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乌台诗案始末,苏轼在狱中见碗里有鱼,就立即想到写遗书自杀

原标题:乌台诗案始末,苏轼在狱中见碗里有鱼,就立即想到写遗书自杀

文/王国栋

1079年3月,外放湖州知州的苏轼在上表谢恩时,为了表达对宋神宗及王安石改变祖宗之法的不满,写了:“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的句子,被时任御史中丞的李定抓到了把柄。李定将历年来苏轼讽刺朝政的诗文整理了数十篇,全部放到了宋神宗的御案前。此时王安石已经罢相,由宋神宗自己亲自主持变法事宜。苏轼的讽刺诗文惹得宋神宗龙颜大怒,下诏将苏轼提捕入京,交御史台审理后处以极刑。因为御史台官衙内柏树上有许多乌鸦筑巢,故而称御史台为乌台,此案也称“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爆发后,苏轼的好友、驸马王诜(《水浒传》里高俅最先投奔的那一位小王太尉,宋神宗的妹夫)急忙给苏轼的弟弟苏澈送信,苏澈得以在钦差抓捕苏轼以前将消息告知了苏轼。钦差皇甫遵到达湖州府衙时,苏轼家人已经将“罪证”烧得差不多了。苏轼被当场逮捕,连给老婆孩子留话的时间都没有就被押往了京城,只有长子苏迈跟随服侍。苏轼一听自己的案子是皇帝亲自过问的诏狱,自知难逃一死,路经扬州和太湖时两次欲跳水自杀,被左右及时救下。皇甫遵劝苏轼说:“你死了倒容易,有没有想过会连累你的家人和你的朋友?”苏轼乃吾,不复寻死。

乌台诗案始末,苏轼在狱中见碗里有鱼,就立即想到写遗书自杀

苏轼关进诏狱后,对已经查实的讽谏诗文一力承认,并直言自己反对变法。而对那些没有真凭实据的诗文则一律否认。由于有数十位保守派大臣的联名求情,又有宋神宗奶奶和母亲的营救,宋神宗一时也杀不了苏轼,案子就这么拖着。

有一天,一向与世无争的三旨相公王珪揣摩出皇帝有杀苏轼的意思,于是进献上了一首苏轼的佳作,曰苏轼对宋神宗有不臣之心。宋神宗将此诗当众高声读出,那些想保护苏轼的大臣无不惊出了一身冷汗。诗文是这样的:

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乌台诗案始末,苏轼在狱中见碗里有鱼,就立即想到写遗书自杀

王珪说:“陛下飞龙在天,轼以为不知己;而求之地下之蛰龙,非不臣而何?”宋神宗恼苏轼讽刺自己是真的,但绝对不相信苏轼会“造反”,故而自我安慰说:“诗人之词,安可如此论?彼自咏桧,何预朕事?”一边的大臣们也附会说,三国时的诸葛亮自比卧龙,非人君才可以称龙,如此定罪有些牵强,才把这件事情给敷衍过去。

苏轼在监狱里度日如年,知道凶多吉少,于是与儿子苏迈约定,如果要杀头的话,就送自己最爱吃的鱼进来,让自己有个心理准备。结果这个案子拖了将近一年都没有结案,苏迈身上带的钱又不多,只得去找开封附近的亲戚借钱。临走前委托一位故友帮父亲送饭。这位故友不知道苏轼与儿子的约定,想着苏轼一向喜欢吃鱼,就让庖厨做了一尾鱼给苏轼送了进去。

乌台诗案始末,苏轼在狱中见碗里有鱼,就立即想到写遗书自杀

苏轼见了鱼,以为自己已经被定了死罪,吃了饭之后,让狱卒准备纸笔,写了数份遗书。其中有一份是给宋神宗的,大意是自己一人做事一人担,让宋神宗不要牵涉他人。遗书传出去后,苏轼闭目养神等死。

宋神宗看了苏轼的遗书,觉得有点好笑,虽然没有杀苏轼的心思,但也不甘就这样将其放了。恰好赋闲在家的王安石给宋神宗上了奏折,曰:“岂有盛世杀学士呼?”宋神宗顺水推舟,将苏轼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并将王诜、张方平、苏澈、司马光等和苏轼来往密切的人统统贬官罚金,这才结束了这一惊世骇俗的大案。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