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西游记》中被弱化的四天王,其实是佛教的护法天王

原标题:《西游记》中被弱化的四天王,其实是佛教的护法天王

想必大家都还记得《西游记》中被孙悟空轻而易举打败了的四天王吧。因为四天王各具特色的装扮,很是引人注目。

《西游记》中被弱化的四天王,其实是佛教的护法天王

《西游记》里,四大天王是镇守四天门的大将。《封神演义》中,作者为他们安排的身份是“魔家四将”,死后被姜子牙依照封神榜封为四大天王,分别为东方持国天王魔礼海、西方广目天王魔礼寿、南方增长天王魔礼青、北方多闻天王魔礼红。

魔礼海,手持玉琵琶,上有四条弦,代表地、水、火、风,拨动弦声,风火齐至。

魔礼寿,用两鞭。囊里有一只形如白鼠的“紫金花狐貂”,放起空中,现身似白象,肋生飞翅。

魔礼青,长二丈四尺,面如活蟹,须如铜线。手持青锋宝剑,上有符印,中分四字:地,水,火,风。

魔礼红,手持混元珠伞,以伞之义谐“雨”;伞上有祖母绿,祖母印,祖母碧,有夜明珠,碧尘珠,碧火珠,碧水珠,消凉珠,九曲珠,定颜珠,定风珠,还有珍珠穿成四字“装载乾坤”。这把伞撑开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转一转则乾坤晃动。

《西游记》中被弱化的四天王,其实是佛教的护法天王

封神演义中魔家四将相当的厉害,尤其是各自的法宝,都是威力巨大。但是《西游记》中,他们很快被孙悟空打了个落花流水。其实,包括四天王在内,有不少神话人物在《西游记》中都被弱化了。

最早关于四天王的记载出自佛经,他们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四位神将,后来成了佛教中的护法天王,各自率领着八大神将,守护四方天下。四天王天指的是处于须弥山腰犍陀罗山的四座山顶。天道二十八天的第一层天,属于欲界天,此天一日相当于人间50年,四天王天人寿命500岁。是诸天中位置最低的一层天,也是离世间最近的天,它们分别是持国天、增长天、广目天、多闻天。每一层天有一位天王统领,四位天王为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和广目天王。

由于四天王天离我们居住的人间最近,所以他们负责管理人间,四天王和他们的太子,经常要到人间巡视,记录人的善恶行为,以做奖惩。《地藏经》里说四天王为了护持佛法,每个月有十天要视察人间(十斋日)。所以说,四天王和我们人间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

《西游记》中被弱化的四天王,其实是佛教的护法天王

佛经把我们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分为“四大部洲”,便由四天王负责守护。东方持国天王,梵名音译“提多罗吒”,率领颠逛鬼、香阴神等守护东胜神洲;南方增长天王,梵名音译“毗流驮迦”,率领鸠般荼、薜荔鬼等守护南赡部洲;西方广目天王,梵名音译“毗留博叉”,率领诸龙以及诸饿鬼等,守护西牛贺洲;北方多闻天王,梵名“毗沙门”,率领夜叉、罗刹等守护北俱卢洲。

寺庙里第一个大殿,便是天王殿,天王殿的正中位置是笑脸大肚的未来佛弥勒菩萨。而两边的四位神像,就是四天王了。

左边第一尊,“东方持国天王”:因护持国土、维护道场安宁而众生得知尊名,守护东胜神州。身着白色、穿甲胄、持琵琶。

《西游记》中被弱化的四天王,其实是佛教的护法天王

在《封神演义》中,四天王手持的法器是他们的制胜武器。而对于不提倡暴力的佛教,他们手持的法器则是用来表法的。东方持国天王是用法音来感化和劝导众生断恶从善。他手上拿着琵琶,代表着做事情不可操之过急,要遵循中道,无过之而无不及事情才能圆满。像弹琴一样,琴弦松了,弹不出声来,紧了它就断了。这与儒家的中庸有异曲同工之妙。

左边第二尊,谓“南方增长天王”:因使众生增长善根而众生得知尊名,守护南赡部州。身着青色、突甲胄、持宝剑,代表南尊王是用威力来惩恶扬善。《封神演义》的描述中,他的宝剑上有符印,中分四字:“地,水,火,风”,这风乃黑风,风内有万千戈矛。若人逢着此刃,四肢化为齑粉;若论火,空中金蛇缠绕。遍地一块黑烟,烟掩人目,烈焰烧人,并无遮挡。作为佛教护法,南方增长天王,是代表日新又新,他手上拿的剑称之为慧剑,寓意快刀斩乱麻,慧剑断烦恼。

《西游记》中被弱化的四天王,其实是佛教的护法天王

右边第二尊,谓“西方广目天王”:因用净眼观察裟婆世界而众生得知尊名,守护西牛贺州。身着红色、穿甲胄。西方广目天王,身上缠着一条龙,有的时候是一条蛇,蛇跟龙是一样的意思,代表着变化!我们常说:神龙见首不见尾,表示这个物质世界的现实社会,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是变化无常、变化多端,一定要把他看清楚,那样才能够从容应付。

右边第一尊,谓“北方多闻天王”:因赐众生福德而众生得知尊名,守护北俱泸州。普天王像身着绿色、穿七宝庄严甲胄、配长刀、右手持伞、左手持貂,代表北尊王是一边引导众生向善,一边用威力为善众降魔伏怪。北方多闻天王手上拿着的伞,在《封神演义》中描述的相当厉害,撑开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转一转,乾坤晃动。而于佛教中,伞是遮盖的意思。用来表法意喻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有种种染污,所以要预防,不要被污染。在广学多闻的同时,要保护自己的清净心,不要受染污。

本文来自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者/不文

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