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雨辰、胡韧奋:寻找怪物:中国古代的动物图像丨【文化一瞥】
寻找怪物:中国古代的动物图像
文/诸雨辰 胡韧奋
公立动物园的出现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现代动物园兼有综合保护与保护教育的职能,人们对于很多稀有动物的最初认识,或许就来源于一次动物园的参观体验。当然,更多时候,人们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亲见,就需要通过动物图鉴或图谱了解。现代科技可以使用照片甚至影像的方式呈现动物的样貌,而在古代条件不完备的情况下,人们就只好依赖典籍中的记载与图像来认识动物了。无论是专业性的著作如《本草纲目》,还是类书如《三才图会》、《古今图书集成》中,都有很多动物图片,日本学者武田雅哉曾经对部分动物的图像与命名做过初步分析。而更深入地挖掘这些书籍,寻找其中的动物图像,映入我们眼帘的,将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长翅膀的骆驼叫什么?
李白有诗云:“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下稀”(《秋浦歌》),明人朱谏注释称:“锦驼鸟名生于《秋浦》,未详何状。”锦驼鸟是一种罕见的物种,今人一般认为可能是某种驼鸟,也可能是其他鸟类。若其果然是驼鸟,那么在中国古代还真不常见。《后汉书》载和帝永元十三年(101)“安息国遣使献师子及条枝大爵”,唐李贤注谓:“大爵,颈及身,膺蹄都似橐驼,举头高八九尺,张翅丈余,食大麦,其卵如瓮,即今之驼鸟也。”杜佑《通典》亦谓:“又有驼鸟,高四尺以上,脚似驼蹄,颈项胜得人骑行五六里,其卵大如二升。”汉人所称的“条枝大爵”(来自条枝国的大雀)即唐人所说的“驼鸟”。按照Schafer的考证,汉语的“驼鸟”来自波斯语ushtur murgh(骆驼鸟),属于意译汉化。驼鸟之得名,本源于“脚似驼蹄”,即“像驼一样的鸟”,而文献中的驼鸟则变成了另一番模样:
图1.驼鸟(《古今图书集成》)
图2.驼鸟(《本草纲目》)
图3.骆驼鸟(《坤舆图说》)
在这三幅图片中,专业性较强的《本草纲目》保持了驼蹄鸟的形象,不过上半身嫁接成了鹤,而从旁注看,似乎把驼鸟与火鸡视为同一物种。《古今图书集成》则把骆驼的前半身截出来,插上了鸟的翅膀,完全成了怪物。而西方传教士南怀仁《坤舆图说》中的骆驼鸟则相对准确。可见,在明清时期的通俗语境中,驼鸟语义,从“像驼一样的鸟”演变成了“有鸟类翅膀的驼”。
虎鱼是鱼还是虎?
类似的还有虎鱼,《文选》李善注谓:“虎鱼,头身似虎,或云变而成虎。”说明唐人对于虎鱼是鱼还是虎已经搞不清楚,《本草纲目》以为“像虎一样的鱼”,依然画作鱼形,《古今图书集成》则如驼鸟之例,把虎与鱼直接嫁接在一起。
图4.鱼虎(《本草纲目》)
图5.鱼虎(《古今图书集成》)
江豚与江中的猪
我们再看另一种水生动物——江豚。郭璞《江赋》有“鱼则江豚海狶”,可见江豚是江中一种鱼类,李善注引《南越志》谓“江豚似猪”,海狶与之相似,郭注《山海经》:“今海中有海狶,体如鱼,头似猪。”《本草纲目》描述称:“海豚生海中,候风潮出没,形如豚,鼻在脑上,作声喷水直上”,“江豚生江中,状如海豚而小,出没水上。”此海豚与江豚皆与今人的认识一致,而《三才图会》和《古今图书集成》之江豚,则直接画了江中一只猪头动物(或游泳的猪):
图6.海豚·江豚(《本草纲目》)
图7.江豚(《古今图书集成》)
图8.江豚(《三才图会》)
《三才图会》和《古今图书集成》把“江中像猪一样的动物”,理解为“江中的猪”,江豚中“豚”的语义被强化了,其结果就是画出了不合常理的怪物。Max Muller曾提出“语言疾病”说解释神话的产生,认为人们最初都是靠隐喻表示词义的,但这种隐喻义逐渐被忘记,或者词根的原义模糊不清,新的语义就会产生,从而对原来的词汇形成错误的解释,神话与怪物便应运而生了,江豚形象的产生,大概就是“语言疾病”说之一印证。
顺便一提,与江豚构词相同的河豚,却一直没有被误用。究其原因,其一是因为河豚鲜美而有毒的知名度极高,苏轼、梅尧臣皆有诗吟咏食河豚,另一个原因则是河豚之“豚”本属误用,河豚本当作“河鲀”,陶宗仪引《博雅》云:“‘鯸鮨,鲀也。背青腹白,触物即怒,其肝杀人。’正今人名为河豚者也,然则豚当为鲀。”从构词之初就没有猪的意象混入,加之后来成为熟知的美味佳肴,也就避免了河豚语义的偏移。
海马非马?
又如海马,杜甫有诗“雁儿争水马”(《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将适江陵四十韵》),九家集注或谓“水马生水中,善行如马,亦谓之海马”,或谓“水马,虾类也。”同样搞不清楚海马是水生动物还是马。《新唐书·地理志》载潮州土贡:“蕉、鲛革、甲香、蚺蛇胆、龟、石井、银石、水马。”考虑到其他贡物,并参考Schafer的判断,此水马为食材而非马的可能性非常大。而明代《三才图会》则取义“海中的马”,明清时期九品武官之朝服,亦以此形象为朝服补子,此误解与“江中的豚”一样。而《本草纲目》和《昆虫金石草木状》则取义“海中像马的动物”。
图9.海马(《本草纲目》)
图10.海马(《三才图会》)
图11.海马(《昆虫金石草木状》)
图12.海马·明清朝服补子
图13.海马·(明)《文品级全图》
心有灵犀未必真
从理论上思考上述动物演变为“怪物”的原因,我们会发现,当两种动物名词形成偏正式复合关系时,其中一种动物就有可能对整体复音词的语义产生影响。更甚者,则会进一步影响到组成复音词的另一个单音节动物名词的语义,这种情况以“犀”最为典型。
今人指称这种动物,一般用“犀牛”。“犀牛”始见于《关尹子》,汉代以来使用频率渐多,《汉书》中就有汉平帝元始二年(2)春,黄支国献犀牛的记载。“犀牛”的使用频次逐渐增长,并逐渐取代“犀”而成为对这一动物的指代,其语义也悄悄发生了偏移。据《说文》:“犀,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许慎的解释与苏门答腊犀的形象一致,均为双角,且一角在鼻,博物学的研究认为这种犀牛在上古时期广泛分布于亚洲大陆,文献描述与古生物的性状一致。而《汉书》应劭注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犀,状如水牛,头似猪,而四足类象,黑色,一角,当额前鼻上,又有小角。”描述上大体上与许慎一致,但明确说犀如水牛,而且把许慎的双角改为一角,再补一小角而已。段玉裁在《说文》:“兕,如野牛,青色,其皮坚厚可制铠。”下注引郭璞言:“犀似水牛,猪头庳脚。兕亦似水牛。”此说当源于应劭,只是把“又有小角”的语义丢失了。犀只剩下一角,于是古人便根据牛的想象,为其在头顶配上了状如水牛的角,形成一种“怪物”。而与此伴随的是犀牛的数量急剧减少,从唐代记载看,人们已经把犀牛视为外来珍奇异物了。
图14.犀(《古今图书集成》)
图15.犀牛(《金石昆虫草木状》)
图16.犀(《三才图会》)
图17.犀角(《类要图注本草》)
图18.犀(《本草纲目》)
图19.犀牛(明)《文品级全图》
南宋至清代图像中的犀牛角皆位于头顶,既不是我们认知中的犀牛形象,也不是“犀”最初的语义,而与另一种动物“兕”混同了。犀与兕本是两种不同的物种,兕更接近于牛。而《古今图书集成》、《金石昆虫草木状》等书所绘之兕与犀却完全一致:
图20.兕(《古今图书集成》)
图21.兕犀(《金石昆虫草木状》)
图22.兕(《毛诗品物图考》)
图23.兕(《诗经名物图解》)
无论是犀还是兕,其形象皆与《说文》对“兕”(野牛)的描述一致。换言之,“犀”这个单音节动物名词在与“牛”复合构成双音节词后,不但“犀牛”的语义偏向了牛,进而连“犀”作为单音节词使用时,其语义也偏向了牛。而有趣的是,明清时期因为与西方的接触,人们又认识到还有鼻上有角的兽,而本来据此造词的犀之语义已经发生变化,就只能以其他方式重新命名。对于鼻上有角的“犀”,明人称为“胡帽犀”表明异域性,清人则直接描述形状,称“鼻角兽”。
图24.胡帽犀(《金石昆虫草木状》)
图25.鼻角兽(《古今图书集成》)
图26.鼻角兽(《坤舆图说》)
龟是鳄鱼生的?
最后我们看一种特例,其语义演变既有语言学的原因,又有文献学的原因,这种怪物便是“鳄”。如图所示,传世图像中的鳄鱼,身形皆似龟:
图27.鳄鱼(《古今图书集成》)
图28.鳄鱼(《三才图会》)
图29.鼍(《毛诗品物图考》)
图30.鼍(《诗经名物图解》)
图31.鮀鱼(《金石昆虫草木状》)
《说文》无“鳄”字,与之对应的词是“鼍”,“水虫,似蜥易,长丈所,皮可为鼓。”《大雅·灵台》篇有“鼍鼓逢逢”,而检查《诗经》名物图本,鼍与今称的鳄鱼一致。“鮀”与“鼍”音近义通,鼍才是我们熟知的鳄鱼。“鳄”之称始见于晋代,如《搜神记》、《博物志》、《水经注》等。至于鳄变型为龟,《博物志》的注本提供了很好的线索,该书卷九“南海有鳄鱼,状似鼍”,注谓《太平御览》作“状如龜”。从校勘学上看,《御览》讹作“龜”当为形近致误,特别是鼍与龜属之鼈、鼋等字形更近,很容易形成讹误。沈括的《梦溪笔谈》生动地反映了古人对鳄鱼的认识:“大体其形如鼍,但喙长等其身,牙如锯齿。有黄、苍二色,或时有白者。尾有三钩,极铦利,遇鹿、豕即以尾戟之以食。”这段描写很客观,是其亲眼所见。但有趣的是沈括接着讲鳄鱼的繁殖:“生卵甚多,或为鼍、鼋,其为鳄者不过一二。”鳄能生出鼋,很明显沈括认为鳄、鼍、鼋都是一类,把本来不同的物种混同,即便科学意识很强的沈括也未能免俗,而把鼍与鼋混同,也就造成了鳄这个词在语义上杂糅了龟的属性。而“鳄”这个词无法指代鳄鱼的本体时,人们再通过异域文献(如南怀仁《坤舆图说》)见到鳄鱼时,就只能冠以新的音译名字——喇加多鱼。
图32.喇加多鱼(《古今图书集成》)
图33.喇加多(《坤舆图说》)
最后是一个不太有趣味的总结。为什么古代的动物图像中,有这么多的怪物?从认知的角度看,是构词的概念整合过程中,跨空间映射关系的异常。构词之初,词义一般基于隐喻关系而形成映射,比如“像猪一样的水生动物”、“像骆驼一样的鸟”、“像虎一样的鱼”。而当某种动物脱离了日常生活后,因为没见过实物,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就容易把基于隐喻关系形成的概念整合转换成基于“部分—整体”模式的概念整合,形成“猪头的水生动物”、“驼身的鸟”、“虎头的鱼”、“鹞头的鸡”等等。鳄的词义转变虽然因为字型相近的讹误,但也可以如此理解,即“像鼍(龟)一样的鱼”转换成了“龟身的鱼”。换言之,当人们没见过词汇指代的具体事物时,对形象的想象,往往依赖于各部分词义的直接组合。而这一认知习惯,也就为我们在古代文献中,开启了一扇通向奇幻世界的窗口。
你也进来一起寻找怪物吧。
- 全文完 -
(本文英文版题为The Semantic Evolution of Ancient Chinese Animal Nouns,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ian Language Processing,2018.12.经作者授权转载,公众号文章有较大删节。)
作者介绍
诸雨辰
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在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北京大学学报》、《求是学刊》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整理有《梦溪笔谈》译注、《聊斋志异》选。
胡韧奋
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讲师。在ACL、EMNLP、COLING、《北京大学学报》、《语言文字应用》、《中文信息学报》等国内外高水平会议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担任ACL、COLING、CONLL等国际会议审稿人。
本文章由京师文会出品,转载需同意
WEN
HUI
jingshiwenhui
➰
顾问
主编
图文编辑
相关文章
-
二战时的芬兰:百万苏军拿不下,武器曾出口到中国
-
在历史上,吐蕃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
【百年征程路】第八十四期:《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第四十三集联产承包责任制
-
有关日本的12个奇葩事实,到了日本才敢相信这是真的?
-
此民族努力了2000年,终于实现建国的梦想,不到1年灭亡了
-
血色浪漫:对付小混蛋,为何钟跃民最积极?跟李援朝有关!
-
揭秘:武王伐纣的过程 其结果究竟如何
-
希特勒私人遗嘱中对后事的安排 强调自己始终“为人民服务”
-
二战日本投降,不可一世的日军变得卑微,连天皇陛下也矮了三分
-
中印战争,林彪为什么“一意孤行”?原来是为了这盘大棋!
-
女版“褚时健”:丈夫外遇,女儿自杀,53岁判死刑,76岁身家千万
-
越军权威资料披露,越军在1979年中越战争中的战绩
-
除了粮票和肉票,大家还知道有哪些票证?
-
日本也有一位“辛德勒”,以一己之力救了6000多名犹太人
-
苏联地广人稀沃野千里,为何粮食却经常不够吃
-
再现高光时刻!兵马俑文物大展亮相日本
-
藏在巨石缝中的烈士遗骨,75年后才被发现,依然保持战斗姿势
-
[图文]揭秘抗美援朝第一役美军败退的真正原因是太轻敌
-
周末阅读|《重庆之眼》
-
俄罗斯最鸡肋的领土,最后一位岛民被北极熊咬死,美强烈要求收回
-
1937年的民国:如何比1840年的大清抵抗更持久?
-
[多图]张学良秘书日记公开 用2千字记录了西安事变
-
沙特媒体是如何报道卡舒吉失踪案的?
-
《风起洛阳》东川王喜欢武思月吗?东川王和武思月有什么关系
-
历史的戏读与细读
-
法国考古学家在庞贝城中,发现叫不出名的文物,竟是能写字的宝贝
-
波兰在这里对德国裔大开杀戒,纳粹表示以血还血,全市2万人被屠
-
从朝鲜停战谈判看周恩来的“决策艺术”
-
邪恶!侵华日军在南京也有一个“731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