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诸葛的战略调整放弃《隆中对》
诸葛亮之所以扬名中华千年史,其对于汉室的忠心,其高风亮节的权臣范儿,其勤勉王事,鞠躬尽瘁的北伐热情都为历代皇权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欣赏。普通老百姓则惊叹于诸葛的神机妙算和未出茅庐就能三分天下的神奇规划。但是在以近些年愈演愈烈的成败论英雄的偏激史观的扫描下,诸葛却是一个失败者。诸葛是成也《隆中对》,败也《隆中对》。吕蒙白衣渡江偷袭江陵城后,蜀汉政权上下群情汹涌,因为构成蜀汉政府高层结构的人员,无论文官还是武将均以荆州人为主,那么收复荆州就是大家的共识。反对的不多,其中有孤独一只的涿郡帮武将赵云。那么诸葛呢?作为荆州帮文人的代表,却也反对东征,并说如果法正没有死就可以劝住刘备,即便是没有劝成,随军参谋军事的话,刘备也断不会如此完败。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这是怎么了?谁不支持都可以,唯独诸葛必须支持收复荆州啊?!难道当初为刘备规划的气壮山河的《隆中对》这个建国大计是说着玩的?关羽一死,这个战略就算完了?我们说,一个宏观战略不是哪天突然心血来潮就搞出来的,而是多年深思熟虑的成果。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诸葛亮为什么放弃赖之以成名的《隆中对》战略的原因,以此来探寻诸葛放弃征西大将军魏延背后的深层原因。
一、关羽和刘备都是《隆中对》坚定的支持者和贯彻者
1、《隆中对》的核心内容:A、时代背景: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B、割据基础: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C、政治策略: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於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D、军事路线: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E、战略总目标: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2、关羽的北伐襄阳和樊城就是在坚定地执行诸葛的《隆中对》战略,出击的时机把握的也马马虎虎,A建安二十三年春汉室太医吉本等人在首都许昌谋反(春正月,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反,攻许,烧丞相长史王必营);B荆州樊城北面的宛城驻军叛乱(冬十月,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武帝纪》);C二十四年春刘备汉中大捷,击杀夏侯渊;D八月关羽水淹七军:E九月,魏国首都邺城爆发相府官员西曹掾魏讽谋反案,国相钟繇涉嫌参与。以上几条完全可以理解是天下有变。至于关羽失败主要在于三个因素,一是没有明确和汉中军的配合程度;二是没有把握好战役的节奏和力度,没有做到量力而行;三是根本没有想到东吴会如此的下作。吕思勉大师认为关羽的败亡是蜀汉一个致命伤,同时他还认为东吴无端开衅的行为在中国历史上也很少见。
3、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动机,网上讨论的已经很多了,有些人说刘备不是为了给关羽复仇,而是捡软柿子捏,以为东吴好打。无论刘备的动机是什么,反攻荆州都是恢复《隆中对》战略的基础。那么兵败夷陵之后,刘备在遗嘱中交代诸葛的时候,放弃这个既定的战略了吗?我们说仍然没有。
二、刘备的政治遗嘱仍然是坚定的贯彻《隆中对》
打了一辈子仗的刘备,最后完败于书生式统帅陆逊和小屁孩孙桓,整日的心情笼罩在羞愧之下。这种情绪更加重了刘备对东吴的仇恨,刘备更不会放弃隆中战略。我们来看看刘备的政治遗嘱是什么?一是定下托孤两位重臣,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先主传》);二是定下李严的职责,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李严传》)。很多历史研究者说刘备之所以要托孤给两个人,既是用李严牵制诸葛,又是搞平衡,选择益州土著李严是激励益州人热心参与北伐事业。我们说这种观点是严重误解刘备了,并且基本史料不清。因为首先刘备赋予诸葛亚父的权力根本不是李严能够制约的;其次李严也根本不是益州土著,哪来的激励益州人?何况益州土著的颓废是荆州蔡蒯两族都难以比肩的,怎么激励?!我们就来讨论一下遗嘱中李严部分的涵义。
1、刘备为什么挑选李严为托孤第二重臣?刘备特别看重武人,根本不待见一般的文人。刘备瞧得起的文人除了诸葛以外,只有法正、庞统、廖立三人,这仨人是什么性格?豪爽、粗犷、孤傲,同曹魏阵营中的郭嘉、程昱有一比,其中又以法正为甚。至于糜竺、简雍、孙乾、刘琰、伊籍等人,可以善待,但不会重用。看不起甚至贬斥文官的事情,刘备到做了不少回,许靖、马谡、秦宓、刘巴、蒋琬、费诗、张裕。这些人既有荆襄文人也有益州文人,更有汉灵帝时期中央政府的勋臣。其中秦宓因进谏居然被刘备下狱(将东征吴,宓陈天时必无其利,坐下狱幽闭,然后贷出《秦宓传》),张裕更因开刘备的玩笑被处死,诸葛拉都拉不住(先主常衔其不逊,加忿其漏言,乃显裕谏争汉中不验,下狱,将诛之。诸葛亮表请其罪……裕遂弃市)。刘备回应诸葛求情的是"芳兰生门,不得不鉏"这样一句传世名言。刘备讨厌文人,喜欢的呢,当然就是武人,粗人,似乎粗人心眼直,好打交道。看看刘备都欣赏哪些武将?关羽、张飞和魏延。关羽和魏延瞧不起文人,刘备偏偏特别喜欢他俩。刘备明明知道张飞好酒贪杯并嗜好酒后鞭挞士卒,粗的过分,屡次劝导,但并不因此惩处张飞。夷陵之战前,张飞帐下督突然来到时,刘备居然都能猜到张飞死了(先主闻飞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飞死矣。"《张飞传》)。法正得势任蜀郡太守时,对当初得罪过自己的人睚眦必报,公报私仇到滥用死刑的程度(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无数人要告状,刘备也视而不见。法正死时,刘备更是痛哭流涕数日(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那么李严凭什么成为托孤第二重臣?李严是刘备喜欢的那种武将或者粗犷的文人吗?
2、李严神奇的秭归逃亡。李严是怎么开始他的职业生涯的?首先,李严不但根本不是益州人士,还很不客气地是南阳人,甚至是我们刻意划分出来的所谓的"南阳帮武将群"。出场的时候是南郡秭归县令,他的直接上级是谁?不是南郡太守,而是荆州牧刘表,因为刘表时代压根就没有南郡太守,刘表直辖南郡。刘表为什么把李严派到自己的直辖郡当县令?我们脑海中蓦然闪出刘磐和黄忠被派到长沙郡的攸县驻守。曹操南征荆州,五千精锐骑兵南下抢夺江陵城时(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先主传》),相距不远的秭归县令李严并没有跟着荆州南四郡投降曹操,而是跑了,跑到益州刘璋处,迅即被刘璋任命为成都县令,刘璋的意思,只要是反曹的,就是自己人!这时候距离刘备进取成都还有五年,等到刘备攻打成都时,刘璋提拔李严为护军,统兵出成都驻守绵竹,李严索性直接就率部投降刘备了(严率众降先主,先主拜严裨将军)。刘备对待李严如同曹操对待黄忠一样,当即封为裨将军,同时作为蜀郡太守的许靖也准备投降刘备,刘备却因此瞧不起许靖(十九年,进围成都,璋蜀郡太守许靖将逾城降,事觉,不果。璋以危亡在近,故不诛靖。璋既稽服,先主以此薄靖不用也《法正传》)。什么情况?在曹操十几万大军压境下,李严拒不降曹,刘备一来,立即投降。而李严和许靖之间同样的背主投降行为,待遇却是天壤之别,这个节奏,完全就是李严在专等刘备,再联系刘表托孤刘备时说的一句话(我兒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先主传引魏书》),以及刘备为什么敢放心的率大批群众慢慢悠悠南奔江陵?我们在前面《刘表在苦等曹操篡汉》帖中已经分析了,刘表托孤必然将手下众将介绍给刘备,特别是刘表安置在荆州南部的将领。那么李严的秭归逃亡就很好理解了,李严正是刘表留给刘备的荆州干才,干将。在刘备申报汉中王的上表中,李严赫然上榜十一人大名单,虽然位列最后一名,但这份名单中除了刘璋的父亲刘焉留下的几个资格特别老的勋臣和刘备嫡系以及马超以外,就剩法正和李严两人排在名单的最后。法正因积极谋划献益州在刘备的眼中那是和诸葛一样的超级重臣,李严作为一个太守能够上榜,凭的是什么?刘表因素以外,个人能力必然不凡。
3、李严的能力怎么样?出仕以来就以才干著称,刘表特意让他到各郡县历练(少为郡职吏,以才幹称,荆州牧刘表使历诸郡县),最后历练到刘表直管的南郡,这是提升治理地方的能力。刘备定成都后,就将李严提拔为犍为太守,并成为屈指可数的几大实际统兵杂号将军之一,是为兴业将军。当时刘备的左将军地位可以授的将军最大权限就是杂号将军(前将军董卓定五大中郎将),汉中王定四大上将,皇帝定四大帅。到刘备北上汉中与夏侯渊对峙时,李严治下的犍为郡资中县发生盗贼聚众数万人叛乱,李严并没有上报求刘备发正规军,自己带着郡中地方部队五千人就予以平定,将贼首马秦、高胜斩首。没多久,南中地区又爆发少数民族叛乱,首领高定的叛军包围新道县城,李严又率军救援,叛军败亡。李严被加为辅汉将军,可以说,李严是个文武双全的干才。东吴的陆逊和诸葛恪也有类似的平叛经历,但以智谋见长,以刘备的喜好,我们猜测李严表现更多的是领兵冲杀。
4、刘备临死前突击提拔李严。定李严为托孤第二重臣的过程也很神奇,刘备兵败夷陵病卧永安宫时将一直没有中央工作经验的太守级李严召去永安城,任命为尚书令,接替死去的刘巴。这个尚书令恐怕同前任法正和刘巴不同,只是挂名,此时的中央全盘工作已经由丞相来负责,刘备给李严定的真正官职是类似于大都督的中都护一职,统内外军事,很多人感到疑惑的是"留镇永安",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刘备就是咽不下夷陵败仗这口气,遗嘱的安排就是让李严统大军继续东征,代替关羽的位置以向宛、洛,但到底什么时候打,怎么打,还要听从诸葛的整体安排,可以说,刘备临终的时候还是为两路出击做了整体部署,那就是诸葛是为萧何,总领朝事,如果法正健在,是为陈平,谋划具体军事;北路汉中大军由魏延统领,是为韩信;荆州中路大军由李严统领,是为曹参,当然前提是重新夺回荆州。
三、李严发动征东战役能打到什么程度?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征发了益州绝大多数的兵力,还联盟了在武陵郡周边的少数民族沙摩柯的部落武装(胡王沙摩柯《陆逊传》),在这儿就不详细讨论刘备军和陆逊军到底有多少,此战是不是以少胜多了。刘备军的数量应在5万到7万之间。假如后期李严也能率5万左右的兵力东征,能打到什么程度?出兵的时机以曹丕南征东吴时为最佳,无论曹丕是打江陵还是合肥都行。那么蜀汉最差也可以恢复到关羽北伐前的状态,即占据荆州的西三郡,武陵郡、零陵郡和南郡。这样的态势可以说是再度恢复到了隆中对的战略基础,甚至可以和曹魏一起瓜分东吴。曹丕在位的七年里,从来不曾攻打蜀汉,反而大规模三路出击征讨东吴,时间正是在刘备兵败夷陵当年的秋冬十月,帝自许昌南征,诸军兵并进,权临江拒守;两次统重兵南巡恐吓孙权,第一次是黄初五年八月,为水军,亲御龙舟,循蔡、颍,浮淮,幸寿春。第二次是黄初六年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馀万,旌旗数百里。如果不是这年大寒,长江水突然结冰,曹丕还是很有可能在三十八岁那年大举进攻东吴的(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曹丕四十岁那年死了。为什么不打最弱的刘备,反而打气势较盛的东吴?究其原因,实在是东吴的反复背叛曹魏,捅盟友黑刀的下作行为把无耻的曹丕都搞毛了(是月,孙权复叛。复郢州为荆州。帝自许昌南征《文帝纪》),就是战场谋划完全不亚于郭嘉的谋士刘晔苦劝都没有效果(备军败退,吴礼敬转废,帝欲兴众伐之,晔以为"彼新得志,上下齐心,而阻带江湖,必难仓卒。"帝不听《刘晔传》)。如果说曹丕的三路大规模南征东吴的时间李严还未被托孤,赶不上趟的话,那么以曹丕积极备战东吴的态势,李严收复荆州西部的机会还是很多的。到那时,诸葛的隆中对成功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至少比以后艰难的汉中北伐要强很多了。
四、诸葛对李严的安排算是彻底放弃了隆中对战略
李严领会到了刘备的政治遗嘱了吗?那是肯定的,我们的结论李严不但是武人,而且还是南阳系重量级武将,刘备遗命李严留镇永安就是贯彻《隆中对》战略,让李严统内外军事就是纪念和延伸关羽的北伐襄樊壮举,李严统内外军事就是将李严的荆州军定为北伐的主力军,那么魏延的汉中军就是偏军了,东吴这一刀捅的太深了。这个调整应该是隆中对的微调,不幸的是,让刘备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时候的诸葛已经决定放弃自己制定的《隆中对》了,这个变化,诸葛在刘备的面前根本说不出口,在李严面前同样也说不出口。临终的刘备给李严的是中都护官职,刘禅即位后,诸葛马上给李严加待遇,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这个光禄勋的官职很有意思,就是让李严总领皇宫内部事务。按照刘备要李严留镇永安都督东线军团的意思,这个光禄勋只能是让李严遥领了。不管怎么说,这种任职上的安排是让李严全面享受了托孤第二重臣的地位。此时诸葛和李严的关系应该是比较融洽的,正副手之间也是相互尊重的(严与孟达书曰:"吾与孔明俱受寄讬,忧深责重,思得良伴。"亮亦与达书曰:"部分如流,趋舍罔滞,正方性也。"其见贵重如此《李严传》)。建兴三年,诸葛平定南中叛乱,准备北伐。四年,进衔李严为前将军。六年诸葛北伐开始。建兴八年,魏延进衔为征西大将军时,李严毫不客气地晋升为元帅(骠骑将军)。也就是说,在老四大上将关马张黄去世以后,李严一直是第一军衔,吴懿和魏延从来就不曾超过李严。但是,
1、诸葛拒绝李严开府治事和任巴州刺史(合并巴郡等五郡为巴州)的要求,就是明确了汉中军不但是北伐的主力军,而李严的东线军团连配合的地位都没有了,最后,诸葛干脆于建兴八年,魏延阳溪大败费瑶、郭淮,曹真发动三路大军意欲围攻汉中时,抽调李严率两万东线永安军团北上驰援(以曹真欲三道向汉川,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东线军团仅留护军陈到督少量部队留守永安,李严之子李丰都督江州,这起事件是诸葛放弃隆中对战略的标志性事件。
2、诸葛让李严全面负责丞相府事宜是对李严的合理使用吗?表面看,诸葛是将丞相府大权全部交给李严负责(命严以中都护署府事),当时群臣都很不理解诸葛的这一做法(平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如果说前两次北伐,诸葛是前线指挥和后勤都一把抓的话,后面的北伐就将后勤供应甩给李严了,那诸葛自己负责什么呢?负责前线进兵事宜。魏延长于野战对决,李严长于临阵指挥,诸葛长于缜密谋划,而实际上诸葛成了主将,魏延成了副将,李严成了后勤总管,这种不因人制宜的错乱的人事安排必然让李严抓狂,让魏延憋屈,让李严闹心。
3、李严的错误严重到了被废为平民的程度了吗?李严哪里知道汉中的粮草供应是这么艰难,笑话就无法避免了。这种事情其实也可以如实汇报,李严觉得老脸挂不住,才玩弄了谎报后主的把戏。这种错误有诸葛第一次北伐失误那么严重吗?显然没有,为什么不能将认罪的李严降级?为什么要将李严废为平民?因此就有历史研究者猜测李严实际是犯了极其严重的错误-;-;叛国罪,是想叛投曹魏,诸葛为了顾全大局,掩盖了事实真相,没有杀李严,只是将李严废为平民。这种猜想虽然也具有一定的可能性,但是无法解释李严之子李丰后来得到提拔使用的史实。而被废的李严也天真的以为诸葛以后会重新使用自己,如果是这样,一贯做到"人尽其才",心思缜密的诸葛怎么会在后事安排中压根没有提到重新起用李严?李严这种级别、这种能力的人物难道还不如蒋琬那个废物?以后的北伐再也不需要李严这种能人了?那么李严知道诸葛的北伐战略调整吗?
五、诸葛的战略调整是因为一个人
必须应该知道,并且早在诸葛第一次北伐时就知道了,以诸葛亮欲出军汉中,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留护军陈到驻永安,皆统属严。也就是说当诸葛准备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李严就知道了,并将东线军团后撤至江州,对东吴的最前线只留豫州老将陈到驻守永安。战略调整的原因,诸葛给李严讲明了吗?说透了吗?恐怕没有!刘备死后,诸葛致力于放下汉室的架子缓和了和东吴的关系,但东吴下作的前科让人不能不防。况且拿下曹魏后,和东吴再度火并是必然的,这种残忍的现实,孙权试探了,蜀汉使者邓芝点破了(权谓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芝对曰:"夫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枹鼓,则战争方始耳。"权大笑曰:"君之诚款,乃当尔邪!"《邓芝传》)。这就又引出了一个致命的问题:诸葛凭什么认为蜀汉在放弃刘备预留的两大方面军司令李严和魏延的情况下还能北伐成功?回顾诸葛的五次北伐,虽不至于一塌糊涂,但徒劳无功是显然的,诸葛为什么有这么强大的自信心去放弃隆中对战略?我们说是因为一个人,这个人是谁?
相关文章
-
地球自转的动力来源是什么?地球为什么可以一直自转
-
古代刑罚绳刑是什么?人坐在绳子上来回扯动(主要针对女性)
-
谜团关羽最多的英雄 关羽身上有多少未解之谜?
-
国字山墓葬墓主为越国王室贵族
-
恐怖刑罚三角木马:下体会被刺穿(非常的残忍)
-
死囚死前都必吃断头饭,却又在碗里放一块生肉,原因和奈何桥有关
-
《十七史商榷校证》:三十年磨一书
-
指挥大兵团作战很难,但中国一伟人却是游刃有余,不信看解放战争
-
汉代政府“打拐”趣闻:斩首还要分尸
-
追寻果洛和平解放的那些往事
-
他是二野功劳最大的将领,本是军级干部,丧事却按大军区级办理
-
历史上同时存在的许多国家地区和民族,你们是如何区别中外的?
-
他当过386旅的旅长,后成开国中将,患癌症后又活了将近20年
-
揭秘中共将帅们的秘书:粟裕某秘书文革带头抄粟裕家
-
鬼谷子的身世之谜历史上的他到底有多鬼?
-
刘邓大军这个纵队司令员是开国上将,他有一位部下,后成正国级
-
揭秘三国时代十大英年早逝的武将 谁死得最早
-
中国改名失败的十大城市,其中南京曾前后改过44个名字!
-
谁把蒙古帝国带入鼎盛?不是成吉思汗,也不是忽必烈
-
中国历史上十大诗人
-
王猛:蒙元时期葡萄酒文化历史考
-
元代建北京城时为何将中轴线修歪了?技术误差几乎不可能!
-
川汇消防红门广播!(第二期)
-
狠毒残忍武则天临死前为何否定自己一生
-
清朝历代皇帝
-
福泽谕吉为什么说孔孟可耻?
-
她的一句话,满朝文武都要回避,《长安十二时辰》又一大势力登场
-
古玉之六器—玉璜(玄璜礼北方)
-
英雄项羽自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