢学士文弨、翁阁学方钢为校雠家,鄞县范氏天一阁、钱唐吴氏瓶花斋、昆山徐氏传是楼为收藏家,吴门黄主事丕烈、邬镇鲍处士廷博为鉴赏家,吴门书估钱景开、陶五柳、湖南书估施汉英为掠贩家。(《北江诗话》)”虽不十分全面,但也有一定道理。文中把黄丕烈定为鉴赏家,其实他既精鉴赏,又善校雠。

说说《穆天子传》善本掌故

黄丕烈得到的明代翻刻本《穆天子传》,是明万历时程荣校刻的汉魏丛书本。全书共计六卷,8514字。其内容主要记述周穆王西巡狩猎、在畿田畋游及盛姬之事。他批校此书时,曾“遍借诸家藏本,手校于此”。笔者依据原本进行统计,知道他曾借用了各家藏的八种善本校对此书。也就是说经过黄氏批校以后,一书在手,可以知道八个本子的情况。这是一部“顾校黄跋”的代表作品,具有重要学术和文献价值。后来黄丕烈所藏之书散出,归汪士钟艺芸书舍收藏;汪氏书散出,归聊城杨氏海源阁等藏书家收藏。

说说《穆天子传》善本掌故

民国十九年(1930)夏,聊城杨氏海源阁藏书散出,流落保定、天津市肆,济南敬古斋亦收购多帙。当时时局动荡,战事频发,时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著名藏书家王献唐先生交卸离馆,束装旋里,适遇敬古斋出示此书及顾千里校《说文系传》。王献唐先生“深恐书流域外”,承敬古斋主人“慨然见许,挟书归寓”,二书始归王献唐先生收藏。嗣后友人顾实,闻王先生藏有此本,拟来济校勘,王先生感其意诚,迻写一本为赠。自后远地知交,时求假录,且怂恿印行。民国二十三年(1934)王先生“既不胜其困,又以近人喜习此书,苦乏善本”为感,遂编印《海岳楼秘籍丛刊》,将这部黄丕烈校跋本《穆天子传》收入其中,并请当时《穆传》研究专家顾实先生题跋,王献唐先生亦自作跋文一篇,道其原委,将二跋附书后刊行。后来的某个时候,王献唐先生将这部《穆天子传》转让给了天津藏书家周叔弢先生。

1980年,顾廷龙先生为编辑《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之事,专程赴天津周府拜访。在周府,二人谈到海源阁藏书往事,谈到周先生捐献《永乐大典》及从山东藏书家王献唐先生处得到黄丕烈校跋本《穆天子传》一事。

1980年,顾廷龙先生在为周先生撰写《自庄严堪勘书图跋》时也记录了两人讨论《穆天子传》一事,称:周叔弢先生“尝收藏黄荛圃校《穆天子传》一书,为王君献唐故物,曾付景印,或以为影印本与先生所藏原本略有出入,遂传真本尚在山东某氏,秘不示人,称与影印本丝毫不爽。龙请观比勘,影印本与原本确有不同之处,如朱笔之深淡,校文位置之参差,点画略见肥瘦,谛审再三,始怳然当时影印条件较差,摄影、套版、描润三者技术皆不精,遂失真面,滋人疑窦耳。其为黄校亲笔,固无庸致疑矣。具见明眼精鉴,非后生所能企及万一也。”(《顾廷龙文集》第244页)新中国成立后,周叔弢先生将自己珍藏的全部宋椠元刊、名抄佳刻举献国家。这部黄氏校跋本《穆天子传》,遂化私为公,入藏天津图书馆。现已入选第二期《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