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建北京城时为何将中轴线修歪了?技术误差几乎不可能!
中轴线并非正南正北
现存的北京中轴线,是当年建造元大都的时候就确定下来的,后来历经明清两代都城未曾改变。当年的元朝重臣刘秉忠在规划设计元大都时,首先就确定了中轴线的位置,那就是今天的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殿、神武门、地安门鼓楼、钟楼正门的门缝连接线。
故宫就是以此中轴线的位置次第铺展建造的。换句话说,元、明、清三代历朝皇帝的龙椅就摆在这条中轴线上。如果中轴线的指向不是正南正北,岂不是说,皇帝的龙椅都坐歪了?
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的一次施工中,曾在中轴线的两个不同的地方分别挖出一只石鼠和一匹石马。在中国古代的天干地支中,子为鼠,午为马,这也就暗示着中轴线实际就是沿着子午线的方向。
但是,有一个叫夔中羽的老先生,却在8年前发现事情有点儿不太对劲儿。
这位老先生不简单,已经75岁了,退休前是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在"两弹一星"工程中都作出过贡献。
2004年的时候,夔中羽为了设计航空拍摄北京中轴线建筑的准确飞行路线,拿了巨幅的《北京卫星影像图》和《北京航空影像图》仔细观察。后来他回忆说,当他的目光沿着中轴线一路北上时,"不知不觉的,脑袋有点儿向左歪。"
对于有着多年丰富测量工作经验的夔中羽来说,这一点偏离逃不过他的眼睛。在多年科研工作中养成了严谨作风的夔中羽特意找到了中国地图出版社的负责人。那位负责人告诉夔中羽,其实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的规划部门在测量中就发现了中轴线偏离子午线的事实。由于偏离得不太多,一般市民根本感觉不出来,这个事儿也没有对外说。
实测中轴线偏了2度多
夔中羽找来了大比例尺北京地形图。在地图上选择了北京中轴线上的南端永定门桥、北端钟楼和中间的地安门十字路口中心等几个点,进行量测。经地图上量测作业得知:北京中轴线与子午线的夹角为2度十几分。夔中羽还特意在永定门城楼下向北的甬路上,做了一次"立竿见影"试验。
他们在甬路中央设立了一根2米长的杆子。由杆子的下面,沿甬路中心线向北,粘上一条长6米的黑胶带,代表中轴线的指向。当太阳经过永定门上中天时,杆子的影子就是永定门子午线。而太阳经过上中天的时间,是在电台播出"北京时间中午12点"的时号上。结果是,子午线影子与中轴线黑胶带之间确实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也是2度十几分!
早在唐代,中国人就能准确测量子午线,技术误差几乎不可能!
中轴线和子午线为什么逆时针偏移了2度十几分之多?为了搞清这个问题,夔中羽还特意研究起了北京建城史。
北京内城西城墙和东城墙均是在元大都土城基础上,包砌城砖筑成。东、西两城墙均不是正南正北,均与北京中轴线平行。因此可以判定,北京中轴线偏离子午线是元朝建元大都时形成。北京现有的中轴线是沿用元大都时的中轴线。明朝将城南移,但中轴线方向未动;清沿用明城,中轴线也未改动。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担任元大都"监筑"之职的是忽必烈的重臣刘秉忠。一般认为,元代中轴线是由刘秉忠和他的学生郭守敬二人主持兴建的,二人皆为河北邢台人。大都从1267年开始修建,到1285年完成,总共用了18年时间。
一个很自然的想法是,中轴线偏离子午线,是否因为700多年前测量技术水平不高,将子午线测偏了?
夔中羽说,这不可能。如果你没听说过刘秉忠,你至少该听说过郭守敬,他们可都是当时第一流的天文、数学和大地测量家。早在中国唐代,就有著名学者一行大师,为测量纬线长度而在河南很准确地测量了4个点的子午线。在河南考古复原的宋代皇城里,笔直的中轴线完全符合子午线。而同样由刘秉忠主持修建的元上都,完全符合正南正北走向。元上都建成后,大都晚了好几年才开始修建,还是由刘秉忠监筑,却将大都的中轴线测算偏离了子午线2度多,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而天文学家认为,地轴在短短700多年时间不会有2度的变化。
中轴线指向元上都
有一次,夔中羽和同事聊天时,偶然提起古代建筑的方向有时与远方的地物有关。这让他心中一亮,他想到,元起源于蒙古。北京中轴线向北、向蒙古延伸,会不会指向元的什么地方?
夔中羽立刻找来有关的9张大比例尺地形图。经过连续测算,他惊奇地发现:北京中轴线往北延伸,它的延长线直指古开平。而古开平不是一般的地方,它正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发祥地,元上都的所在地!
北京永定门纬度线至古开平中心纬度线距离约270多公里。古开平往西偏离北京子午线约17公里。北京至古开平连线与北京子午线的夹角为2度至3度。这与北京中轴线偏离北京子午线的方向一致,偏离角度几乎吻合。这说明:当初建元大都时,中轴线是采取了开平(上都)与元大都的连线作为基准线的!
为了证实这一点,2004年11月,夔中羽来到现称"兆奈曼苏默"的古开平元上都遗址实地测量。
在元上都东郊,夔中羽用GPS卫星定位仪,使自己站到由北京向北引过来的延伸线上。向西望去,可以清楚地看到元上都用石头砌的东城墙。这说明:北京南北中轴线向北的延伸线,经过27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由元上都东关厢旁通过。
当然,如北京中轴线和元上都遗址中轴线还是有几公里的误差。毕竟元代的测量技术不可能有现在这么精确。
夔中羽说,他的心情真的很激动。他终于得到了北京中轴线偏离之谜的答案!
翻翻历史书就知道,当年忽必烈就是从元上都迁都到元大都(今北京)的。而事实上,元世祖忽必烈实行"两都巡幸制":冬天在元大都办公,元大都就是所谓的"冬都";夏天在元上都办公,元上都即是"夏都"。
夔中羽说,知道了这一点就可以理解,在建元大都前的堪舆工作中,很可能按当时皇帝忽必烈的意愿,为体现上都-;-;大都的两都统一,而采用上都-;-;大都连线作为大都中轴线的基准线!
相关文章
-
封神榜中开天辟地的神仙有六个,盘古大神只是其中一个
-
西游最牛的两位散仙,超越六界外不在五行中,玉帝、如来都不敢管
-
“三姑六婆”到底是干什么的,为什么郑板桥叮嘱家人要远离她们
-
1970年韩国朴正熙废除汉字,几十年后出现尴尬局面,全是咎由自取
-
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中国在声明中改了两个字
-
盗洞打得精准,但墓中宝物却保存很多,古代的盗墓前辈厉害了
-
1973年毛泽东为何坚持对调八大军区司令员?
-
千年敦煌壁画中的新年“仪式感”:踏歌纳吉聚会宴饮
-
这个大将身价比肩彭德怀,美国人评价他是最神秘的军事领导人
-
电影铁道英雄,值得一看
-
为什么明朝历史评价很高:永不和亲,最后一个汉人王朝
-
泸定桥40吨,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
-
古代朝鲜把汉字誉为“苏合之香”,今天高中生也要掌握二千汉字
-
地球早期的两栖动物,三列鳍鱼(生存能力强/度过生物大灭绝)
-
中国第一大姓,建立史上最多政权,统治到了国外
-
一物一故事丨平谷区刘家河中学张怡雯:司母戊鼎的劫难
-
聂力回忆父亲聂荣臻:开国元帅的“潜伏”生涯
-
党史百年天天读·9月17日
-
【党史学习教育】东丽区妇联组织参观“红色记忆——天津革命文物展”
-
钱昌明:他的“预言”为何这么“灵”?
-
战功赫赫的开国上将被儿子拖了后腿,让主席彻查高干子弟
-
古代穷人如何过冬?杜甫发明的这一招,当今社会仍旧很实用
-
新疆挖出一神秘汉锦,上面文字令人不解,汉朝人就预测到五星中国?
-
马拉松跑全程是多少米 马拉松的由来
-
何姓起名:何处春风拂苑墙,飞花片片入昭阳
-
牡丹亭游园作者是谁:汤显祖(中国戏曲杰出作品之一)
-
解密宋庆龄劝许广平 不必为捍卫鲁迅拼搏终生
-
说春是石阡哪个民族流传下来的:侗族(节令说唱活动)
-
古人发明的奇葩治牙方法,以及古代丧心病狂的拔牙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