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宗族”的概念究竟指什么?

原标题:“宗族”的概念究竟指什么?

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南京大学中国史硕士 郁花

“宗族”一词,在现代社会中似乎已经耳熟能详。修族谱、寻根等一系列社会文化热潮将这个词一下推入民众的眼中。但中国历史上的宗族究竟源于何时?现有的典籍史料很难解答这个问题。但史学研究者所能追根溯源的是,“宗族”这一概念是如何形成并成为现在人们所认知的亲属团体范畴。

“宗族”的概念究竟指什么?

《荒城纪》剧照

解读“宗族”这一概念,必须首先弄清楚“族”的含义。按照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说法,“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从㫃从矢。”“族”所代表的含义是人群的聚合,即人们对“族”这个字的最初了解是基于对同类事务的归纳认识。到了周朝,“族”逐渐成为了父系亲属集团专有的称呼,可见“族”所涉及的范围逐渐缩小,内涵逐渐清晰。及至后世发展,“族”逐渐泛指亲属。而“宗”这个字,一般意义上指根据父系世系原则所认定的那部分亲属,即宗亲。因而,“宗族”一词是一个“宗”、“族”各有发展过程,各有历史特征的二元结构。

“宗族”的概念究竟指什么?

祠堂

与传统“家族”观念不同,“宗族”是在宗亲基础上基于家庭又超越家庭的亲属团体,因此,它不具备以家族观念、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情感联系。它更倾向于一种工具性的联系,它是以祠堂、族田、族谱等具体的物质基础而存在的。

我们今天所言的宗族制度,并非自古袭来,而是在宋明清时期逐渐建构而成的,其孕育形成与国家政权力量的促进休戚相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亘古有之,在中央权力逐步渗透到地方之前,宗族在处理地方事务上享有极大的权威,可以说,宗族是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中间力量。正因如此,宗族受现世权力影响甚大。一旦当权者不再希望宗族制度成为地方上的“实际”掌控者以后,宗族便在政权影响下日渐式微,及至最终退出历史舞台。20世纪五十年代,社会历史的变迁使得宗族赖以运作和联系的族产被逐渐破坏,宗族就慢慢淡出了乡村社会。而自19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文化观念使得民间传统逐渐复兴,重修族谱、家族祭祀等活动一时成为热潮,宗族再次跃入世人的眼帘。然而这一时期人们所认知的“宗族”带有更多的寻根问祖的意味,而不再是明清时期基于血缘关系而组成的一种组织制度。

“宗族”的概念究竟指什么?

祠堂

“宗族”作为一种外显的、次元的历史社会概念,因其存在基础,规范理念与“家族”、“亲族”等族类概念区别开来。这是一个古老的词汇,也是一个崭新的词汇。

参考文献:

1.江慧:《出世和入世:论家族和宗族的概念》,《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2.钱杭:《“族”与“前宗族时代”——兼论“宗族”概念的二元结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3.周志永:《概念史视域下的家族与宗族》,《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3期。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