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大同宋绍祖墓出土石椁,上面刻着十五个字,泄露了它的造价之谜

原标题:大同宋绍祖墓出土石椁,上面刻着十五个字,泄露了它的造价之谜

山西大同市曹夫楼村,曾出土了一座北魏时期的宋绍祖墓葬,墓中虽出土了不少陪葬品,可是最为珍贵的还是用来盛放墓主人遗体的石椁。石椁之上还刻着一行字,直接透漏出制造该石椁的巨额费用。制造如此一座石椁,折合人民币后,究竟要花多少钱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大同宋绍祖墓出土石椁,上面刻着十五个字,泄露了它的造价之谜

大同宋绍祖墓出土石椁,上面刻着十五个字,泄露了它的造价之谜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华夏的墓葬形式,基本都是以棺椁的形式下葬,棺用来盛放墓主人遗体,而椁则是包裹棺材起到保护作用的葬器。在我国的历代王朝中,曾以隋唐时期最为繁荣,因而在考古发掘中,也出现了不少该时期造型奇特又精美无比的石椁。

小编简单地给您说几个:山西出土的薛儆墓中,发现过一具唐代的大型石椁,该石椁为34块精雕细刻的青石组合而成,呈一庑殿顶房屋形状,分为顶部、中部、底座三部分,并以线刻的方式,雕琢了各式图案以及侍女图像。

大同宋绍祖墓出土石椁,上面刻着十五个字,泄露了它的造价之谜

西安长安区大兆乡贞顺皇后陵墓出土的武惠妃石椁,采用立体减底浮雕法刻制,是一具由31块雕刻有精美图案的石头组成的宫殿型石椁。椁内外均雕刻有侍女、花卉、鸟兽等各式图案,也是所有被发现的唐代墓中最大的一具石椁。

陕西西安市李静训墓中的石椁,是由整块巨石雕成,盖下由6块石块镶接,中开门,侧开窗,四周刻有各式图案,是隋代歇山式建筑的代表实物。

大同宋绍祖墓出土石椁,上面刻着十五个字,泄露了它的造价之谜

下面,小编重点说一下宋绍祖墓葬中的石椁,它为一斗三升人字拱构架,整体由109件青石构件搭配而成,椁顶刻有“太和元年五十人用公三千盐豉卅斛”字样,并在内部雕有舞女、乐人等壁画,具有浓厚的北魏建筑风格。

北魏宋绍祖墓发掘时,虽然出土了170余件陪葬品,可是专家们却发现宋绍祖与其妻子的遗骨被摆放在椁盖之上,很明显这是被人为盗掘的痕迹,其中有历史价值的珍宝也惨遭毒手,而最具信息价值的石椁却有幸保留了下来。

大同宋绍祖墓出土石椁,上面刻着十五个字,泄露了它的造价之谜

宋绍祖石椁的雕工几乎是无可挑剔的,无论是内部的壁画,还是椁外的铺首衔环,无外乎都在表现墓主人生前的地位与权势,配合史书记载,可以多方面了解北魏时期的政治形势与贵族墓葬制式。

石椁重现了北魏时期特有的一斗三升人字栱结构,这是北魏以前与唐代后期很少出现的建筑架构,后世的一斗三升人字栱结构建筑,都是仿造北魏风格所造,并且还有意将栱结构的直线改成了弧线,这对于研究历朝历代的建筑结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同宋绍祖墓出土石椁,上面刻着十五个字,泄露了它的造价之谜

北魏是北方强大的王朝,其军事实力以及经济实力都不可小觑,故此当时的北魏君主们会大规模掳掠中原人口,以添塞国内人口稀少的漏洞,无数的匠人也随之而来,把中原的建筑风格以及墓葬形式带到了北魏,这是多民族风格融合的黄金时期,而石椁的独特造型也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前面我们曾经说过,在石椁的顶部阴刻着“太和元年五十人用公三千盐豉卅斛”这样一行字,其中的大致意思为,太和元年(公元477年)的时候,五十个工匠耗费了三千个工时,食用了三十斛盐豆豉,才得以将该石椁制作完成。这些记载究竟代表着什么呢?

大同宋绍祖墓出土石椁,上面刻着十五个字,泄露了它的造价之谜

盐豉,可能大家不太熟悉,这是古人的食用品之一,相当于煮熟的豆子发酵后再用食盐腌制,类似于现在的黄豆豆瓣酱。北魏时期的盐豉价格由于没有记载,故此只能借助汉代豆豉的价格进行分析。汉代的豆豉大概为“一斗二十六七钱”,而《汉书·食货志》记载:“黄金壹斤值万钱”,由此推算三十斛的盐豉起码也要在8300钱左右,相当于0.83斤黄金,约为黄金415克。

如果按照现代黄金价格300元/克进行换算的话,盐豉的耗费应该在124500元左右。当然,我们只是算了工匠们的用餐费用,接下来,我们算五十个工匠耗费了三千个工时的劳动费用(公时是一个小时算一个工时,3000个公时约等于(一天工作10个小时)一个月,也就是说这五十名工匠一共干了一个月的时间)如果按照一个工匠日工资200元工资来算,200x30X50=300000元左右。两项合计,一共花费了42万元左右的费用,由此可见,这具石椁的制造费用颇为巨大,非王侯贵族是绝对消费不起的。

大同宋绍祖墓出土石椁,上面刻着十五个字,泄露了它的造价之谜

一件石头制成的石椁,揭开了1500年前北魏贵族的奢侈生活,也诠释了当时社会的浮华风气。它不仅仅是北魏王朝社会鼎盛时期的重要代表性证据之一,同时更是贵族们穷奢极欲的真实写照。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版权声明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